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昭联眼中父亲的作品 他的字就是通行证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11日00:00 城市快报 | |||||||||
孟昭联眼中父亲的作品——— “他的字就是通行证” 过去常有书法家在古玩店里“挂单”,将自己的字与金钱挂上钩,孟广慧也以卖字为生,但却很少采用这种方式卖字,而一些普通百姓如果有了什么难处,他却十分帮忙,而
消息一传开,无论远近亲朋、街坊四邻都来求孟广慧书写条幅对联,孟广慧很有骨气,不会给日本人写字,当时也正是因为要摆脱日本人的纠缠才住进了法租界。但为了让乡亲们能够顺利通过卡子,对来到家中求字的人是有求必应,不取分文。后来人们才知道,这些所谓的日本书法迷们是把得来的孟广慧书法运回日本贩卖了。但在当时,确实有许多人是拿着孟广慧的字作为通行证,通过了卡子。 父亲教我练书法——— 方砖就是写字本 在孟昭联老人的家中,记者看到四面的墙壁上都挂满了孟广慧、孟昭联的书法作品。看得出,孟昭联的书法颇得孟广慧的真传。那么,这位名列四大书法家的孟广慧先生在教自己孩子练习书法的时候,是否有什么诀窍呢?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而在孟昭联的眼中,在他的记忆里,似乎父亲从来没有因为练习书法而责骂过他。孟昭联学习书法的时间却是很早,在他4岁的时候,孟广慧就开始让他练习书法。但开始的时候,孟广慧不让他在纸上练习,而是让他在大方砖上写字。这种大方砖在过去老城里经常能够看得见,很平常。孟昭联握着毛笔,在方砖上练习写字,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都在纸上练,孟昭联有些想不通。“当时,我记得问过父亲,为什么要在这砖上练习书法,父亲告诉我,在砖上写字,以后写出来的字就会有力量。”说到这里,孟昭联伸出右手让记者看,原来他的手已经开始上翘,这是他一辈子写毛笔字留下的印痕。 就这样,孟昭联从大楷开始练起,孟广慧在旁边指导。同时,还让他多看看过去清代一些书画家的作品,并经常会告诉他每位书法家的特点是什么,笔锋怎样运转等等。渐渐地,孟昭联用纸练习毛笔字了。7岁的时候,他开始给别人写对联,11岁时,因为给一户商号写牌匾轰动津门。 写了这么多年的字,各种书法体都尝试过,但孟昭联自己说:“从我临摹父亲的字体上来说,我的隶书和行草最像父亲的字,也是我非常得意的作品。” 四大书家都沾亲 一提起天津书法界的四大家,人们张口就会说出“华、孟、严、赵”四位名家。华为华世奎,孟为孟广慧,严为严修,赵是赵元礼。可要提起这四个人的关系,可能很多读者很难说出来。 日前,孟广慧次子孟昭联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无意中说出了这四位书法名家都沾些亲,而这个亲朋圈子则是围绕着孟昭联展开的。先说华世奎,孟昭联的一位表姐是华世奎的儿媳妇,这种亲戚关系一目了然;再说严修严范孙,在孟昭联13岁那年,孟广慧过世,孟昭联就拜严修的五弟严台孙学习书法;赵元礼则是在孟昭联小时候因为书法受到好评后,主动要求认孟昭联为义子,并将苏、黄、米、蔡的书法精要教授给孟昭联。这样就形成了以孟昭联为中心的一个亲戚圈子。这也成了书法界的一段佳话。 相关专题:天津建卫600周年纪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