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医药分家”胎动于民企的启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11日18:47 新京报 | |
作者:吕祥 上海海江医院破天荒地关闭医院药房,专事诊疗;卖药则由从社会上引进的平价药店担当。“医药分家”胎动沪上,现行医疗体制的核心终被撼动(《新京报》12月10日消息)。更让笔者关注的是这家医院的民营医院的身份。医药分家的破冰之旅始于一个民营医院确实让人深思:在市场经济中不能戴着有色眼镜看待民营企业了,而应该平等保护所有的市场主 药品购销领域存在着巨额的暴利,滋生了无数的腐败,已经被反腐败的成果所证实,而且,人们痛定思痛后也已经找到了解决此痼疾的良方:医药分家。惟有医药分家,才能防止医生和患者之间不平等的关系,体现在药品买卖中,从而实现医归医,药归药:在医谈医,医者父母心,患者当听从医生的吩咐;在药谈药,买卖双方平等,诚信无欺。 但是长期以来这剂良方的实施却困难重重,叫喊了十多年,依然是只见楼梯响,不见人下楼,药品的暴利依然成为民众健康的大敌,回扣红包仍然在经办的人员手中盛行。按道理讲这样改革本不是什么难题:医药分流,利国利民;而我国的医院又以国有为主流,国有企业当以国家和民众的权利为依归,民众所想应是国企之所为。因此从理论上讲,国有医院应该是医药分家的首倡者,这样才符合于其存在的宗旨。从另一方面讲,医药不分能够带来暴利,按照市场追逐利润的市场规律,民营医院应该死抓住医药不分这张牌才对。 可是现实却全然相反:国有医院成了医药一体的维护者,反而民营医院成了破冰者。这使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在市场经济中不能单纯地依所有制形式看待企业在社会中的作用,国有不一定都样样符合于时代的要求、民众的希望;而民营也未必在追逐利润的过程中伤害社会,成为人民利益的对立面。戴着有色眼镜看所有制不同的企业,必然会在现实的暗礁上碰壁:现实国有医院的医药不分正成为腐败的沃土,人民健康权实现的瓶颈。 可以说民营医院实现医药分家,主观上是为了自己的经营业绩,但是客观上却有利于民众和社会的利益,甚至实现了原本为国有企业所阻碍迟滞的民众的权利。这样的事实告诉我们在市场经济中必须将所有的市场主体都推向市场,用其对社会的贡献的实效来衡量其存在的价值;而不应滥用权力维护国有企业的不当利益。国有医院何故抱住医药不分这么多年不放?何以又能够抱住医药不分不放?确实应该引起我们每个人的深思。 相关专题:新浪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