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让市民成为“节水”教育的主角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04日10:59 新京报 | |||||||||
作者:于平 昨天,北京市就自来水销售价格和污水处理价格举行了一场听证会,30名来自各方的听证会代表、20名旁听市民以及多家媒体参加了会议。 从公共管理的角度看,这场听证会的意义是明显的。水价调整实质上属于城市重大
还要看到,最终的出台水价调整方案如果能融入听证会代表以及市民的意见,会让广大市民对水价调整这一公共政策产生发自内心的认同感。市民不再是城市管理工作中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真正成了城市的主人,因为他们可以平等地和大型公用事业企业进行对话,可以在一个郑重的场合发出自己的声音以影响决策。如此一来,城市管理就成了一种市民—企业—政府间的良性互动,谁也不可能被忽视,谁的利益都不可压倒另一方。 不过,除了公共管理意义外,这个听证会对于节水教育的意义也是不可小视的。 在听证会上,代表踊跃发言,市民认真旁听,媒体共同关注,官方积极回应,甚至在会场外还形成了一个“分会场”———科研人员在场外推荐研究成果;一位市民举着写有自己对水价调整意见的牌子进行呼吁;还有市民拿着德国节水用具来赶场。 这些现象向我们传达出一个信号:这场听证会的意义已经超越了听证会本身,它已经成为了一个论坛,一个市民声音的广场,一个节水教育的极好平台。 长期以来,我们在开展节水教育时总是“自上而下”式的,水务部门宣讲节水意义,街道办开展节水活动,行政机关走上街头开展节水教育…… 这些宣传活动看似有声有色,但具体效果如何呢? 数据说明了一切。目前,北京的人均水资源虽然仅为世界人均值的三十二分之一,但是北京的人均耗水量却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是我们邻国日本的80倍。 看来,作为一个极度缺水的城市,北京人的节水意识并没有因为大量的节水教育而提高。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自上而下”式的节水教育有其天生的缺陷,比如,它大多是运动式的,而不是日常的;它大多是灌输式的,而不是启发式;更关键的是,市民在这样的宣传活动中,常常是被动的接受,而非主动的参与,这样的活动培养的责任感与危机感是有限的。 当然不是说,我们不需要“自上而下”式的节水教育。政府对公民进行节水教育还是有必要的,但我们还需要另一种市民的自觉行动作为政府节水教育的有效补充,政府要多为市民的主动参与提供一些平台,让节水教育从“一元声音的课堂”走向“多元声音的广场”。 水价听证会就是这样的一个广场,可是,现实中,这样的广场,这样的论坛太少了,市民关注水资源,关注水危机、开展节水讨论的机会太少了。所以,政府有必要改变当前节水教育的“单一”模式,多创造机会,通过市民自发的交流、讨论,让市民成为“节水”教育的主角,使得市民能真正将节水意识根植于人生的信念中,将节水变成一种生活态度。只有这样,“节水型城市”才会成为我们并不遥远的梦想。 相关专题:新京报-核心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