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周末》:撒钱的水平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03日11:10 南京《周末》 | ||||||||
潘多拉 你见过有人在大街上撒钞票么?我有个朋友见过两次。一次是小偷,后面有人追上来,他一边疯狂逃窜,一边将一叠十元、百元的票子向后飞撒;另一次是个女疯子,将手中一把大小不一且夹杂有硬币的钱胡乱抛在地上,嘴里念念有词:“可怜的孩子们,拿去买面包吧!……”
小偷撒钱,是为了方便自己逃跑。但小偷的如意算盘,也不是每次都能奏效。我那个朋友,那次就对眼前纷飞的钞票视而不见,和被窃者以及几个见义勇为者一道,奋力将小偷抓获。至于那个女疯子撒钱,据我的朋友分析,可能是出现了幻觉,以为周围的人都是难民,而自己是救世主,有责任给予救济。应该说,抛开她的癔想不论,她那种真诚助人的态度还是非常可贵的。 只有小偷和疯子才会在大街上撒钱么?我看不见得。前些年曾有过两道著名的“公德试题”。一道是某市让观众先看芭蕾舞演出,再“凭觉悟”给钱,结果平均每场每人门票不到3元钱;另一道是另一个城市的十来家商场推出“文明伞大家用”活动,顾客遇雨可以免费从商场领用有特定广告标志的雨伞,被要求天晴后尽快送还,结果“文明伞”的返还率并不高。两道试题的结果,不单令主办方尴尬复遗憾,也让一些原本就对中国人的公德意识评价不高的精英们愈加忧心忡忡。 因此之故,他们再要搞类似试验的时候,就不再冠以“公德”的名目,而是直接打出“免费”、“白吃白喝”的旗号,其火爆场面可想而知。在11月30日同一天的《北京青年报》上,我就读到两则报道,一则说,北京顺义区一家商场大搞促销活动,顾客购买100元商品可以返券100元,结果10多万顾客蜂拥而至,把只能容纳几万人的商场围堵得水泄不通,导致城区多条路段交通瘫痪。另一则说,成都一家火锅店开张时,打出前8000人可以享受每人38元免费大餐的广告,一下子引来上万名食客,局面一度险些失控…… 中国人的公德意识或曰理性消费意识到底如何,是一个既复杂又简单的问题。说它复杂,是因为由于家庭环境、受教育程度、职业特征等因素的不同,每一群体,以及该群体中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都有所不同,不能一概而论。说它简单,你只需开一家免费餐馆,看有多少人前来白吃白喝;或者开一家免费商店,看有多少人开着大卡车来作“整体搬运”,就能窥其一斑。仔细想想,中国老百姓也真够可怜的,不但要严防自己口袋中那两个叮当作响的钢蹦儿不被小偷偷去,还得在各式各样的免费餐馆、免费商店面前经受住考验,稍有松懈,便原形毕露,落入策划家设下的圈套,成为道德家抨击的目标。 我曾在一篇非议“公德试题”的文章中说:“精英”们在收获了堪称轰动的广告效应之后,表面上装得万般委屈,内心里不定早已乐成了什么似的。他们的策划说得刻薄一点儿,就像事先在空无一人的大街上放了一大叠钞票,然后隐蔽在暗处,等到有人走过来下意识地弯腰捡钱时,他乃一跃而出大喝一声:放下!你还讲不讲公德?……现在,对于那些个号称要向每一个消费者(观众、顾客)让利甚至奉献爱心,结果到时候却准备不足,供应不上,只好眼睁睁看着蜂拥而来的人群相互拼抢的“救世主”,我要更为刻薄地说上一句:你们不是不可以促销,不是不可以逗人玩儿,但也应该充分估计中国人爱凑热闹、爱瞎起哄、爱贪小便宜的习性,逐步提高撒钱的水平,至少应该多准备点零钱,不然真要弄出人命来,不但“公德”演出要搞砸,促销不成反而弄巧成拙,而且有蓄意制造事端、扰乱公共秩序之嫌,弄不好就要吃官司、蹲大狱,可不是闹着玩的! 相关专题:南京《周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