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成为世遗始末:20年考古发掘3年整治(2)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0日16:51 外滩画报 | |||||||||
汉魏高句丽故都集安远去了鼓角争鸣 高乔 老流贼/文 长白山西南部支脉老岭,穿境而过,把集安分隔为南北两半,像一道天然的屏障,挡住了北来的寒风。岭南的山
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秦之际,高句丽族的先祖就生活在这块土地上。“高句丽”(“句”读作“勾”),史书中记作“高句骊”,简称“句丽”或“句骊”,是公元前1世纪至7世纪生活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古代民族。 汉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夫余人朱蒙在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今辽宁省新宾县境内)建国,故称高句丽。后建都于纥升骨城,西汉元始三年(公元3年),迁都国内城,同时筑尉那岩城(均在今吉林省集安市境内),尉那岩城又称丸都山城,从此,集安便安成为高句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425年。高句丽的历代王朝都在这里设治管理,留下许多文物古迹,尤以高句丽古迹闻名。至北魏始光四年(公元427年)迁都平壤。 公元668年,高句丽被唐与朝鲜半岛的新罗联军所灭,在历史上持续了705年之久。 好太王碑 位于集安市场城东4公里处,有高句丽十九代王——好太王的墓碑。好太王在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六年(公元391年)即位,安帝义熙八年(公元412年)去世,在位22年。 好太王统治时期,是高句丽国政治、经济、军事力量空前发展的时期。他不断征伐百济,多次击败倭寇,死后被谥为“国冈上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其子长寿王为纪念父亲的功绩,于义熙十年(公元414年)在好太王陵东200米处竖起了这座巨大的好太王碑。 好太王碑高6.39米,碑由一整块天然的角砾凝灰岩稍加修琢而成,略呈方柱形。碑文为汉字隶书,字体隽永方正,行间竖刻界格,布局严谨四面环刻碑文,每面均有文字,四面碑文共44行1775字。除去裂隙、剥落损失者,目前尚存1590字左右。碑文记述了高句丽起源和建国的神话传说,记录了好太王一生东征西讨的战争功业,以及守墓烟户的摊派和制度。 将军坟 距离集安市区4.5公里的龙山脚下,就是被誉为“东方金字塔”的将军坟。 将军坟是方坛阶梯石室墓的典型。它用精琢的1100余块花岗岩条砌成,墓高12.4米,底边长31.58米。墓底用大石条铺垫的基础与地表齐平,上面有七级阶坛。整个陵墓结构严谨,虽历经沧桑,仍巍然耸立。在陵墓第五级阶坛的中部,有甬道可通墓室。整个墓室呈方形,边长5米,高5.5米,四壁共用六层石条砌筑。墓顶覆盖着一块完整而巨大的石板,重量约50吨。墓室内有两座东西排列的棺床。 将军坟原有四座陪坟,位于将军坟北约50米左右的东西轴线上,现仅存一座。据考证,将军坟应是高句丽第二十代王——长寿王的陵墓。 国内城 国内城建于公元3年,是高句丽王朝的第二个都城。位于鸭绿江中游右岸通沟盆地的西部,背靠禹山,前傍鸭绿江。 国内城呈长方形,周长约2686米内外两面全部以长方形石条垒砌而成。由于年代久远,几经修葺。 国内城原有城门六处,南北各一处,东西各两处。国内城自公元3年建成,至以后的425年中,这里一直是高句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都城南迁以后也是一个重要的都会。 丸都山城 丸都山城位于集安市区北2.5公里处,海拔最高处为676米,修建在起伏险峻的丸都山上,是国内城的守备城。 丸都山城外临陡峭的绝壁,内抱较为平缓的坡地,北高南低,形如簸箕状,平面呈不规则的四边形,至今大部分还保存着。全城有城门外,东北两墙各有两门,南墙有一瓮门。为了军事上的需要,当时在山城的西北隅峰顶处还筑有一座直径约8米的了望台。此处现有一宫殿遗址,地表散见大量瓦片。其南北长92米,东西宽62米。人们从这里曾采集到红色的莲花纹和兽面仿瓦当。可见当年这座宫殿规模之宏伟。城内还有点将台、饮马湾等遗址。 太王陵 太王陵是洞沟古墓群重要墓葬之一。它位于市区东4公里的禹山南麓岗地上,南距鸭绿江2公里,东北距好太王碑200米。因为曾在墓上残瓦中发现有“愿太王陵安如山固如岳”的铭文砖而得此名。 太王陵虽经风雨剥蚀,几度毁坏,但尚有可辨明至少有七级阶坛。这座墓葬的结构、筑法与将军坟相同。太王陵规模宏大,修筑精良,与好太王身份地位相吻合。 五号墓 五盔坟是洞沟古墓群禹山墓区最南端的五座高大的土封土坟,东西一字排开,分别称一、二、三、四、五号墓。 五号墓为东侧最末的一座。墓室的四壁绘有巨幅四神图,是整个壁画的主体,北壁青龙,西壁白虎。 五号墓曾多次被盗,文物荡然无存。只在墓室内的壁画,仍富丽堂皇,飘逸流畅,将人们带进一个古老神奇的世界。 相关专题: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苏州举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