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改变中国农村生活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13日15:58 青年参考 | |||||||||
城市的变化看起来像是中国经济调控最显眼的迹象,然而距离沿海地区近1500英里的云南省边远农村,村民家里 通了电,改变了人们做饭、做工的方式,夜晚的生活也有所变化。如今,电视进入这个国家最偏远的地区,从来没有外出旅行 超过一天路的人对世界开始有了模糊的概念。 王冲编译
在一座石头房子里,一个妇女正在烧柴炒菜,浓烟的气味渗透进墙角的柴草垛里,渗透进椽子上挂着的腊肉干里。房 子下面的牲口圈里则不时地传出奶牛和母鸡的叫声。 在这个中国西南部的藏族村落里,历经几代,生活似乎没有发生什么变化。梯田像雕塑般插入甘居河(音)畔,田里 的小麦这时已呈现出金黄色。村民从河里提水做饭、洗衣、饮用。在这里,他们沿着一条土路到最近的市场购买农具,需要一 整天的时间。 然而,每天日落西山之际,一点现代化的气息却能显现出来:在河床边的石头上面,有一个去年安装的水力发电机。 这个大小相当于一个咖啡罐的发电机,给村子里的5个家庭送去了微弱的灯光。 几十个村民聚集在一个房子里,他们坐在地板上看电视,随着屏幕的变换,他们脸上的蓝色时隐时现。窗外,一头驴 子大声地叫了起来,但他们依旧专注地盯着看用卫星从北京传输过来的电视剧:两个男人同时爱上一个女人,展开争夺。当一 种矿泉水的广告出现时,有人开始调台…… 还有几百万人没用上电 在中国寻求足够的能源储备以确保给不断扩张的工业提供能量时,政府的注意力集中在沿海城市,那里由于钢铁厂、 汽车厂和摩天大楼对电力的疯狂需求,政府不得不采取定量供电的方法。 城市的变化看起来像是中国经济调控最显眼的迹象,然而距离沿海地区近1500英里的云南省边远农村,也见证了 一些微妙的变化:村民家里通了电,改变了人们做饭、做工的方式,夜晚的生活也有所变化。 如今,电视进入这个国家最偏远的地区,从来没有外出旅行超过一天路的人对世界开始有了模糊的概念。信息闭塞的 农民第一次看到中国的大城市里灯红酒绿的生活,他们立即意识到他们的国家在发展,可财富却很少到他们的手里。 现在,中国98%的家庭用上了电,然而依然还有几百万人过着没有电的生活。政府正在努力填平这个鸿沟,他们所 依赖的方式是水电。据政府估计,中国潜在的可开发水电规模可达8700万千瓦,比其他任何国家都多。 像三峡这样耗资250亿美元的世界上最大的计划是中国水电开发的计划之一。然而,大坝的修建迫使几百万人离开 他们的家园,还引发环境问题。水利部现在已开始采取行动,资助小型水电项目的建设。 在云南西北部的山沟里,这样的工作却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在1998年长江大水后,长江上游砍伐森林成为罪魁 祸首,因此政府颁布了限制砍伐树木的命令,当地村民不得不放弃烧木头,转而寻找其他能源。 “有了电生活方便” 甘居村(音译)生活着200口人,通过2002年铺的一条高速公路和外界相连。村子被小麦地和玉米地环绕,许 多村民为了增加收入去开货车,运送发电机、工具和柴油到其他村落。在这个地区,甘居成了商业中心。 甘居15年前就通了电。他们每时每刻都有电,村里人有冰箱、电炉、电视机、热水器、洗衣机等,冬天取暖也用电 暖气。 从甘居村沿河往上游,一路点缀着多刺的仙人掌,大约经过3个小时的行程,就会到达钢水村(音译),那里的人就 像生活在200年前。5户人家占据着被雨水冲刷成白色的土房,房子上面有一座庙宇。他们以种植谷物和水果为生,水果收 获后就背着背篓到甘居这样的市镇叫卖。大多数家庭年收入不到1000美元。 每家房子外面都堆积着大量的柴火,但现在卫星天线也占据了一个显要的位置。