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地名考:租界商区--小白楼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10日00:07 城市快报 | |
天津地名考 租界商区———小白楼 “小白楼”地方不大,但名气不小。1860年天津开埠后,帝国主义列强争先来天津强辟租界。最初,小白楼一带为美国租界,其地域东西方向以海河与海大道(今大沽路)为界 1902年,美、英私相授受,将美租界并入英租界。英商先农房产公司在小白楼一带建房开发,首先在开封道西段南侧建造了全长近600米的先农里,然后在徐州道、大沽路、开封道等处建造大批楼房。小白楼东傍海河航运码头,又比邻金融、贸易中心的英租界中街(今解放北路),因而形成以外国人及官僚、买办、下野政客军阀为服务对象的销金窟。这里饭店、酒吧、舞厅林立,更有理发、美容、西服裁剪等行业,还有专门经营进口化妆品、服装、鞋帽及洋酒罐头、西点、糖果的商店,均以其高档、时髦而著称。天津开埠后,外国军队以保护侨民利益为由纷纷开来,为外国大兵服务的商店、酒吧、舞厅、妓院等应运而生。每至夜晚,这里成了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世界。 旧时,小白楼素有“俄国城”之称,因苏联“十月革命”后,大批“白俄”涌入天津落户,人数多达三五千人。他们居住在今开封道、徐州道的西半部,以及特一区(旧德租界,今河西区)南京路与徐州道交口的义庆里、南京路与马场口交口的汝南里一带。由于不承认苏联政府,他们失去了国籍,形同难民;但在天津小白楼地区却又开建了新的家园———成立了“俄侨协会”,开设了学校、商会、医院、俱乐部、餐厅、舞厅及各式商店,故而外国侨民以“俄国城”称之。 小白楼突出的地域文化特色,就是体现出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西方文化观念全方位地涌入这里,一方面和固有的中华传统文化发生撞击与摩擦;另一方面在华洋杂处、中西交流之中,二者又有交汇与融合。西方文化思潮通过在小白楼等商业娱乐地区的传播,逐渐渗透并融入天津的文化生活领域。如果说,在近代中国北方,天津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得领世界风气之先;那么小白楼就是一个典型的“特区”和亮堂的“窗口”。 相关专题:天津建卫600周年纪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