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周刊:7500万财政预算 “水分”达5600万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08日21:34 新民周刊 | |
作者:曹林 在近日举行的广东省预算监督工作经验交流会上,该省省委常委、深圳市代市长李鸿忠提到了一件事:深圳某政府部门曾提出7500万元的部门财政预算,经市财政局审核之后,仅为1900万元。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李鸿忠的讲话触及到了财政预算两个最重要的层面:约束机制和效益计算。7500万预算挤出5600万水分,这种现象给我们的公共财政预算亮出了严峻的警示。这里涉及到公共财政的一个使用效率问题。新华社曾针对公车的使用披露过一组数据:据调查,社会车辆每万公里运输成本为8215.4元,而党政机关等单位则高达数万元;出租车工作效率为公车的5倍,可运输成本仅为公车的13.5%。为什么来自公共财政的钱花得效率不高呢?因为缺乏一种有效的约束机制来引导公共财政的投放和使用。 与“效益”共生的关键词是“责任”,有了责任,才有效益。使用多少公款必须创造出相对比例的效益来,简单的比方,计划财政花1万元,你得带来100万元的效益,你有更大的创造财富的能力,你可以花更多的公款,只要你在法律的框架之内花,在法律的框架之内创造,能保证公款出公共效益,怎么花、花多少都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