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十日谈: 市井平民两“快板”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09日12:12 城市快报 | |||||||||
- 倪钟之 建国后在天津还新创两种曲艺形式———快板书和天津快板。 快板书源于流行市井的数来宝,首演者为李润杰。李润杰1917年生于河北省武清县(现天津市武清区),14岁到天津在绱鞋作坊学徒,后被骗卖做华工。为求生路,冒着生命危
由于李润杰演出的快板书受到群众的欢迎,随后被许多过去唱数来宝的艺人所效仿,如高凤山、王凤山、胡振江等,他们也都将自己演唱的数来宝改称“快板书”,从而形成快板书演员群,并与李润杰合称快板书的四大流派。 高凤山1921年生于河北省三河县,早年拜数来宝艺人雷德奎(绰号“雷麻子”)为师,演出于天桥等地,建国前较长时间在天津献艺,建国后回到北京,参加“相声改革小组”,演唱许多新节目,先后为北京曲艺三团团长、北京曲艺团副团长。 王凤山1916年生于北京,自幼家庭贫穷,7岁开始学唱数来宝,沿街乞讨卖唱,16岁拜北京民间艺人海风为师,在天桥撂地从艺。后拜相声艺人朱阔泉(艺名“大面包”)为师,兼说相声,1955年到津,1956年参加天津市曲艺团,演唱快板书。 胡振江1914年生于北京郊区(一说河北省三河县),早年拜数来宝艺人“雷麻子”为师。建国后参加天津市南开区曲艺团,以唱数来宝为主兼说相声。他在演出时继承数来宝的传统演法,仍保持以“撒拉机”(即左手持两长竹片,上拴铜钱、铜铃及红绒球,右手使锯齿式的长竹片相互敲击)为伴奏乐器,边走边唱,动作幅度较大,演出气氛火炽。 自李润杰创建快板书这一新曲种后,立刻得到普及。学唱者甚多,如李润杰弟子有袁武华、王印权、辛如意、张志宽等;高凤山弟子有王学义、石富宽、梁厚民、李少杰等;王凤山弟子有金文声、张金铭、郑文昆等;胡振江弟子有陈永清、陈永忠等。“文革”后,这些人皆继承其师的表演艺术,活跃于京津曲艺舞台。 1959年天津业余曲艺演员王家骏创作并演出快板书《夜战海河》时,与业余文艺骨干么向正、谢连科等共同研究,将天津时调中的“大数子”加以改造,增添三弦、四胡、扬琴和竹板为伴奏乐器,以天津方言演唱,通过实验,受到群众的欢迎。1960年又与么向正创作了《革新家肖德训》,参加全国职工文艺会演时,定名为“天津快板”。在演出中受到群众的欢迎,并得到专家的肯定,使这一形式很快得到普及。当时在解放军战士业余演出队中广泛流传。随后许多专业曲艺团也纷纷派人学演,成为最受欢迎的曲艺形式之一。 相关专题:天津建卫600周年纪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