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工商时报:慎用媒体话语权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21日13:10 中华工商时报 | |
作者:艾明
临近年终,我们注意到,媒体的各种评选大戏又开始上演。“十大畅销……”“年度最受欢迎……”之类的名目通过媒体被冠于各类企业或产品。这已然成为时下许多媒体赚取眼球的规定动作和生财之道。
一番盘点之后,老百姓却往往会惊讶地发现,同一领域的同一性质的评选,却因为由不同的媒体操作,结果可能大相径庭。去年底,就曾有两家有相当影响的大众媒体,据称同样依据从北京房地产交易所获取的数字,但最后评选出的所谓“北京十大热销楼盘”结果却相去甚远,弄得读者不知道该信谁,媒体的权威性也因此受到质疑。
不可否认,过去的几十年中,媒体在社会中承担着远远超过传播本身的功能。它的肯定与否定,往往代表着主流社会的肯定与否定,从而对老百姓造成一种天然的放大作用。媒体的态度,多被解读为一种权威的认定。
尽管因为角色的变化和行业的发展,这些色彩有所淡化,但至少在目前,媒体仍然在延续着这种重要的影响,为受众提供重要的判断依据。这种情况下,可以想见,不够严肃、客观和公正的评选、报道所对受众带来的影响。笔者曾经拜会了全国第一家破产企业———沈阳防爆器械厂原厂长石永阶。16年前,当企业破产、石永阶成为被广泛报道的“无能厂长”时,石一家为此付出的代价是自己病倒半年,老伴一只眼睛哭瞎。甚至在十几年后,谈起这一称号,老人还愤愤不平。但事实上,当时的破产远非石永阶一人所能左右。4年前,当石永阶终于得知在报纸上给他冠以“无能厂长”称号的始作俑者时,还坚决要求打官司讨回自己的名誉———可以想见报道给他带来的伤害有多深。
被称为社会“第四种权力”的媒体,因为掌握着话语权,担负着引导社会舆论的职责。而如何掌握话语权,使之遵循理性而正确的原则,实在是社会和媒体应当慎重对待的问题。
遗憾的是,目前的一些评选和报道却往往带有相当强的功利色彩,经济利益的驱动、职业精神的缺乏,再加上相关法律的缺位,往往容易使一些媒体动辄偏离客观和公正的轨道。比如,企业承诺一定的广告,就可以入选原本没有资格入选的各类“排行榜”。再比如,一些报道为了吸引眼球、创造轰动效应或者为了媒体本身的利益而严重违背新闻报道客观和公正的原则。
这种滥用甚至出卖话语权的做法,在无形中伤害媒体公信力的同时,也对受众造成不同程度的误导,甚至对当事人、企业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和无法消除的伤害。就像一把失控的双刃剑,最终伤害的绝不止一方。而究竟如何掌握好媒体的话语权,应当思考的并不仅仅止于媒体本身。
相关专题:新浪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