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民周刊专题 > 正文

温州商人掘金朝鲜半岛:哪怕战争也会有商机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5日00:17 新民周刊

  在这个不太平的世界,哪里有风吹草动,投资人首先抢购飞机票开溜,以确保人身和资金的安全。但温州商人却是不怕死的族群,他们鹰隼一般的眼睛惯于从废墟和弹洞中发现商机,无论在阿富汗、南联盟还是伊拉克,呛人的硝烟尚未散尽,他们就出现了。有人甚至戏说,联合国维和部队反应神速,但与温州人相比还是慢一拍。

  现在,由中国做东道主的第三次朝核“六方会谈”刚刚结束,温州人的身影又活跃
手机聚焦中国军团战况 用UC免费发450条短信
大型休闲游戏燃烧战车 盛夏靓丽风景线
在这个充满种种悬念的半岛上。

  有一个叫做曾昌飙的温州商人,承包了目前朝鲜最大的商场——平壤第一百货大楼,租赁期为10年。记者从曾昌飙的沈阳中旭集团获悉,平壤第一百货大楼位于平壤市中心黄金地段,营业面积3.6万平方米,中旭集团拟投资5000万元对整个大楼进行改建,然后直接从国内组织货源在朝鲜批发和销售。改建后的新大楼计划在年底正式开业。到时候将会有几百个温商一起“跟进”,而他们都是辽宁省朝阳市华隆商业广场的业主,“伙”在东北已经营了几年到十几年不等,在地域和气候的适应能力上,货源上,甚至语言上,早已做好了进军朝鲜半岛的准备。而这个辽西最大的商场正是中旭集团属下的企业,可以说,它在创建之初,就打下了进军朝鲜半岛的伏笔。

  温州商人会做生意,早已不是新闻,但在此番进入朝鲜首善之区,意义就非同一般了。一个国家经济开放的成果,总是先从与老百姓切身利益有关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开始体现出来,由是,平壤第一百货大楼租给中国商人经营,就等于获得了一个通向世界的窗口,它的象征意义和示范作用不可低估。而温商此次跨过鸭绿江跟比非洲商人更陌生的朝鲜商人做生意,其勇气,其魄力,其眼光,对于包括上海民营企业家在内的生意人而言,又有何种启示呢?

  为此,记者采访了即将赴韩国签订下一个协议的沈阳中旭集团董事长曾昌飙。

  朝鲜,悄悄发生着变化

  记者:中旭集团在此之前与朝鲜有无商务往来?如果有的话又如何建立相互信任的伙伴关系?

  曾昌飙:我们是从1997年开始关注朝鲜的,并与他们的贸易省开始商务合作。到目前为止,朝鲜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民营企业家,现在有一些小商铺开始租给民众,让他们做小生意,但大宗贸易都得由政府出面完成。我们合作的形式是这样:朝鲜贸易省官员到沈阳来采购布料、时装和小百货,金额从几十万到上百万不等,以美元、欧元和人民币结算,不用朝鲜货币。一手交钱,一手发货。这样做呢比较现实。而过去他们也跟中国外贸企业做过,但一是量需要更大,二是结算上不如我们灵活,价钱也不如我们便宜。

  记者:你对朝鲜市场进行过多少次考察?

  曾昌飙:可以说无数吧,到现在还在考察。7年前,朝鲜政府的重点放在确保国土安全上,对经济发展不是很着力。那时候我到平壤去,晚上除了宾馆有点亮光,其他地方一片漆黑。路上行人少,商店少,连出租车也很少,霓虹灯到今天还是很少见的。我想出去看看,刚出门就会有人拦住你,劝你回去,他们的老百姓对外人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性。后来随着对民间了解的深入,我发现就在平壤吧,老百姓的生活与我们国内20年前的情况差不多,电视机是黑白的,屏幕前加贴一块彩色塑料薄膜,以期达到彩色电视的效果,社会饭店不算少,但菜谱极简单,老是大白菜,有点牛肉就很不错了。我们一般都在华侨开的饭店里吃饭,几条鱼就算海鲜了,现在好一点,但还处于物资短缺状态。

  那时我得出的结论就是:朝鲜的政治气候与经济环境还不适应民间资本进入,就说货币兑换吧,当时人民币兑换朝元的官方汇率远远低于两种货币间的合理汇率,中间的空间巨大。往那边倒外汇的商人就不少。当时的进口关税也很高,老百姓消费能力不强。

  记者:“政策调整”时期的朝鲜,是不是中国商人进入的最佳时机?

