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周刊:无根的革命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22日18:23 中国《新闻周刊》 | |
如果说木子美属于改革开放千呼万唤的新生阶层一员的话,木子美现象则给这个新生阶层扇了一个重重的耳光,这个新生阶层没有勇气、自信和意志表达他们在社会建构方面的智慧、道德、良知和尊严理性,却只能放任了个人私欲,并把私人领域里的一地鸡毛放大到社会公共领域 作者:余世存 尽管有太多的事件、话题可供我们中国人来消费,但在最近的几个月里,木子美现象却是一个经久不能平息的亮点,吸引了众多媒体和无数都市青年男女的目光和心思。这个二十来岁的女孩儿,以罕见的勇气为一种独特的都市生活命名,她把生活和自己的“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打破了一切常规和人们已知的言行空间。 这种“新生活”对道德伦理和社会秩序的挑战令人目瞪口呆,人们很想说点什么,但欲说还休,休又难止。新闻记者、专家学者、社会学家、历史学家等等面对木子美现象都显得失语。在木子美等人带来的生活方式的革命面前,一切新的旧的权威都失去了力量和威严,一切浪漫情感或功利计算都失去了意义和价值。 这确实是一场革命。中国二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举世瞩目,是因为我们要从传统的农业国跃进到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从人治走向法治,从乡村走向都市,从前现代走向现代后现代,从上下分层分化走向中层中坚力量主导,从发展中国家欠发达社会走向发达社会,其变化之剧烈何止一场革命。 西方发达社会在其从传统迈向现代的历史上也经历了不少革命,这就是资产阶级崛起给西方传统社会的冲击。马克思等人最早看到了文明突变的革命性力量,但是马克思还没有看到后来的一浪高过一浪的西方生活方式的革命,以及新生阶级在自信、理性的僭越狂妄、致命的自负等等之后,西方文明的革命性绝望和怀疑性痉挛,现代性艺术、工业生活、单向度的人、垮掉的一代、婴儿潮、吸毒、性解放、女权、环保,等等,都以革命性力量冲击了文明及其个体。 自始至终,这个中产阶级都在革命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西方发达社会来说,革命是一个自然的质变超越过程,而我们不同,我们的革命模仿而短促,自觉而做作。我们的革命更多地属于造反,是对旧有生活的反叛而非超越创造,尽管反叛的理由令人同情。木子美的经历就是此种典型,她被男人玩弄过,她的革命方式不过是反过来玩弄男人。 如果我们记得,西方一百多年的人文主义思潮引进来,仅仅只有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不足十年的时间,西方的社会科学和后现代思潮被引进来,也只有上个世纪90年代的不足十年的时间,我们就能够明白我们有太多的消化不良,有太多的走马观花,有太多的浮皮潦草。这是我们的宿命。 但我们的宿命远未结束,在我们的宿命中,传统的崩解也远不是最为不幸的,最为不幸的是我们无能无力创建一道精神防线,无能无力形成一种最低限度的道德共识。 显然,木子美不过把我们步趋西方、如今已经畸形繁荣发展的都市文化掀起了一角帷幕,西方曾有过的性解放、淫乱、群交、吸毒等都市痉挛,已经并会变本加厉地在我们的几个橱窗式的都市里上演。 新的人、新的事物、新的生活像暴风骤雨一样令我们既有的社会黯然失色,这并不可悲,可悲的是,暴风雨并未有涤荡腥雾,并不能建立起坚实的社会秩序和人心秩序;更可悲的是,暴风雨之后的社会依旧。 如果说木子美属于改革开放千呼万唤的新生阶层一员的话,木子美现象则给这个新生阶层扇了一个重重的耳光,这个新生阶层没有勇气、自信和意志表达他们在社会建构方面的智慧、道德、良知和尊严理性,却只能放任个人私欲,并把私人领域里的一地鸡毛放大到社会公共领域,成为一种可示范可仿效的生活方式;这个新生阶层可笑地却俨然地上演自己生存的猥琐。 对比传统社会,社会成员当然有权利对家庭、单位、政治、社区、地域、种族、性别等文明单位进行某种突破超越,以自身为目的;但是,如果这种革命不是建基于回归个人又回归社会,如果这种革命不能建立起坚实的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这种革命就是无根的,无意义的。社会充分个体化和个体充分社会化应该是我们文明的发展方向。 “一切固定的僵化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马克思这么诗意地说过。也许,我们确实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才能应对传统道德、家庭观念、法律秩序、社会舆论都无能解决的“人类情感和认知的急迫性”。 相关专题:新浪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