7年前,这里通了电,电视机把省会 昆明和首都北京的消息带到了他们面前。 索纳姆·菲特索(音译)和他的家人逐渐习惯了现代生活的便利。3年前,他们省吃俭用,靠卖橘子的钱买了一台洗 衣机、一个冰箱。由于有了冰箱,他们可以在蔬菜熟透的时间采摘,也吃上了鲜肉。 他说:“此前,我们不得不用盐腌肉,我们不得不让蔬菜在地里长着,等吃的时候去摘,有些都烂掉了。” 两年前,他们安装了管道系统,从河里取水;以前,他们辛苦地用容器运水。他们坐上公共汽车,向南走两个小时, 到钟店镇(音译)购买水泵和水管,花费大约35美元。 索纳姆说:“运水太累了,现在我们有更多的时间休息、看电视、玩麻将、走亲访友。” 再继续向上游走是水庄村(音译),用水桶担水的时代依然在延续。去年12月这里才通了电。村里5户人家每家出 了大约10美元购买了小型发电机。他们用电很严格,只有到了晚上8点才可以。 尽管如此,变化依旧显著。以前,他们每个月都要花上3天时间进山砍松枝当火把用。“砍柴需要很多时间,”29 岁的塔希·分特索克(音译)坐在地上说。他的奶奶倚在土墙边上,一边用饱经风霜的手捻着藏传佛珠,一边轻轻吟唱,随着 炉火不停的冒烟,她偶尔咳嗽一下。塔希的母亲把奶油面糊放进大锅里,准备制作藏族的面包。 现在,这个家庭有更多的时间务农,不需要在天黑前急急忙忙赶回家做饭;有更多的时间管理他们的蘑菇,拿到甘居 的集市上去卖,这样也就赚了更多的钱买自己想要的东西,比如说录音机、电视机、DVD播放机。 镇政府给提供了卫星信号接受器,他们可以在晚上看来自香港的武打片。壁炉上面挂着毛主席的半身像,两旁是花瓶 ,里面的植物已枯萎。在房子的另一端,则挂着成龙的大照片。 “现在更方便了,”分特索克说:“我们觉得生活水平提高了。” “我们什么都没有” 在电力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当地人也意识到他们的生活有多么穷。 46岁的塔希·风特索克(音译)是三个孩子的父亲,其中两个十几岁的孩子在钟店的学校里读书。他每年为了孩子 的学费、住宿费花掉750美元,这笔钱超过了他的家庭年收入,无奈之下只好向亲戚借钱。他坚信这是对孩子将来有益的好 的投资,但晚上的电视节目让他心生愤怒:上海人开新车兜风,在钢筋、玻璃围成的商厦里购买时装。 他说:“这让我很受挫折,我们距离发达太遥远了。在城里,他们什么都有;而在这里,我们什么都没有。” 沿河而上走一整天,沿着山路爬上悬崖,就抵达了巴拉村(音译),那里是泥泞的高原,整年积雪覆盖。2003年 6月,这里通了电,但只是在晚上7点半到10点半供电。 尼依镇(音译)政府捐献了柴油发电机,这个村子距离河太远了,无法使用水利发电,但保证机器的运行是当地的责 任。村子里9个家庭每家每年要两次派人长途跋涉,出去买柴油,然后用骡子运回家。每家每月出4美元来负担成本。 目前,这里也用电灯泡取代了松枝,但是盖房子、锯木头依然是手工劳动,水是用容器接雨水储存。 “如果电更多,我们可以用电炉、录音机、炊具、洗衣机,”曾润·拉泽姆(音译)说。她用木棒把牦牛奶茶、奶油 和盐搅拌在一起,这是山区最主要的食品。 从巴拉村没有去甘居市场的路,村子里家庭年收入在300美元左右。村子里惟一的教师劳邦·塔希认为,电视的道 理是经济发展的潜在力量。他在镇上受的教育,是村里惟一能说汉语的人。这里的人大多数说藏族方言。现在,他的年龄在6 到11岁之间的学生,每天晚上趴在电视前看娱乐节目,学习汉语。 这位老师说:“这提高了他们的听力理解能力,帮助他们理解村子外面的生活。他们看到了飞机、汽车等这里从来都 看不到的东西。这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相关专题:青年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