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都市报:教育腐败黑洞为何越来越深?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02日20:29 燕赵都市报 | |
作者:郭加奇 教育领域曾经被人们称为“净土”,但近年来,这块在人们心目中的圣洁之地,正在遭受着严重的污染。据《工人日报》12月30日报道,从2000年到2003年10月,广州市检察机关共立案查处省、市、区三级教育系统工作者职务犯罪案件68起。2003年1月至10月,广州市检察机关受理教育系统职务犯罪举报线索102件、116人。招生分配、信息化建设、出租学 这条新闻的引人注目之处并不在于查处犯罪案件的数量,值得人们关注的地方是,它指出教育系统最容易发生腐败的环节,都不是发生在教学业务环节上,而是在教育管理环节上。教育管理环节,才是教育腐败的高发地段和教育黑洞的主要分布地带。 教育领域的黑洞,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尤其是教育乱收费问题,目前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中最突出的社会问题。但是,乱收费不过是教育腐败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浮出水面的冰山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感觉到,而在水面之下,冰山的体积比水面上的更大。这更大的部分,就是教育部门的职务犯罪,是缺乏监督的权力在教育领域的滥用。甚至可以说,教育乱收费不过是问题的表面,而教育领域的职务犯罪和权力滥用,才是教育乱收费的本质问题。 教育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如义务教育)或准公共产品(如高等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能有限制地进入市场,只有这样,才能维护社会的公平原则,使每一个人都享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利。可以说,教育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是受市场经济影响较小的一个领域。但是,教育是受市场化影响较小的一个领域,教育管理者并不一定是受市场化影响较小的一群人。随着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加大,随着教学经费来源渠道多样,某些教育管理者必然会利用职权,侵吞教育经费。当前,教育经费除了国家拨款外,还有社会捐助、校办产业、培训费、科研经费等等,但部分教育部门对“自收资金”的监管却没有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 教育的非市场化,必然要求管理者强化对教育的管理,也就是说,非市场化意味着权力的强化。但是,权力的强化,必然要求同时强化监督机制,而教育领域的权力制约机制,并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在对权力的制约方面,教育界大大落后于整个社会的改革进程,这是这些年来教育改革的一个失误。一方面是教育经费的投入加大、渠道多样,一方面是教育管理的权力膨胀、监督滞后,这样的结果必然是权力的滥用和职务犯罪的增加。这就是教育腐败的症结所在! 相关专题:新浪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