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京报-新浪网两会特别报道专题 > 正文

委员提议:海淀区园一体化打造中关村特区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7日10:03 新京报


人大代表沈梦培就海淀区科技产业的发展献言。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市政协委员纪世瀛提出,一体化后打造中关村特区,直属市政府和科技部。

  -委员提案

  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世纪英才高等研修学院院长纪世瀛:

美妙时光产权酒店 紫光台式电脑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在今年1月举行的海淀区政协会上,市政协委员纪世瀛曾提出,将海淀区更名为中关村区,引起轩然大波。

  这次他又提出:将海淀园与海淀区管理归一、由政府统一领导,实现政府、管理、服务一体化的管理体制。把一体化后的海淀打造成全面发展的“中关村核心区”,实行单独规划建设和特别政策,直属市政府和科技部。

  -案由

  海淀区园版图近于吻合

  纪世瀛说,中关村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区七园的局面,可除了海淀园,其他六园都不可能具有原来意义上的中关村的特殊作用。

  他说,北京市政府去年把海淀园等专业园的管理权移交到各区政府,目的是调动各个区政府的积极性。

  但现在海淀园和海淀区还是两个管理体系,体制没有理顺。根据海淀区现在的发展趋势,结果必然是“两极变一极”,区园融为一体。实际上,现在海淀区的版图与海淀园的地域近于吻合。

  -提案

  区园一体化打造中关村特区

  纪世瀛说,开发区独立于当地政府的管理体制之外,并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到一定阶段,资源利用、规划调整等方面都会出现矛盾。实现海淀“园区管理归一”,政、管、服一体化,将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他建议,要把海淀变成一个全面发展的“中关村核心区”(或叫“中关村特区”)。

  他说,中关村特区应当是单独的规划建设,实施特别政策,直属市政府和科技部。这才能在融资、投资、基本建设、服务支撑系统、发展软硬环境,直至特别税收、外贸政策,才能得以实施。才能实现简化行政层次,政府职能部门联合办公,实施联网服务制度……总之,全区要突出一个战略重点、为一个中心服务的体系。

  -链接

  丰台科技园区管委会:整体实力提高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有关人士说,海淀园区一体化的问题主要由市区两级政府负责,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的职责主要是协调企业和政府的关系。丰台科技园区管委会宣传部楼华峰介绍,中关村科技园区各专业园和所在区一体化,从整体来看,对科技园区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也能给园区整体实力起到促进作用。

  海淀区政府:调研后才决定

  海淀区政府一位负责人说,他们对“园区一体化”想法表示理解和欢迎。最近,海淀区专门召开了海淀园区企业和政府职能部门专题座谈会,听取大家对如何加强园与区的协调,以及更好服务企业的看法。至于海淀区和海淀园能否一体化,能否成立一个独立的“中关村”,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和市政府进行调研,区政府不好表态。

  清华紫光:减少审批程序

  清华紫光股份公司办公室杜主任说,委员的提议比较新颖,也确实考虑到了企业长远发展。科技园区一体化后,要由区政府部门来管理,其所属职能是一样的,对于清华紫光而言影响不是太大。

  但是他认为,园区一体化能减少一些审批程序,关键是政府转变观念,树立为企业服务意识。

  议案提案

  沈梦培等15位代表呼吁城乡接合部纳入城市管理

  代表们希望能将城管立法列入今年的立法计划

  海淀团人大代表沈梦培说,其他开展城管综合行政执法的省、市,均已颁布了相应的法规或规章。北京市人大和市政府应充分考虑到城管立法的迫切性,能将城管立法列入今年的立法计划,并及早启动立法程序。同时呼吁,将城乡接合部,纳入首都城市管理范围。

  城市发展呼吁城管立法

  北京开展城管执法,行使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已有6年多,遏制了城市管理执法主体乱、执法程序乱、执法依据乱的“三乱”现象,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多头执法、交叉执法、重复执法和执法效率低下等问题。

  但随着北京市城管执法局的正式成立,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比如:城管队伍的执法装备落后、科技含量低下;资源共享差,应急性事件的能力不足;执法手段还比较落后;执法职责不明确,执法手段单一,法律依据操作性差,执法队伍管理体制不统一,与相关部门关系不明确,队伍建设和管理手段欠缺等。

  城乡接合部设城管综合执法队

  沈梦培说,首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城乡接合部的地区也应当逐步实行城市化管理。他建议,在天通苑居民聚居区、首都机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地区,建立城管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改善城管队伍执法装备,加强相关部门间的监控系统资源共享;城管执法机关实行区、街管理体制,统一队伍称谓;在首都主要新闻媒体与城管部门联合设置“曝光”栏目,对违反城市管理法规、损害城市环境的行为予以曝光。

  本版采写:

  本报记者廖卫华

  史梅 何春中 郭安 马妮娜

  本版摄影:

  本报记者陈杰

  相关专题:新京报-新浪网两会特别报道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