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时报:培训民工列入官员政绩可行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07日14:52 中国经济时报 | |
作者:魏文彪 1月3日《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刚刚结束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提出,2004年,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内强化农民工培训。2003年12月24—25日举行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的提出,2004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实现转移农村劳动力1亿以上。此外,从今年起,农民工的培训列入政府官员的考核。各级政府要将农民工培训列入年度工 城市化是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任何国家要迈入发达行列都要有一个逐步城市化过程,一个国家发达的标志之一就是农民数量少,农业现代化水平高。在中国也不可能例外,因而,中国人口逐渐向城市转移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另一方面,中国农民收入的普遍提高也只能通过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来实现,也即是说,城市化也是农民收入提高的根本解决之道。 但同时也应当看到,尽管造成事实的责任不在农民,但农民观念相对滞后、农民谋生技能普遍不高却也是不应回避的事实。农民当前很苦,但并不意味着对他们的不足也应视而不见,那样其实不是对他们真的关心。解决问题的前提是首先要正视问题。 观念滞后、谋生技能不高将直接导致农民工在城市竞争中处于不利境地。农民工在城市付出极多,但所得是那么少,他们在城市始终是处于边缘地位,绝大多数难以在城市立住脚,真正改变原有身份与地位。有些农民工在竞争乏力情形下甚至走上犯罪道路,于己于人于社会都是悲剧。 农民工在城市竞争中的劣势及艰难处境必然导致大量农民工重新回到农村、回归农业与贫困,影响农民生活的改善、延缓城市化进程。这其实是在推慢农业现代化与国家现代化的速度。而部分农民工因为在城市失业导致犯罪的现状,又促使一些城市对农民向城市转移产生抵触心理,以至于进一步强化原有的城乡壁垒,使农民进城就业与生活的门槛愈加提高,这也就使得城市化进程的内在阻力更加强大,对城市化进程起反向的推动作用。而这于农民收入的提高及国家的发展都不是好事。 在城市化成为农村与国家发展的必然这样一种大背景下,农民工在城市就业与生存及城市治安现状,使得对农民工进行有效培训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培训农民工,使他们初步具备现代理念、熟悉城市竞争与生活规则,让他们拥有一技之长,才有可能使他们在城市稳定就业,不与城市互为排斥。这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城市治安状况、推进社会整体稳定都具有现实意义。 而将农民工培训列入政府官员考核内容中,就使这项工作的开展情况直接与官员前途挂钩,因而有助于推进全国农业工作会议提出的目标的实现。同时这项工作的开展还有利于改善治安及其他方面状况,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扭转官员心中以追求GDP增长为惟一目标的政绩观。 有好经也要当心被念歪。农民工培训计划确定后最重要的工作是要将其落到实处。培训的内容应当切合实际,立足于农民工谋职与求生。这之中最为重要的是要防止一些官员搞形式主义,使计划失去实际意义,甚至弄虚作假,捞取政治资本,使得真正的受益者反倒只有官员自己。还有,尽管此次全国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各级财政在财政支出中安排专项经费扶持农民工培训工作,但也要防止这部分经费不能完全做到专款专用,更要防止以培训为名乱收费,变相加重农民工负担。 同时还应当看到,培训计划虽于农民工就业有益,但城市化目标的实现更有赖于诸多根本性制约因素的被革除,也就是说,宏观性配套改革不能滞后。比如应当改革现行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拆除城市化进程中的这一最大障碍;国家与地方政府应取消对农民就业的限制性规定与歧视性政策等等。 相关专题:新浪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