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工商时报:岂能一拆了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13日16:05 中华工商时报 | |
作者:王军 这是一个意料不到的情况:在城市拆迁中,我们提出了“解危解困”、“造福于民”等不少好的口号,可在具体实施中,却出现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的趋势,这使得人们不能不对既往的工作进行一番审思。 关注对象从“人”转到了“地” 国内各大城市的大规模危房改造工作多是从10年前开始的。这项工作起步之时,许多人都不持乐观态度,因为对危房改造的经济可行性没有把握。但是,随着房地产市场对外开放及房改的深入,许多人看到危改不但可行,而且还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于是有些危改政策的执行者,一开始是愁眉苦脸搞危改,后来是兴高采烈促危改。 既然是危改,当然应把民生问题放在首位。可是,我们却不无忧心地发现,这项为民造福的事业中也存在着一股潜流,一些城市的危改由于拆迁机制的扭曲,无形中把关注的对象从“人”转到了“地”。一些被“授权”拆迁的公司考虑的是如何尽快地把居民搬走,然后尽快把地变为楼,再把楼变成利润。 有的大城市把危改权力下放给基层单位,形成了开发单位选一块地,然后由房管部门鉴定危房率,即确定为危改区,并随之立项的状况。由于缺乏必要与有效的监督,好房子也会被“鉴定”为坏房子,开发商只要看中哪里,哪里就成了“危房”。 一时间,开发公司纷纷“圈地”,忙于“炒项目”赚钱,其结果是,真正急需改造的危房区未能得到改造,而一些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地段则借危改之名进行商业开发。高档写字楼、公寓和商业楼也享受了危改政策,致使大量居民外迁,原有的社区生活几乎是在一夜之间被终结了。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危房改造中 大量外迁的居民,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居住条件,但由于远离市区,工作与生活面临极大压力,有的人难以承受在居住与就业地点之间的长途奔波,甚至陷入新的贫困。一些居民把这样的拆迁称为“第二次插队”。他们说,本来希望通过拆迁实现“安居乐业”,没想到却成了“艰苦创业”。 从“盼危改”变成“怕危改” 同样是在监督机制缺位的情况下,承包了拆迁任务的开发企业,滥用权力的现象也难以避免。老百姓要是不走,你上班我就来捅你的房顶,来堵你的大门,动手打人的暴力事件并不鲜闻。 随着一些城市拆迁补偿政策的调整,市民在拆迁安置中付出的经济代价也越来越高。你要回迁,得花钱买房;你要定向安置,也得花钱买房。尽管这些房价是被“优惠”了的,但仍使低收入者感到“泰山压顶”。被拆迁户要是不要房,给你钱好了,但由于许多家庭的居住面积少,拿到的补偿款也少,加之房价居高不下,他们拿着这些钱在市区内也难以买到一套称心的房。 许多居民向记者倾述着他们对故宅的怀念:“不管怎样,我住那个破房不用花钱,我的孩子上学方便,老人就医方便。按照现在的政策我们只能跑到郊区去住,还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我们的生活怎么办?”有的人不解地说:“凭什么开发商让我们走我们就得走呀?难道我们就没有选择的权利?” 说到底,住危房的人都有他们的实际困难,如果家底殷实,他们早就把危房淘汰掉了。危房的背后是居民收入水平低,是城市失业与住房分配不合理等一系列历史问题,若是不把这些事情理清楚,“解危解困”哪能从“根”上解决? 另一方面,旧城平房住宅尽管破旧,但是作为低收入家庭在市中心的栖身之所,又具有特殊的价值。旧城危改面对的是许多在这里居住了一辈子、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都在下降的老年人,以及其他社会弱势群体,以他们的经济实力只能承受低租金住宅。而市中心区又有较多简单劳动的就业机会,是不少居民赖以生存的环境。因此,进行大规模改造,简单地外迁居民,将使许多低收入家庭的生活难以为继,也违背了政府危改的初衷。 让老百姓自己动手修缮房屋 现在旧城改造采用的是大规模房地产开发方式,这种“剃光头”式的改造办法,建设成本巨大,开发商为平衡投资,大量外迁居民就难以避免。而与之形成反差的是,发达国家的城市,郊区多是中产阶层社区,因为这些高收入者有足够的实力在享受郊区舒适环境的同时,解决自己生活便利的问题。 西方许多城市“二战”后也曾以房地产开发方式进行过大规模的市中心区改造,同样引发大量社会问题,后来人们发现,这样的改造方式并没有消灭“贫民窟”,只不过是把“贫民窟”从市中心区搬到了郊区,由此产生的社会矛盾更加严重,并导致城市中心区因人口减少而衰败。这被称为是继“二战”之后,第二次对城市的破坏。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这些城市调整了思路,推行社区住宅合作运动,鼓励住房的整修与改善,不再强调运用房地产开发方式进行完全的拆除与重建,尊重了城市原有的社会结构,保护了城市生活的多样性和历史风貌,得到了市民的支持。 “让老百姓自己动手修缮房屋,是危房改造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最有效也是最靠得住的办法!”两院院士、城市规划学家周干峙说。与学者的呼吁相对应的是,一些城市的居民已向政府部门表达了自建家园的强烈愿望。在记者调查的一些危改区,经常有几十户居民联名要求政府批准他们自我改善住宅的情况。他们说:“与其让开发商来拆迁,让我们掏这么多钱,为什么不让我们用这些钱来修好自己的家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