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讯:香港电影给谁上了一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18日11:14 青年时讯 | |
作者:潘采夫 由于一个电影,这个世界好像着了魔,着了无间道的魔。这部电影改变了整个2003年。前几天柯受良去世了,人们埋怨他太窝囊,没战死在沙场,竟翻船在酒桌或者某人家里,但是有网友称小黑子是因为迷上了无间道,才走得这样“扑朔迷离,终极无间的”。 今年冬天的电影倒也热闹,正在先后上映的《无间道3》和《手机》代表着各自地区的最高商业水准,被媒体形容为“龙虎斗京华”,但事实会告诉我们这是一厢情愿,《无间道3》成熟的气质更像一位给我们上课的老师。就像中国队参加四强赛死乞白赖地要搞死日本队,却被日本老师上了一课。 朱军同志首先被上了一课,在艺术人生里,轻松的刘德华让爱勾人眼泪的朱军明白了,艺人的首要任务并不是装深沉,而是娱乐大众,让他们快乐。冯小刚也着实上了一课,无间道剧组连续占据两期艺术人生,恰好覆盖整个《无间道3》放映档期,而我兴致勃勃地欣赏梁朝伟放电的同时,冯小刚正在北京台几分落寞地卖他的手机,宣传气势,商业运作能力高下立判,不由小刚不服。 无间道1和2咱都看过了,当然看的盗版,而无3一定要到电影院去看,以对香港同胞的工作表示敬意,不仅如此,咱还准备买一百张票,号召仍有上进心的内地导演排队进场,同班学习。因为我们的导演并非像傅彪说的已经集体补过钙了,而是还非常缺乏,严重缺乏拍出一部好看的商业片的眼光和能力。 最近我才发现,中国最远离市场的行业是电影行业,最不懂市场的人是电影导演。原来打死也不信,但现在打死也要说,因为咱有“血淋淋”的证据:据《广州日报》报道,今年夏天国内放映的一部耗资2000万的电影,在广州一大型电影院最高一天的票房只有110元,全部票房只有投资的十分之一,投资人急得半死,但某导演不仅毫无愧色,反而放言并不在乎影片的票房,目的是要给影片的多样性作贡献! 攥着投资人的命根子开玩笑,这样的导演实在是黑心凶手!中国影坛有一个独特现象,那就是尽管电影屡拍屡赔,但是赔了再拍,拍了再赔,源源不断。让人心疼之余也百思不得其解,他们究竟哪来的钱?他们怎么就儿卖爷崽不知道心疼? 认真追究,中国导演不会拍商业片的因素有很多,但除了导演们打死也不敢说的原因,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中国导演都是出身“学院派”,远离市场经济的炮火前线。有人说中国最了解读者的作家是王朔,最了解观众的导演是冯小刚,而这二位可从来没上过大学,是在市场摸爬摔打的市场派。所以我们一定要深刻反思那个“毁导演不倦”的电影教育体制。 市场意识、职业道德、编剧水平、演员,我们要向无间道学的实在太多了!我忍不住要扯着嗓子吼出几句话来:再也不能容忍“艺术片导演”们糟蹋钱财了!他们拍艺术片的唯一原因是不会拍片,所以他们的“艺术电影”基本属于是欺骗大众! 强烈建议中国导演集体补上“无间道夜校学习班”,虚心向没文凭的香港导演学拍商业片,我宁愿被商业片培养成“低级趣味”,也不要被虚伪的艺术片熏陶成假装深沉的大尾巴狼! 让香港片来得更猛烈些吧!希望内地市场被港片占领十年,让内地导演都到港片作美工剧务打工仔,这样我们的导演就真正学会不糟蹋钱了!那时我们才有资本满怀期待等待健康活泼的中国电影市场的诞生。 相关专题:新浪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