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关注台海变局 解密台湾50年政经真相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25日09:26 青年参考 | |
作者简介:长空(笔名),台湾政界知名人士。曾参与两届台湾“国大”代表和三届台湾“立法委员”选举辅选工作;参与马英九第一次市长选举辅选工作;参与国民党连萧“总统”选举辅选工作。 台海再次事急,本报特约台湾政界知名人士长空撰文,诠释台湾政经真相…… 本报特约撰稿 长空 发自台北 台湾50年 政治走向民主化、本土化 由专政走向民主 国民党在1949年由蒋介石带领200万军民及国宝、黄金退守台湾,由军政转到训政,基本上还是家天下的状态,党、政、军、经权力一统。历经蒋经国的治理,以及大陆逐渐开放壮大,国民党已经知道反攻大陆已不可能了。而蒋经国晚年在美国的压力下开放党禁,报禁。台湾正式进入民主政治的初期阶段。虽然台湾的政治混乱已经是世界闻名,但毕竟已经是个民主地区,并且在上一次(2000年)“总统”大选后,历经和平的政党轮替,证明军队已经中立,不再介入选举结果,也尊重选举结果。这算正式的进入真正的民主政治。 由外来走向本土 由于当年蒋介石集各项权力于一身,所以主要的政经权力还是集中在由大陆退守到台湾的“外省人”手上。尤其在台湾闹过二二八事变后,在军、警、情治单位,这种现象更为普遍,但是当蒋经国意外早逝,李登辉成功斗下俞国华、李焕、郝伯村等外省大佬后,这种情况开始改变,台湾籍的“本省人”开始获得过去没有的政治权力,包括在国民党内的本土派及党外人士,尤其是后来演变成今日在台湾掌权的民进党。 所以台湾50年来政治走向的总结趋势有两点,就是民主化及本土化,而此二者都与李登辉有密切的关联,这也是李虽下台多年,仍有其影响力的重要原因。 台湾政治族群的分裂状态 由于上述的原因,长期以来台湾的政治族群是分裂的,外省族群在情感上是偏向支持中国统一,但是支持中国统一并不代表愿意接受共产党的统治。而本省人在心理上比较倾向台湾独立,温和的本土派就会主张不激怒中国,而维持台湾现状;而激进的就希望台湾能真正成为一个世界承认、且具有实际主权的国家。所以台湾虽不大,但台湾问题却很复杂,因为台湾不但有政策层次的意见不同,还有国家认同的差异。 插入语: “即使是身在大陆的台商,也希望继续保留台湾、用另一种身份,如同香港民众一般,在大陆做生意。” 民进党看穿了台湾人民的普遍意志,即台湾不被共产党统治已经是蓝绿(蓝色是国民党党旗的颜色,绿色是民进党党旗的颜色,因此台湾常用蓝军、绿军分别指称两党阵营,与国民党联合竞选的亲民党也被划入蓝军)两边民众的普遍心理,只要将共产党与中国画上等号,就维持了台湾不向统一迈进的空间。即使是身在大陆的台商,也希望继续保留台湾、用另一种身份,如同香港民众一般,在大陆做生意。所以即使台商愿意回去投票,也会投出倾向绿军(民进党)的结果。而台湾的外省统派是一种情感上地认同一个中国,但是长久以来的教育,也无法接受由共产党领导的结果。 每到选举的关键时刻,真正左右胜败的族群,所谓“中间选民”是长期支持国民党的本省人,他们肯定国民党的执政能力,但希望政权能逐步本土化,却又不像民进党以激进建国为诉求。现在国民党、民进党都需要中间选民的支持,谁能成功获得他们的主力支持就能获胜。 蓝军不同意“公投”等于挨打 插入语: “国民党的优势是执政能力,只有让选民明显感受蓝绿主张、立场没有太大差别,才有办法凸显蓝军的治国能力、经济专业的优势。” 绿军(民进党)4年来执政绩效不彰,便将选战诉求层次提高到国家定位的高度。由于蓝军(国亲两党)仍无人敢将统一挂在嘴边,或是将统一是必然趋势当作政见说出来,所以蓝军不同意公投就陷入一种挨打的困境。后来蓝军觉悟,国民党的优势是执政能力,只有让选民明显感受蓝绿主张、立场没有太大差别,才有办法凸显蓝军的治国能力、经济专业的优势。 所以国民党主席连战11月16日提出新宪时间表,和泛蓝主张的10项新宪原则,要求各自提出新宪版本,在明年2月进行“总统”候选人“宪政大辩论”。亲民党团亦进一步在11月22日公布“国会”改革的修宪版本。 而国亲版的0十项“新宪原则”:维护“中华民国”为主权独立之国家。建立权责相符的总统。公投入宪:未来的新宪由老百姓半数通过。……推动“不在籍投票”。 除了第一项是民进党不想做却又不敢说,最后一项怕华侨以海外包围岛内而不同意外,几乎都是过去民进党提出过的。国民党先明确提出来,先入为主,增强民众印象,二又可缩减陈水扁模糊的空间,实在是一反过去的主动出击,也唯有如此才能重新凸显民进党只会说,无能做的弱点。 台湾50年经济无法脱离大陆市场的吸引 “自中国大陆逐步改革开放,成为世界最大的资金“黑洞”,每年吸引数千亿美元投资中国” 无法脱离外贸型的浅碟经济形态 台湾过去一直以民生轻工业像纺织、食品业起家,缺乏广大的经济腹地做支持,所以无法有效发展汽车、钢铁等重工业。内需市场不足,故多以外销出口为导向,对市场冲击的抵抗力小,企业主要的生存能力在于适应,而非规模,无法有资源地进行研发及产业结构的升级。即使近年来表现亮丽的电子业及生化科技也主要为专业代工业,无法脱离外贸型的浅碟经济形态。 无法脱离中国大陆的市场吸引 民进党执政后台湾的经济衰退固然与他们没有执政经验有关,但是跟国际大环境也有密切的关联。自中国大陆逐步改革开放,成为世界最大的资金“黑洞”,每年吸引数千亿美元投资中国,连带使东南亚各小国除了廉价劳动力的竞争外还有外资的资金排挤效应,日本、香港、新加坡等国也同样经济欲振乏力。而台湾因为同文同族,台商快速转移到大陆更造成台湾的产业空洞及失业激增。目前台商约有100多万人在大陆创业或工作,这些人多代表台湾主要的生产力,长期滞留大陆,对台湾经济发展也是不利因素。 声明:《青年参考》授权新浪网独家报道 相关专题:青年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