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扶生的新式婚礼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14日23:40 城市快报 | |||||||||
记者沈沂 城市快报 动荡年月中丢失的珍贵结婚证书,数十年之后,居然被记者看到了。时至今日,韩老依然记得那场西式婚礼的盛况,记忆的深处依然留存着和他牵手的美丽女子的倩影,依然
韩英家收藏的一张张结婚证书忠实记录着新式婚姻的历史。突然,记者在同一对新人的订婚证书及结婚证书上,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韩扶生———竟然是本报曾报道过的“八大家”之一天成号韩家的后人。 “难得!难得呀!”当记者将这个消息告诉韩扶生老先生时,他不禁高声慨叹。91岁高龄的韩老,在动荡的年月中丢失了珍贵的结婚证书,数十年之后,居然被记者看到了。时至今日,韩老依然记得那场西式婚礼的盛况,记忆的深处依然留存着和他牵手的美丽女子的倩影,依然铭刻着花瓣洒落他们身畔的美景…… 订婚不穿礼服不要伴娘 “当时,男女双方结婚不用再去命馆合婚,也不需要什么龙凤帖,而是到社会局去登记,领来两张印好的结婚证书,填上新郎、新娘的姓名、年龄、籍贯,举行婚礼时,由证婚人、介绍人和男、女双方主婚人印证就行了。”韩老介绍说,过去人们在结婚之前都有订婚证书和订婚仪式,结婚与订婚往往相距不到1年的时间。 “我的妻子倪道颖是北洋军阀倪嗣冲的女儿,我家也是望族,所以订婚的时候,社会各界来了1000多人观礼。”按照韩老的说法,订婚仪式只是一个大型的宴会,不穿礼服、没有伴郎伴娘,由证婚人广而告之就可以了。 迎娶礼案上放着结婚证 韩扶生的结婚典礼是在国民饭店举行的,五六百人应邀见证了他们的结合。“结婚典礼可以在家里举行,也可以在饭庄举行。当时,社会上还有专门租赁文明结婚用品的商店,被称作‘婚事代办所’。用品有花马车、花汽车、乐队、礼堂陈设,新郎、新娘穿的礼服以及花篮、手花、胸花等等。”当时,天津有一个叫“紫房子”的商店,就专门办理各种结婚事宜。 韩老介绍说,一些人家在家中办婚礼时,院内高搭席棚,设摆茶座,正厅设礼堂。民国初年时,堂上正中高悬两面红黄蓝白黑象征“五族共和”的国旗,旗杆互相交叉,交叉点上饰以彩穗,屋(棚)顶上用红绳交叉拉起五彩缤纷的万国旗,作为点缀。堂上正面仅设大型红色双喜字的霓虹灯,前设长形礼案,铺上红毡,放着一式两份带方形纸套的结婚证书,三个印盒,一束手花,一对花篮。礼案前铺着红色地毯或红毡,两旁长廊陈列着亲友们送来的礼品。 “迎娶时,一般用红缎双喜字绣片装饰着的花马车,也有用扎了花红彩纸花的汽车,车内遮上红绣片。用汽车迎娶者,西乐队只步随至大门外边不远,就让汽车加大油门开走,等到女家门口再会齐。如果是远路,乐队也要乘坐汽车去。” 结婚漫天飞扬馨香花瓣 新娘倪道颖是直接被韩家的汽车接到国民饭店的,手持花束的新娘在伴娘(伴娘除无头纱外,其余与新娘相同)的搀扶下,缓缓走下汽车。“后面还有两个拉纱的小女孩。”韩老回忆,新娘身穿白软缎礼服长裙,头戴珠冠花环,披着4米长的罩纱,戴着白手套,执手花、常青草垂地,如同从天而降的仙子。 “拉纱的小孩儿也有一男一女的。男孩是深色西服、白衬衫、紫红色领花,女孩就是白衫、白色百褶裙。都穿着短袜、皮鞋,颇有小绅士、小淑女的味道。” 西洋乐队恰到好处地奏起婚礼进行曲,新娘一步步地走向红地毯的尽头,走向她将牵手一生的男人。“我穿的也是西服,站在礼堂右方,她则站在礼堂左方,拉纱的小孩站在后边正中,面向礼堂,礼堂右方是男来宾,左方为女来宾。很多宾客的手中,都拎着花篮,他们不停地将花瓣撒在我和妻子的身上……”那馨香的花瓣飞扬在韩扶生的记忆里,他为新娘戴上了光彩夺目的戒指,锁住了彼此的未来。 证婚人、主婚人和满堂宾客毫不吝啬地送上最真挚的祝福。据了解,婚礼的证婚人是男、女双方并同邀请的,一般是有一定社会地位,在群众中有威望的长者。韩扶生婚礼的证婚人就是原北洋政府财政总长、代国务总理的龚心湛。 婚筵西餐待亲朋 婚礼之后,一般要摄影留念。据了解,合影后,新郎、新娘即可入洞房休息。接着,便摆桌招待亲朋吃饭。有的人家为了节约,只预备茶点,搞个茶话会。当然那些受西化影响较重者,多学习西洋的做法,搞个象征性的酒会,预备些糕点、水果、葡萄酒、色酒、汽水而已。但是还要摆上长桌,甚至将来宾坐次都用事先写好的红帖子标出来,照例让新郎、新娘坐在长桌里边正面上,证婚人、介绍人坐首席。酒会开始,首先由新郎、新娘向各位来宾一一敬酒,然后,在司仪的提议下,全体宾客起立举杯向新郎、新娘祝福说几句客套话,就主动起席告退了。 据韩老回忆,他的婚礼上,大家吃的是西餐,超长的西式餐桌,他和新娘一人坐在一头,遥遥相望,接受亲友们的祝福。“当时很少有让新郎、新娘报告恋爱经过的,更没有搞恶作剧闹洞房的。” 相关专题:天津建卫600周年纪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