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性骚扰”怎么成了教材的卖点?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03日13:24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 |
作者:闵镜品 我国首部面向中小学生生存教育的读本———《生存教育在中国》将在深圳面世,有意思的是,媒体报道的标题都很“有意思”。 北京某报用的是《十四招“秘笈”教学生防色狼生存教育读本面世》,南京某报用的 《生存教育在中国》是不是以防色狼为主要内容?细看下去才知道,“生存教育”包括的范围很广,如家庭生活、火灾逃生、遭受侵扰、审慎交际、青春危机、心理健康、理性购物、网络安全、交际礼仪等,共有20篇。这些丰富多彩的内容无疑都是在提高中小学生基本生存的能力,为什么那些媒体单单选了性骚扰作为教材的“亮点”? 从学生应当具备的生存能力看,预防性骚扰只是其中一项能力。由于学校、家庭与社会教育方面的各种偏差,学生就失去了许多生存能力培训的机会。直到大大小小的事故不断发生,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相当大的损失,有识之士才发现我国生存教育的缺失。 当然,“性教育”是被教育和社会关注的热点,但作为媒体,如果过分地渲染部分较为敏感的内容,无疑是个很不负责任的误导。 这种误导不是师出无名,而是有着社会背景在“支撑”。现在环绕我们视听的“性趣盎然”很多。走在大街上,广告牌上不难见到让人想入非非的画面;手机嘀嘀响两声,可能就是一条让人脸红的“黄段子”;浏览某些媒体的消息,你会发现他们乐“性”不疲……如此一来,本来对青少年大有益处的教材,其中涉及到性方面的内容,也被“提炼”成了吸引眼球的东西。 从社会敏感角度炒作教材,这种作法我以为应当回避,该严肃时还是要严肃。如果我们如此宣传教育新生事物,实际效果很可能会违背了教育本来的宗旨,那就有些得不偿失了。媒体,请慎重些! 相关专题:新浪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