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恩怨情仇录:外电热评印度军官访藏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25日09:17 青年参考 | |
邱永峥 编译 “印度”、“西藏”这两个词搁在一起让人想起的必然是上个世纪60年代那场世人瞩目的边境战争,以及并不顺畅的中印关系。因此,当印度军官代表团,特别是曾经跟中国军队交过手的印度第4军军长率领的代表团访问中国西藏的消息传开后,国际社会的震惊不言而喻。 德里和北京之间关系发展很快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麦加当地时间11月17日9时55分 印度军方官员准备下周赴中国西藏的数个基地访问——这是中印1962年边境战争以来首次这样的访问。率团的是驻扎在西藏和印度东北部阿鲁纳恰尔邦之间争议边境的印军指挥官马亨德拉·辛格中将。德里和北京之间还没有正式划分边境。 目前,官方还没有证实这一说法,但有印度报纸称,这次访问是为了增进世界两大人口最多国家之间的互信和透明度。尽管自从1959年印度收容了因反抗中国统治拉萨失败而逃亡印度的喜马拉雅山的达赖,但印度政府承认中国对西藏的控制。 德里和北京之间的关系2003年之间发展得很快:今年6月,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对中国进行了访问,成为多年来第一个访问中国首都的印度高级官员。 第4军曾打败过隆美尔的坦克部队 印度第4军官方网站,11月20日 印度陆军第4军是与中国交战最重要的部队。1962年10月2日,尼赫鲁在新德里称,印度政府将‘以军事力量对付中国’,并在中印边境全线集结了43%的陆军作战部队。5日,印度国防部宣布,在其‘东方军区’之下,成立专门对付中国的新的军团,任命深得尼赫鲁信任的陆军司令部参谋局长考尔中将为该军团的司令官,并且让第4军具有特种战能力。考尔中将亲赴东北边境指挥,并兼任第4军军长。在考尔离开新德里前往边境指挥第4军的第二天,报纸曾经以特大标题为其送行,说印度‘成立特种部队赶走中国军队,考尔将军亲赴东北边境特区指挥,印度陆军待命大举出击’。 在随后发生的中印边界冲突中,战斗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印军在中印边界东段作战的部队,即第4军下属的第4师和另外3个旅,共计1.6万人,而与中国军队直接作战的第4师号称“王牌部队”,是“印军编制、装备、训练的试点部队”。战斗没过3天,印度王牌军第7旅便全军覆没,旅长被俘。第二阶段,印军仍旧以第4军作主力,除原来的第4师外,又增加了第2师,兵力达到2.2万人。由于印军指挥不利,溃败而终,第4军军长考尔在惊慌中临阵脱逃。其最精锐的62旅旅长被活捉,最后因拒捕而遭击毙,其副旅长则幸免于难。 尼赫鲁力劝考尔不要辞职 印度“中印关系研究所”官方网站,11月18日 当年中印边境战争停火后,印军东部军区司令森中将,第4军军长考尔中将,第4师师长帕塔尼亚少将,几乎同时向乔杜里参谋长提出了辞职。乔杜里中将批准了森中将和帕塔尼亚少将的辞呈。他劝说考尔到旁遮普邦从事军训工作。考尔一口回绝了。尼赫鲁曾劝说考尔不要辞职。他在给考尔的信中写道: 亲爱的毕奇: 对你的辞职,我感到遗憾。我曾努力劝你不要这样,但是既然你坚持要这样做,我也就无能为力了。导致你辞职的事件是伤心的,我们中间许多人也为此感到苦恼。但是我相信,关于这些事件也不能特别责怪你。有许多人要对这些事件负责,也许这些事件只是由于当时的环境所造成的。 我相信,像你这样一个精力充沛、有爱国心的人是不应该无所事事,不为国家效劳。也许,不久你可以找到这类对国家有用的工作。…… 你的真挚的贾·尼赫鲁 尼赫鲁事后曾提议让考尔担任副部长一类的职务。即使这种有职无权,无足轻重的文官闲职,也遭到了强烈的反对。后来金融资本家特贾博士聘用了考尔,考尔干了一段金融,这一行实在不是职业军人所为,考尔屡试不顺,只好悻悻辞职,从此考尔在军界、政界彻底消声匿迹了。 “印度人向我们架起了迫击炮” 阮敏吉,退伍士兵,1999年12月至2001年12月在地处中印东段边界的西藏山南地区隆孜县某边防团团部汽车连服役。冯建伟,退伍士兵,1999年12月至2001年12月在山南地区隆孜县西藏边防某部服役。11月23日,他们接受《青年参考》电话采访,讲述了边疆的生活。 本报记者 徐丹阳 双方用刻标记的方式昭示主权 《青年参考》:你们能介绍一下你们在部队里的主要任务吗? 阮敏吉:我是团部汽车连的一名普通士兵,我的任务主要是为各个边防哨所、营地运送给养。我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把前去巡逻的战士用汽车运到能运到的地方。下车后他们就步行上山巡逻去。 《青年参考》:你所处的位置和中国出版的地图上的边界重合吗? 冯建伟:不重合。我们部队辖区有一个比较重要的观察哨所在某高地上,哨所的位置离地图上画的中印边界还有很大的距离,但是在哨所的高倍望远镜里就已经可以看到印度军队的哨所了。 《青年参考》:中印边界上有界碑吗? 冯建伟:实际控制线交界地区没有人烟,只有双方少量军队驻扎。我们巡逻的那一块全是原始森林,没有什么国界标志。双方经常在巡逻经过的路上留下一些标记,来显示这是我国的领土。比如我们就看到过印度留下的一些刻在树上的标语,印度文的我们看不懂,英文大致知道意思,主要说的是这块地是他们的,印度的主权不容侵犯之类的东西。我们以前也刻,但是后来上边领导说不让刻了。 《青年参考》:在原始森林里巡逻是不是很艰苦? 冯建伟:边境巡逻任务的确很艰苦。每个人还要背负80公斤以上的随身物品。除了武器外,还要携带帐篷、干粮、煮饭用的高压锅,被褥等物品。而这些东西又不能带太多,因为在高海拔的山上巡逻,体力消耗特别大。巡逻全靠步行。入伍第一年时条件较差,巡逻的线路上根本没有路,树木高大粗壮,草木茂密,行走十分艰难。一般走完规定线路要7日5夜。后来修了路,使一次巡逻时间缩减到5日6夜。另外,在高海拔的野外,生火困难;出于隐蔽需要,火还不能生得太大。战士们吃的饭也大都半生不熟。遇上雨天就最倒霉了,不但全身淋湿,而且火也没法生,只能吃干粮度日。每次返回营地时,战士们都筋疲力尽,有些人把高压锅、鞋等一些杂物就直接扔了,实在是没有力气再把这些东西再背回来了。 印度人架起了迫击炮 《青年参考》:你们在巡逻中那你们遇到过印度兵吗? 冯建伟:我没有遇到过。但是我的一名战友在分散巡逻时遇到过,当时他发现印度巡逻队后,就向对方打手势,要对方离开,对方也要他离开,于是发生对峙,对峙持续了整整一天。听战友说,印度方面还架起了迫击炮。 《青年参考》:最后是怎么解决的? 冯建伟:这类事情是经常发生的。对峙持续两三天的事情都发生过,一般最后由双方的军官出来协商解决。 《青年参考》:边境线上有没有出现过紧张的情况? 阮敏吉:边境线上也遇到过紧急的情况。听老兵们说,几年前,我们这一段经历了一场危机。当时我们的牧民被印度军队包围扣押,双方进行谈判,印度方面态度强硬。我们部队接到命令进入了一级战备,枪支弹药都发到士兵手中。每天从早到晚不停地训练。我们所在的汽车连负责运送士兵和补给的后勤工作,步兵营的战士们就在我们这边反复练习快速上车下车。当时气氛真是非常紧张。后来谈判成功了,牧民被放回来了,战备警报也取消了,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大家都渴望和平 《青年参考》:你们了解印度军队的具体情况吗? 阮敏吉:说实话,不太了解。以前边境各部队大比武时,我听兄弟部队的司机说,对面印度人的运输条件比我们好得多,多支高速公路都修到了边境线上。 冯建伟:对印度方面的具体情况确实了解不多。但我们大体知道,印度军队都是雇佣兵,津贴很高,听说一个人的收入可以养一家人。印度兵也不希望打仗,因为他们一个人死了,家里一群人就衣食无着了。其实大家的心理都一样,渴望和平,不要打仗。 声明:《青年参考》授权新浪网独家报道 相关专题:青年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