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送温暖”的几种境界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01日15:23 广州日报大洋网 | |
作者:王若山 又到新春时节,“送温暖”成为社会一景。人们期盼“送温暖”,却不希望“送温暖”成为一种“例行公事”。听听老百姓的街谈巷议,大概可以看出“送温暖”的几种境界。上级明确要求“送温暖”,前后左右都在“送温暖”,我也“送温暖”,这是一种境界。公事公办,照本宣科,这种“送温暖”嘴热心不热。等而下之的是,把“送温暖”变成官场 再说,今天去“送温暖”的人,大多数对“送温暖”的对象事先并不了解,基本上是由别人确定以后,或者组织上作了安排,自己才去“送温暖”。这种“送温暖”,是一种服从组织安排的境界。如果把这种“送温暖”的机会当成是一种接触实际接触群众的宝贵机会,当成是了解基层普通群众的疾苦和呼声的宝贵机会,那也不错。相比较而言,也有一种“送温暖”,对象是自己平时调查研究的时候“发现”的,对他们那里的情况时时刻刻牵肠挂肚,对他们的困难了然于心。平时早已经想了不少办法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到了年终再去帮他们一把。相比起来,这种“送温暖”的境界,就让人更加刻骨铭心。人们不可能要求所有的干部心里面都有一两户这样时刻牵肠挂肚的贫困户。但是,如果一个真正关心群众利益的人,心里面能够真的没有一两户这样的穷朋友吗? “送温暖”的最高境界,是雪中送炭。什么叫雪中送炭?像温家宝总理下乡视察,为农民讨要拖欠的工资那样,就叫做雪中送炭。“送温暖”是个形式,利用这个形式,真正“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人,就会像温家宝总理下乡视察为农民讨要拖欠的工资那样,把“送温暖”当成一次深入调查研究的极好机会,当成一次与城乡贫困家庭促膝谈心的极好机会,了解他们的生活困难,了解他们的困难原因,了解他们的迫切需要,从而了解自己工作中的欠缺,为今后工作找准脉搏。达到这种境界,“送温暖”就真的送到家了。 相关专题:新浪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