中国经济时报:当心“首”位“逃”汰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30日18:08 中国经济时报 | |
作者:仲琴 据《人民日报》10月9日报道,人事部发表的一份调研报告表明,自1999年以来,从21个中央部委中流失的主要都是拥有硕士、博士学位的公务员和35岁以下的年轻公务员,文章称这种现象为“逆淘汰”现象。 笔者长期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曾对企业中的高层管理人才流失作过分析,并将这种现象命名为“首”位“逃”汰。“首”位“逃”汰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分配不公,多劳者不能多得;用人机制不活,庸者占据重要岗位,不能为能者让位;加上领导的专制让一些精英人才感到压抑,不得不另择贤主。国有企业人才流失大多是以上是原因造成的。在机制很活,制度也很规范的外资企业也有“首”位“逃”。很多外资企业的中国总裁往往干不了几年就会离职,因为授权有限,与其处处受制于人,不如自己办一个公司。还有些外资企业直接从总部派总裁,中国职业经理人只能干到副职的位置,再往上已经没有机会了,这种现象被称为“摸到天花板”,这些职业经理人最后也只能另寻发展机会,否则就会把自己的才华窒息。选择“首”位“逃”汰者的心态是复杂的,有无奈,有沧桑,更有自信。 笔者在江苏昆山工作,这里处在长江三角洲的咽喉部位,经济非常发达,三千多家台资和外资企业在此落户,加上本地数千家民营企业,吸纳了大量的人才。笔者作为地方媒体的记者,有幸接触到很多高素质人才,包括企业老总、高级管理人才、技术骨干和政府公务员,他们来自全国各地,且大部分在原地都有比较好的工作单位,有很多是公务员或单位上的业务骨干。他们很少是原单位精简下来的,相反,大部分是主动离开。到了昆山后,自己当老板的当然是少数,大部分还是工薪族,且职业没有以前吃香,但收入都比过去翻了几倍。虽然抉择时也有过顾虑和痛苦,但他们几乎百分之百地为自己的选择而自豪。 其中有一位柳先生,他原在湖南某市一政府部门任办公室副主任,主管办公室工作,工作上雷厉风行,井井有条,深得领导看重,而且还经常给全国各地报刊撰稿,在全国职业撰稿人中有较高的知名度。后来老领导退休,新任领导与原领导不和,上任后,趁机将原领导提拔的干部全部来了个冷处理。柳先生的办公室副主任一职虽然还保留,却将一位业务平平者提为主任,柳先生等于成为多余的人。尝到人际关系复杂的苦果,看到当地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越来越严重,柳先生担心真的开始精简人员时,像他这种有本事而没有门路者可能先被扫地出门。正好当地推出了一项“打工训干”的政策,要求每个单位推荐一至两人到发达地区打工,两年内,编制和岗位保留,并发部分工资,回来后可以重新安排工作。于是他抓住这个机会,离开家乡,来到上海一家外企工作,现在年收入已过十万元。当笔者问他两年期满后,是否会回到原单位时,他表示,绝对不可能。柳先生老家一报纸报道他的事迹时,援引当地市领导的评论,一位副市长在文章中说,这正是他们推出“打工训干”要达到的目的之一,认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一批人能人自谋职业,主动腾岗,为机构改革创造条件,全然不提人才流失将会给当地经济带来什么后果。 这种现象并非个别,越是欠发达地区,末位淘汰越难执行,最后,只能让真正的人才选择首位“逃”汰。如果不采取灵活的用人机制和留人机制,首位“逃”汰将使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并形成恶性循环。 在中央有关部委工作应当是非常让人羡慕的,但是这些地方也有人才流失,且流失的主要是拥有硕士、博士学位的公务员和35岁以下的年轻公务员,这不能不发人深思,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实际上也是一种能力上的首位“逃”汰。需要改变的是用人机制和考核机制。如果一个机关流行论资排辈和过于看重人际关系,那么这个机关肯定就没有生气,真正的人才在此间就会感到非常压抑,为了活出个人样来,他们肯定会选择自我“逃”汰。到最后,留下来的都是业务上的平庸之辈和听话的中庸之辈,机构精简变成了精英人物的自我“精”减,岂不是与改革的初衷背道而驰了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