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应急的“形而下”与“个体化”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15日19:49 晶报 | |
作者:曹林 应急就应急呗,又是个体化,又是形而下,呵呵,这个古怪的题目是指向写作者惯常表达的两个陋习。 一曰问题关注的“宏大偏好”,无论啥事,啥宏大整啥,对一滴水中折射出的阳光 在问题关注的“宏大偏好”和问题解决的“形而下歧视”中,市民社会中每个人实实在在的应急技术问题被淹没在形形式式“应急机制”的概念泡沫中,所以今天笔者要谈应急的个体化与形而下,个体化到每个人,形而下到技术。 深圳市健康教育研究所最近公布了一个调查,家庭急救和家庭用药这些涉及到家庭、个人日常生活的知识,群众最想了解,两项知识的需求率分别高达95.3%和90.5%。据介绍,去年春节期间,南山某医院一名65岁的退休院长在家中突然感到胸闷,老伴急忙打120,由于住址表述不清,一番周折后这位救人无数的老院长已经停止了心跳。很多市民表示,小区里一家一户不来往,互相都不认识,要发生什么事,身边太需要个懂急救的人了。 鲜活的数字,冰冷的事实,真切的民声,这个调查告诉我们:对于我们这个社会来讲,最有价值最务实的应急应该是具体到每个人的应急技术。 哲学常识告诉我们:一切自由的行为,都是由两种原因的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是精神的原因,亦即决定这种行动的意志,另一种是物理的原因,亦即执行这种行动的力量,首先必须是我想要走到那里去,其次必须是我的脚步能带我到那里去,一个瘫痪的人想要跑,一个矫捷的人不想跑,这两个人都将停止在原地上———在应急问题上,我们大多数都不属“矫捷不想跑”的人,而是“想跑却身体瘫痪”的人,有行动的意志而缺乏物理的原因,缺乏对应急的技术性知晓。 我们都想免于灾难,我们都想掌握自己和身边亲人的命运,我们也都知道应急这个概念的重要性,可真正能解决问题的应急技术离我们每个人却是那么的遥远,我们更多拥有的是凝结在国家、城市、社区这些集体中的应急理念。 记得去年9月份深圳育才小学的张慧生小朋友见义勇为的事件曾在网络和现实中引起强烈反响,见义勇为诚可贵,更可贵的是张慧生小朋友在车祸现场能用自己所学的急救知识从容科学地救人———见义勇为是形而上的,没有“个体化”到张慧生小朋友身上形而下的急救技术,务实一点看,见义勇为就是跛足的了。 见义勇为如此,我们的生活更是如此。 相关专题:新浪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