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天津建卫600周年纪念专题 > 正文

津门四书家妙笔写华章 赵元礼独门苏体秀津城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12日23:38 城市快报

  “在津门书法四大家中,赵元礼的书法别具特色。和华世奎、孟广慧、严修的字体多类不同,赵元礼专工苏(苏东坡)体。丰腴中透出劲健,饱满中不乏力度。”天津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孙宝发先生对赵元礼的书法颇为欣赏,“在天津籍的书法家乃至全国的书法家中,赵元礼在苏体方面的造诣可以说是独树一帜。”

  笔管顶端串铜钱手握鸡蛋练书法

黄页微成本营销方式 不见不散约会新主张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能够在书法上独树一帜,跻身津门书法四大家,其背后的辛苦常人难以想象,而赵元礼的练笔方法尤为独特。

  1881年,年仅13岁的赵元礼师从当时三河县的胡若卿,杜绝一切世事,专心攻读。在练习书法方面,赵元礼的这位老师教他一种很奇特的执笔练习方法:用铁钉连串大铜钱20枚,插在笔管顶端,以此练习手劲;同时还用草纸裹着一个鸡蛋握在手心,使掌中有虚含之力。“我也曾试过这种练习方法,但没写多长时间就腕疼手酸,真不知道赵先生怎么挺过来的。”津门书法四大家之一孟广慧的儿子孟昭联先生拿出一本字帖,翻出赵元礼的对联,指着赵元礼的字迹对记者说:“你看,赵先生的字洒落奔放,柔和之中蕴含刚劲,也许这就是串铜钱、握鸡蛋的功效吧。”

  “在津门书法四大家中,赵元礼的书法可谓是独树一帜。和华世奎、孟广慧、严修的字体多类不同,赵元礼专工苏(苏东坡)体。丰腴中透出劲健,饱满中不乏力度。”天津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孙宝发先生对赵元礼的书法颇为赞赏,“赵元礼是否真的串铜钱、握鸡蛋练习书法,我没有确切的考证,但他的字柔中见刚,入木三分,不经过一番苦练是难以达到这种程度的。”

  苦练终见功效,赵元礼的大字、小楷,都能够力透纸背,刚劲有力,“指实掌虚、腕运而手不知”的用笔要诀体现得淋漓尽致,严范孙就曾称其笔力“非一般人所能及”。

  初求刚健后求韵练字必须先练人

  柔中见刚,可以说是赵元礼追求的一种书法境界。“盖执笔必须十分用力,斯于力透纸背,所谓如锥画沙,如印印泥,境界极不易到,先求阳刚,再求阴柔。”孟昭联对此体会很深:“在我临摹碑帖的时候,赵先生曾经教导我,在刚入手的时候,要写得刚健有力,最好先把这些字放大开来写,仔细琢磨每一笔的走法,然后再追求整个碑帖的韵味,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字,手随心到,真正领会其精髓所在。”

  常言道:“字如其人,见字如见人。”赵元礼对于这一点的见解可谓是颇为透彻。一次和朋友谈论书法体会时,他用简练的四个字就概括了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字与人同”。随后他又进一步解释说,看字的方式,就如同看人的方式一样,“字之点画不苟,尤人之言语清晰也;字之结构不散,尤人之行动整肃也。”

  赵元礼是这样分析字与人的关系,也是经常这样来教导后生晚学的。年少时就曾受到赵元礼指点的孟昭联现在还记得先生当年的教导:练字先要练人,做人要老实本分,做事情要严谨,心正才能字正。

  “当时年纪小,他经常这样教导我,我还体会不到先生的苦心,我觉得很好笑,有时还嫌他啰嗦。但是随着年岁的增长、书法的进步,才发现先生的每一句话都是良句箴言。”孟昭联指着赵元礼的字对记者说:“赵先生的字洒脱而不凌乱,这也与他开朗、洒脱但做事比较严谨的个性相符合。”

  以字会友求所长中年专工苏轼体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文人相惜,在赵元礼的身上也多有体现。赵元礼和严范孙、孟广慧等人经常相聚探讨书法精要,各学所长。“现在我还记得父亲和赵先生经常在一起谈论书法的情景。他们一谈就是好长时间,有时拿出字帖,探讨前人运笔之法;有时兴至之处,还边谈边写,写完之后再相互评审。好几次都已经过了吃饭的时间,还是余兴未尽。”据孟昭联介绍,孟广慧、赵元礼等人之间谈论书法时都是坦诚相见,并不隐讳各自的弱点,就是这样的探讨,使他们能够各取所长,成为他们书法跃进的一大动力。

  赵元礼工于苏体,但很多人也许并不知道,他早年并不是以苏体擅长。“赵元礼早年并不是专工苏体的,最初他曾师法柳公权,后来又涉猎篆书和隶书。”孙宝发告诉记者,“直到中年,他才醉心于苏轼的书法艺术,早晚临摹,有时都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赵元礼的“苏体”书法,能够在雅逸婀娜之中展现出一种隽永刚健的韵味。据孙宝发介绍,赵元礼平生最为得意的作品就是他65岁时(1933年)的《藏斋居士临观海堂帖》。《观海堂帖》是苏东坡书法中的上乘之作,赵元礼的《藏斋居士临观海堂帖》,不仅继承了苏体的潇洒飘逸、典雅舒畅的特色,而且具有鲜明的自家面目,字里行间透出浓郁的书卷气。孙宝发对此评论说:“这幅作品是赵元礼自身才学和修养的展示,写苏能够达到此种境界,足可以在历代写苏名家中独树一帜了。他一生社会职务很多,闲暇用于书法的时间可以说是少之又少,但能够在书法方面有如此造诣,确实很不容易。”

  工于书法擅诗名诗坛三杰誉津门

  赵元礼不仅工于书法,而且擅长诗文。少年时他跟随多位老师阅读了大量的经史诗词,涉猎诸子百家之书,渐以擅长诗文出名,当时天津问津书院的院长李越缦对他就极为欣赏。因为擅长诗文,他和著名教育家严范孙、文化名人王守恂以“天津近代诗坛三杰”享誉津门。

  据孟昭联介绍,赵元礼与当时的文坛名流交往很多。“星二社”、“俦社”等诗社,都是诗人墨客聚集谈诗论文的场所,就在抑扬顿挫的诗词声中,总能见到赵元礼的身影。他常与众多名流唱和酬酢,怡情遣兴,抒发胸臆。在当时的天津诗社当中,最有名的当数赵元礼与严范孙、金息侯、王守恂等人组织的“城南诗社”,人数多达百余人,成为当时津门文坛的一大盛事。在孟昭联收藏的资料中,记者发现,赵元礼一生的诗文较多,他的《藏斋集》就包括《辽东集》、《寅卯集》、《辰巳集》等13卷,此外还有《藏斋诗话》等著作。用孟昭联的言语来评价赵元礼的诗文,那就是工雅平实、不弄玄虚,这也是很多人比较欣赏其诗文的原因所在。

  相关专题:天津建卫600周年纪念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