  曾昌飙:当然,现在是最佳时机,以后可能就没有了。朝鲜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随着国际大环境和朝鲜半岛形势的变化,朝鲜政府的治国观念也在变。去年9月份,朝鲜确立了“政策调整”的政策——不叫经济改革。朝鲜官方的态度极为谨慎,从不提改革两字,对外的宣传口径为“经济政策调整”。其实自2002年开始,朝鲜政府就对自身的经济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调整,主要表现在大幅度、全面提高了物价和职工工资,同时推出了允许个体经营、商店租赁和土地承包,设立了经济开发区,企业也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了。对外商投资也有相应的政策及配套措施。对老百姓而言,过去有点积蓄没地方用,现在的余钱更多了,他们迫切需要消费,提高生活质量。去年年底,在平壤街头还出现了历史上第一块商业广告牌,内容为朝鲜与韩国合资生产的一款小汽车。

  当然,他们现在对有些国家还是比较警觉的,对中国企业家比较友好,有一种来自民间的说法是:商机只给友好国家,我相信这也体现了政府的立场。中朝两国的传统友谊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是一个重要因素。

  积压商品过鸭绿江就成了俏货

  记者:朝鲜政府的政策调整和朝鲜民众积压多时亟待喷涌的消费需求,就是你们中旭集团进入朝鲜的理由吧。

  曾昌飙:是的,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而且其中的利润空间是明摆着的。我明说吧,我们的商业链接可以获得5至10倍的利润,一个打火机,在温州卖0.5元,在朝鲜可以卖到3至5元;一支圆珠笔卖到十几元,一把螺丝刀要卖到十几二十元,而这类初级产品在国内是什么价,大家都知道,而且货源非常充足。这个买卖我们不做才是白痴呢。

  记者:你们发往朝鲜的都是国内的积压商品?

  曾昌飙:在这里是积压商品,在那边就是紧俏商品了。而且他们也不可能一下子达到很高的消费水平,这有一个过程。

  记者:中旭集团率先进入朝鲜市场,有哪些优势呢?

  曾昌飙:我们有三大优势。首先是熟悉朝鲜的市场和政府部门;其次是朝鲜急需轻工产品,而温州是我国著名的轻工产品制造基地,温州的皮鞋、服装、打火机、小家用电器、皮具、建材等产品正好适应朝鲜目前的消费水平,市场潜力巨大。第三,2001年,我们中旭集团在辽宁朝阳市建有一个当地最大的华隆商业广场,面积有3.7万平方米,由我们招商来的温州商人占主导地位,多年的运作实践表明,这个商业广场就是面向朝鲜的重要出口基地。东三省的小商品积压非常严重,价格便宜得很。此次我的同乡们跟我进入平壤,除了签证费外,别的费用一概不收,保证他们有利可图。营业员也雇佣当地人,每月工资大概只需70元人民币左右,成本就相当低了。

  再有一个地缘优势,朝阳市距丹东180公里,过了鸭绿江再到平壤是270公里,货物朝发夕至。消费群体呢,我们面对的是平壤的270万人口,朝鲜全国的2900万人口。改建后的平壤第一百货大楼将在年底营业,平时面对平壤消费者,我们根据朝鲜的规定,价格实行统一管理,商品一律不打折,每月搞一次面向全朝鲜9个道3个市零售商的批发交易会,让利很大,然后由零售商们将我们的产品销往全朝鲜,把朝鲜的百货业带活。

  记者:朝鲜政府对中旭集团的进入有什么优惠政策?

  曾昌飙:有,而且很优惠。朝鲜政府对我们只征收两种税,5%的进口关税和5%的所得税。接下来我们还将通过谈判,争取关税全免。另外,对中国企业最大的鼓舞是朝鲜政府废止了以前使用的外币兑换券,官方汇率从过去的1美元兑2.15朝元调整到1美元兑换150朝元,这个政策使得中国企业能够以公平合理的汇率与朝方进行货币结算。另外,过去朝鲜在外贸上对日本和俄罗斯依赖较大,现在他们更喜欢购买中国产品。国内对我们也有优惠政策,比如在退税方面。

  记者:如果上海的企业有意借你的船出海,到朝鲜做生意,你欢迎吗?

  曾昌飙:我当然欢迎。但坦率地说,同类产品,上海在服务和价格上没有优势。我觉得上海的产品是比较高端的,比如手机、家电、服装等,但在朝鲜市场上被接受的可能性就比我们的差。朝鲜的消费力还没有达到消费上海高端产品的程度。但这一天不会太遥远,上海的企业应该做好准备。

  哪怕战争也会有商机

  记者:你认为朝鲜方面提供的优惠政策在10年租赁期中会改变吗?

