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城百米卷 秋风秋露入画来(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08日01:29 天津青年报 | |
天津著名画家杜明岑 从上游的南运河独流镇一直描绘到下游的大沽海口,独流古镇、水西雅集、寺庙紫烟、三岔河口、“三不管”尽收眼底,婚丧嫁娶、风土人情、鼓楼集市、新旧商圈、民居特色、林立洋房、大沽炮台悉数在内…… 本报记者黄卫 “对作品负责,也就是对历史负责。即使多年以后,人们用记录当年历史的旧照片和这幅作品比较,作品中的场景也应当符合那时的情况。真实还原,是我这幅作品的主要追求。” 窗外,冬日的阳光爬上云头,将一夜的寒冷一扫而去。宽敞的画室内,一位年届七旬的老人,手持画笔,伏在案头,平心静气,一笔一笔在长卷上闪展腾挪,如行云流水。忽然,老人停下笔来,仔细端详着画卷,时而点头,时而上下探看,时而俯首思考。进入这间充满艺术气息的画室,不忍破坏这里的宁静,看老人运笔作画是惟一的选择。 距离天津建城600年倒计时一周年的日子越来越近,偶然间记者得知了一个令人激动的消息:本市著名画家、天津东方画馆的杜明岑先生正在绘画一幅120米的长卷《寒秋津卫图》,作为明年天津建城600周年的献礼。开头提到的那位老人,即是记者将要采访的杜明岑先生。 选材清末民初 热爱艺术,就要到生活中寻找艺术的真谛,是杜明岑老人常说的一句话。“为了实现一生的梦想,经过20年的准备,用4年的时间完成这幅长卷是我的心愿。”杜明岑告诉记者。 “明年天津即将迎来建城600周年庆典,我想用这部作品,为我们的城市献上生日祝福。”自小生活在天津的杜先生,言谈话语中,流露出对这个城市的无限热爱。“20年前我就萌发了描绘老天津风情的想法,我准备将天津的风土人情用白描的形式复原。我一直在收集资料,四年前才开始正式动笔。这幅长卷共18卷,每卷长6米至10米不等,节选天津从清末至民初这三四十年的历史,用艺术手法展现当年天津新老交替的景象。那一段时期正是中国社会的一个转型期,天津是当年社会变革最积极的城市,也是新旧思想最集中的城市,又是天津最繁荣的时期之一,最能体现老天津的特色。” 老城如在眼前 用4年时间完成一幅作品,对此倾注了多少精力已经不能单纯用时间和价值衡量,画家笔下描绘的不仅是老城旧貌,更是一位老人对历史的尊重。杜明岑先生多次声明,画这幅长卷没有考虑任何经济利益,他考虑的只是如何将那段真实的历史用自己的画笔描绘出来。 记者见到已经完成的8卷作品,宏大的场景、熟悉的老地名和栩栩如生的人物,构成了一幅繁华的天津街景。杜明岑介绍说,全部作品的主线围绕海河运动发展,从上游的南运河独流镇一直描绘到下游的大沽海口,独流古镇、水西雅集、寺庙紫烟、三岔河口、“三不管”尽在眼前;天津的婚丧嫁娶、风土人情、鼓楼集市、新旧商圈、民居特色、洋房林立、大沽炮台悉数在内。 为了使作品里描绘的人物、场景真实可信,杜先生不但自费购买了大量的书刊资料,而且还多次到实地写生访查。“对作品负责,也就是对历史负责,真实还原,是我这幅作品的主要追求。” 奏响凝固音乐 建筑是时代的艺术,也是凝固的音乐,徜徉在老城新市,建筑风格的迥异带给人美的享受。在诗人的眼中,精美的建筑艺术会带来创作的灵感;在画家心中,建筑的魅力更体现在下笔的过程当中。一万多个出场人物配合的是各种不同的场景,按照杜明岑的推算,18卷作品将涉及400余座天津近、现代史上的名居。从天津古镇到名家豪宅,从简朴民居到洋房高楼,如要体现出所有的想法和构思,不涉及各类建筑房屋是不可能的。除了人物描绘外,对于建筑的描绘成了最耗费时间的工作。 “画卷中,天津的房屋大体分为三类,一类是普通民居,包括农村和城市边缘的地方,这里的房屋多数可以用比较随意的笔调描绘,因为这里属于当年最普通人群的居住区;一类是天津中西合璧的大家建筑;一类是西洋式建筑。后两类属于最难画、最费时费力的部分。”杜明岑说,“全部作品用写实手法创作,因此必须按照现有资料和实物的样子一一描画。比如在估衣街的描绘上,许多原估衣街的店铺都采用砖雕装饰,所以就必须在这些店铺中,刻画出砖雕的效果。如果用写意的手法,一座建筑几笔就能完成,但用写实的手法,我用3个小时才能描绘8、9扇窗户,整座建筑没有3、4天完不成。” 为了早日完成这幅巨作,杜明岑几乎用上了所有的时间。东方画馆作为本市的一大书画阵地,吸引了海内外书画爱好者的目光,作为馆长的杜先生既是名人又是大忙人,慕名拜访的客人经常不断。但为了这幅巨作,杜先生开始“闭门谢客”,馆里的事情全部交给其他人打理,自己在家埋头作画。“时间、最紧的就是时间。”杜明岑说,“如果以每月一卷的速度进展,明年十月份可以将全部作品完成,如果不减少外出,很可能影响进度。” 让建筑活起来 每一卷画卷的完成,杜明岑都好像如释重负,按他的话说,向成功又前进了一步。杜明岑告诉记者,为了尽早将作品完成,原本打算举办的“从艺50年画展”都推到了明年,“等到明年画卷全部完成,这将是献给前来参观‘从艺画展’的各界人士最好的作品。”市场经济使艺术的价值在市场的运行中得到体现,作品在市场的认知度体现了人们对于这位画家的认可程度。杜明岑先生说,完成这样的作品,不应带有功利色彩,这是对历史的回顾,只要真实还原了那段历史,他的最大愿望即实现了,这是完成作品的先决条件。 在天津生活了69年,从农村到城市,从一个区搬到另一个区,对于过去的老城面貌有着亲身的体会和记忆,生活的基础使他和天津结下不解之缘。几十年从艺的学习和历练,多年积蓄的艺术功底为完成这幅作品又提供了保障。杜明岑先生风趣地说,“老伴常说,完成这幅作品简直是自己找罪,天天伏在画案上一笔一笔地画,哪年是个头啊。不过,实际情况确实如此。画家最‘怕’画的就是画房屋建筑和画直线条。用白描手法画房屋时,用笔起线条必须一点一点地连笔,这叫‘集点成线’,运笔一气呵成不能有停顿,否则出来的韵味丧失殆尽,用尺找直,然后用笔画线的做法绝对不能采用。对于建筑物的描绘,不但要从建筑的风格上贴近过去的风貌,也要从场景上体现构思,要给予建筑物生命,让房子也能讲话。” 相关专题:天津建卫600周年纪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