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美国的“勇气” 中国的“机遇”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05日18:32 新京报 | |
作者:张国庆 1月4日是众人皆开心的一天,“勇气号”的成功登陆火星不仅为人类登陆火星奠定了基础,也为人类实现“探索”银河系之梦打开了一扇希望之门。而同样值得一提的是,在巨大的科技和心理意义之外,对太空的探索还成为了拉近国家关系的“机遇”。 就像美国人为中国人的“飞天”祝福一样,中国人也对美国人探索太空的勇气和成就感到钦佩,媒体、国民都对此给予很大的关注和很高的赞誉,这既表现国人的自尊(尊重别人也就是尊重自己),也表现出中国的大国风度和自信。这种姿态对中美关系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而中国在航天事业中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则更具深意。2003年12月30日,中国“双星计划”的首颗卫星“探测一号”成功发射升空,该星搭载有欧空局研制提供的5个项目14台套有效载荷,是中国与欧洲合作的第一个科学探测卫星项目。在“探测一号”发射成功之后,欧洲航天局新闻发言人博纳奇纳表示,中国与欧洲的大规模合作将就此开始,双方合作的前景将更为广阔,并特别提到,如果未来双方合作意愿进一步加强,欧洲可能会邀请中国加入2030年实施的“曙光”超大规模星际探索计划,这一计划将包括载人探索火星等星球。为了强化中欧双方在航天领域的合作,今年,中国还将同欧洲空间局签署大范围政府合作框架协议,以促进中欧双方在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空间科学领域进行全面合作。 不仅如此,在目睹中国人的“飞天”成就后,俄罗斯等国也萌生了与中国进行更密切的国际空间合作的念头。俄罗斯人承认,由于“神舟”比他们的“联盟”号大得多,可以运载4名或4名以上宇航员(俄罗斯飞船顶多运载3人),“中国人”完全可以顶替“联盟”号扮演国际空间站“救援艇”的角色。而在“太空外交”方面,中国与俄罗斯等国的取向也十分接近,双方都一直在敦促使用多边和双边条约来规范太空活动,并联合起来反对太空武器的研发或太空军事化。 在“勇气号”登陆成功后,我们也很高兴听到这样的话———“目前还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单独进行登火星活动”———与冷战时期美苏为争霸都不愿与对方合作截然不同的是,美国航空航天局正在与欧洲、俄罗斯的航空航天官员联手对登陆火星计划进行研究,而承担人类登火计划研究的机构则是欧盟、日本、俄罗斯、美国四方联合成立的国际科技中心(总部设在莫斯科),也许用不了多久,中国就将成为这个中心的新成员。 共同的事业能够加深双方的感情。无论是在政治领域、经济领域,还是科技领域,你与别人的合资项目越多,你拥有的支持者往往就越多,那些把他们的心血和金钱都倾注到你的或你们共同的事业中的人,是不情愿对你太过挑剔和指责的。从这个角度上看,在独自探索(太空)和共同探索(太空)之间,后者似乎更为可取一些。让13个人觉得与你所从事的事业有关,和让13亿人觉得与你所从事的事业有关,其“味道”的差异可想而知。 相关专题:新浪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