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成为世遗始末:20年考古发掘3年整治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0日16:51 外滩画报 | |||||||||
高句丽成为世遗始末:就这样成为世界遗产 外滩特约撰稿 乌力斯/文 7月1日13:18申遗成功 7月1日下午,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13∶30,内场
据李锦斌介绍,高句丽项目是13:18通过审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此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包括五女山城、国内城、丸都山城、12座王陵、26座贵族墓葬、好太王碑和将军坟1号陪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认为,中国境内的高句丽文化遗产“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高句丽文化遗产既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征,又记载了多种文化的传承与交融,是高句丽这一湮没在历史中的古代文明的特殊见证。国内城、丸都山城、宫殿遗址、将军坟等建筑气势恢宏,造型雄伟,构思精巧,反映了当时杰出的建筑技艺。高句丽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祖先创造的、不可再生的重要文化资源。 参加本次大会的吉林省集安市政协主席杨德令说,其实,吉林省共有7000多座高句丽古墓,这次只申报辽宁桓仁五女山山城和吉林集安。申遗成功以后,他们还将计划把另外一些有保护价值的古墓群通过扩展方式申报为世界遗产。 20年考古成果 90年代以来,中国考古工作者在集安、桓仁陆续发掘了多处高句丽王城和贵族墓葬遗址,维修部分遭受自然损害的王陵,高句丽丰富的文化内涵,轮廓逐渐清晰。 据专家介绍,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高句丽历史古迹资源,仅吉林省集安市就已发现75处高句丽古墓群,涉及古墓近万座。其中,通沟古墓群就有古墓6854座,是迄今为止中国乃至东北亚地区在集中区域内分布最密集的古墓群。而最具代表性的则是目前已发现的集安境内的12座高句丽王陵、26座贵族墓葬和一块详细记载高句丽政权兴起与历史的文字碑刻“好太王碑”。 对高句丽遗址考古成果一直处于保密状态,一直到本次世界遗产大会前夕,由国家文物局出版发行的《二○○三年中国重要考古发现》中,才首次刊登对集安地区的考古论文,这些报告被视为集中展示了中国学术界在高句丽考古问题上的最新进展。 作为作者之一的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丸都山城》报告主编金旭东研究员评价说:“这组报告对中国境内的高句丽王陵、王城与贵族墓葬考古发掘原始资料进行了完整的梳理和研究。”此前,比较完整的高句丽考古报告是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表的《通沟》报告。 为确保报告的科学准确,中国考古工作者采用了包括GPS全觇仪在内的现代科技手段对现存古迹进行全面测量,修正了以往考古文献对高句丽王陵的结构尺寸、王城周长等数据,不仅推动了高句丽考古年代学和类型学的研究,同时确立了高句丽王城的始建年代与废弃年代以及高句丽王陵的年代学标尺。 此外,报告还公布了中国考古工作者在确定高句丽王陵时采用的原则,比如高阜独立,墓上有瓦和瓦当,并且有建筑物遗迹,墓前有祭台;有高出同时期其他墓葬的高级别遗物;中晚期墓葬有比较完整的陵寝,包括墓墙、祭祀遗址,陵园范围内全部铺鹅卵石,地下有涵洞等排水设施。 另外一部报告的作者吉林省通化师范学院高句丽研究基地主任耿铁华教授说:“虽然中国学者对高句丽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但高句丽古迹在中国得到了很好保护。最近20年,中国的高句丽史料研究和考古发掘都取得巨大成果。” 相关专题: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苏州举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