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都市报:萨达姆被捕阴晴未明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16日14:20 燕赵都市报 | |
作者:赵灵敏 在东躲西藏大半年之后,萨达姆终于被美军生擒了。对被伊拉克局势搞得焦头烂额的布什总统和驻伊美军来说,这是一个盼望已久的“利好”消息,但对于饱受战乱之苦的伊拉克人民和已经“泥潭化”了的伊拉克局势来说,这一事件的意义却是有限的。 据美国五角大楼和美军中央司令部公布的统计数字,自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美军已有438名士兵死亡;仅11月份,由于一系列的直升机坠毁和恐怖袭击事件,死亡人数达到了创记录的77人,比9月与10月的死亡人数总和(73人)还多。面对着无数“看不见的敌人”和重陷越战泥潭的隐忧,美军的士气空前低落,而布什总统似乎一帆风顺的连任之路也开始横生变数。在这种令人沮丧的情势下,萨达姆的被捕可谓“雪中送炭”:它让美军在8个多月的被动挨打之后重拾信心,让布什的连任之路峰回路转。 但萨达姆被捕的意义更多是象征性的。目前,困扰驻伊美军的最大问题是伊拉克抵抗力量发动的游击战和恐怖袭击。而对这一系列恐怖事件的背后操纵者和它的组织状况,美军可谓一无所知。原先他们怀疑是萨达姆所为,但萨氏被捕后发生的爆炸事件表明,伊拉克的恐怖活动是“多极化”的。美国在伊拉克的持久胜利不仅需要萨达姆被制服,更需要把那些发动恐怖袭击的各种组织的头领抓获或击毙。但在这方面,美军并没有什么进展。相反,因为去掉了名声不佳的萨达姆这块招牌,伊抵抗力量会更倾向于打着民族主义的旗帜来吸引伊拉克人,从而给美军制造更大的麻烦。 对伊拉克人民来说,如果说萨达姆的逃亡让他们还有一丝担心的话,那么萨氏的被捕则彻底消除了旧政权反攻倒算的可能性。从此,他们可以放心大胆地去寻求有希望、有自由、有尊严的生活了。只是在这之前,他们要付出代价:在伊拉克,自第一次海湾战争以来,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就大走下坡路,美对伊的军事打击更使伊拉克人民雪上加霜,生活更加困窘。目前,伊拉克成年人的失业率达到四分之三,许多家庭都失去了生活来源。抢劫、偷窃等违法行为在伊拉克比比皆是。而美军在恢复水、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方面也一直进展缓慢。盖洛普公司的最新民意调查表明,有47%的伊拉克人认为,他们国家的情况比美军入侵前糟糕。萨氏的被捕并不能代替伊拉克人的衣食温饱,更不能给他们带来期望已久的和平与安宁。 同时,伊拉克人对萨达姆倒台的感受是复杂的:有人鸣枪庆祝,有人伫立旁观。对性情刚烈、以“8000年文明史”而自豪、又在近代饱受西方压迫和奴役的伊拉克人而言,美国长达12年的经济制裁和军事上的打击、占领行动已经先入为主地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了抗拒和反感,而在美军占领的8个多月里,布什政府的“征服者”姿态和“民主教父”嘴脸已经激起了伊拉克人的强烈不满。萨达姆尽管作恶多端,但他毕竟做了多年的伊拉克总统,此时灰头灰脸地被美军从狭小的地洞里揪出来,这必然触动许多伊拉克人的民族自尊心。怎样惩罚萨达姆又不让伊拉克人难堪,这是对美国的考验,也是在伊拉克恢复秩序的重要步骤。 而萨氏的被捕对伊拉克局势的改善并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今年3月,当时的美国陆军参谋长辛赛其在国会作证时,就认定美国在伊拉克战后需要“几十万占领军”,但因为和拉姆斯菲尔德的“廉价战争”计划大相径庭,被指斥为“完全错误”。对伊战争结束后,布什政府秉承“廉价帝国”战略,想用最少的财力和兵力,占领和“民主改造”伊拉克,结果弄得处处捉襟见肘。同时,美国政府中的新保守派受意识形态信念驱动,在打破萨达姆留下的旧秩序时不加甄别,搞“一刀切”。在不破不立的原则的指导下,美国占领当局不仅一举解散了几十万人的伊拉克军队,还在政府公务员和大中小学教师中大搞“清理阶级队伍”,开除了数以万计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成员,使得政府功能和教育体系几乎完全瘫痪,社会陷入了极度的无序混乱。而留下的力量真空则迅速被宗教势力和极端分子所填补,教派冲突和恐怖袭击遂成为家常便饭。 这些,都不是靠逮捕萨达姆就能解决的。 相关专题:新浪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