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厢街巷溯源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2日23:31 城市快报 | |||||||||
王成 长生巷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 此处原为旧城内西南城角的泄水坑,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天津旧城拆除后,用城墙土及碎砖石垫平水坑,建房形成里巷,以“长远永生”之一,取名长生巷。东起大水沟
chao 朝阳观 清道光年间 北起户部街,南至卞家小胡同,西侧有一不通行分支,东侧通乡祠南二条,长110米。清道光年间此地建有道教朝阳观,观前形成胡同,故名。朝阳观于民国三十一年(1942)被拆除,旧址今为南开第二幼儿园。 chen 谌家大院 清光绪年间 位于南马路中段北侧,南起南马路,至北不通行,长20米。清光绪年间,谌家两兄弟在此置地建宅,后逐步形成里巷,以谌家大院命名。 cheng 城隍庙街(*)明永乐四年(1406) 此街原有城隍庙(今府署街178号)。天津《卫志》记:天津城隍庙在城内西北。明永乐四年(1406)创立。年久倾圮。成化十七年(1481)重修(于天津修城后第二年建),占地5999平方米,前有戏台,后有寝殿。清雍正九年(1731)天津改州升府,城隍庙改称天津府城隍庙,与此同时,设置县治,故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在位于天津府城隍庙西,增建天津县城隍庙,但县庙规模略小于府庙,所以,天津府、县两城隍庙并存(今仅存后殿)。且每年每逢农历四月初六、初八,两庙均举办庙会;每月初九、十九、二十九还有集市,因此,庙前成路,香火颇盛,自清代称今名。全街长291米,北起府署街,南至西门内大街。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天津教育家林墨青、严范孙等提倡“废庙兴学”,故于庙内成立城隍庙两等官立小学,是天津最早的官立小学。解放后,旧址于1951年建立城隍庙小学,1975年改建府署街中学,今为西北角小学。 另外,此街还有清同治七年(1868),天津民众自办的救火组织(水会),卫安水会旧址(天津早期著名水会之一,城隍庙街4-6号)。 相关专题:天津建卫600周年纪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