  曾昌飙:我相信朝鲜这次政策调整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也顺应了历史大趋势,对外开放只会加强,不会再大起大落了。我也相信朝鲜政府的诚信,如果有变化的话,那也只是微调,朝着更有利经济发展的目标去做。如果进展顺利,明年我还计划进入平壤另外4家百货大楼。

  记者:既然你无数次考察过朝鲜,那一定能感觉到朝鲜半岛的局势在目前为止还不能说有根本性的改善。如果那里出现了人们不愿看到的动荡,对你们中旭集团的贸易肯定会带来不利影响,你是否考虑到这个风险?

  曾昌飙:生意场上,收益与风险是一对亲兄弟,但是我是怎么想的呢。万一出现动荡,朝鲜那边肯定会有另一种需求,比如钢铁、水泥、纺织品、药品、粮食等,我还是可以向他们提供这些物品的。当然,这只是一个理念,一种战略性思考,我还是希望在一个和平的环境里经营。只有朝鲜国强民富了,老百姓的消费能力不断提高,我的生意才能越做越大。

  记者:朝鲜方面跟你做生意,支付的货币是美元和欧元,还有人民币,有没有没有其他形式?

  曾昌飙:还有就是易货贸易。我们可以获得金、银、铁、镁、石墨等矿产和丝绸,这些产品在国内是有市场的,我们通过易货贸易又能获得可观的利润。

  记者:听说你正准备到韩国收购一个“中国城”?

  曾昌飙:有这回事。这个“中国城”是由韩国人建造的,包括百货、娱乐、餐饮几大块,有好几幢楼组成。我们准备先把百货大楼买下来,下周我就要去韩国进行最后谈判,什么时候签合同,这幢楼的具体经营方案,等我从韩国回来后才能详细告诉你。

  温州商人出少年

  记者:能不能谈谈你个人的创业经历,从中提炼出一种值得中国商界学习的经验的精神。

  曾昌飙:值得学习的温州人确实很多,但我算不上榜样。我于1969年出生在温州永嘉桥头镇,童年时得了小儿麻痹症,造成了身体缺陷。当时我年纪小,还不知道这种缺陷意味着什么,长大后就发现处处不方便,看到别人在河里游泳、在街上跑步,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我没有消沉、颓废,人生的磨难反正坚强了我的意志。我在日后的事业中总有一股特别坚韧的精神,我想这来自于我的不幸,而我的坚强意志和诚恳合作的一贯作风,在生意场上得到了更多的合作伙伴以及他们的尊敬。

  温州人的经商意识确实是很强的,我父亲家里有8个兄弟姐妹,就有7个经商。在家里我是老大,七八岁时,我们那个桥头镇就成了闻名全国的钮扣市场,我就边读书边做钮扣生意。1990年,我高中毕业后,就转道上海来到北京,到我叔叔那里做了一年的商场管理员,每天白天上班,晚上到北京图书馆自学。在那里我熟悉了商场的管理,对日后的事业帮助很大。后来我听叔叔说,我第二个叔叔在沈阳管理一个吴江工业制造厂的经营部,经销做服装的里衬布,做了两年,年年亏损。当时我就觉得很奇怪,东北这么大的市场,怎么可能做不好呢?后来我就到了沈阳,经过短暂的考察后花了30万元把那个经营部买了下来。

  记者:你怎么使这个营业部扭亏为盈的?

  曾昌飙:这其实不难,刚到沈阳时我没有固定的目标客户,而且对辅料的品种、颜色也不大熟悉,但我加强与客户的联系,他们需要什么我都记下来,后来我就通过货源和销售两方面改变局面,品种和颜色都增加了不少,销售的网络也建立起来了,客户量自然就增加了。举一个例子,当时有两家企业从台湾公司进货,把一种很紧俏的台湾面料垄断了,我就以零售价把他们的货全部买下来,让他们有利可图,再以同样的价格批给零售商。我虽然没赚一分钱,却建立了信誉,也争取了客户,后来这种台湾面料就由我一人包下了。第一年做下来,我就做了1000万元的营业额。第二年我搞了温州商品一条街,又称东北服装材料城,把在沈阳的温州商人集中起来,抱成团,搭建一个信息和服务平台,生意做活了,集约优势、规模效应也体现出来了。第三年,这条温州街就成了面向东三省的服装面料、辅料集散地。

  记者:通过对你的采访,我感觉到温州商人早就进入东三省了,我们先不说温商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有一种自觉意识或责任意识,就谈温州人在东北经商,对当地经济产生的客观作用吧。

  曾昌飙:1996年起,我们中旭集团就向其他领域渗透,比如电子商务、房地产、食品、钟表业等,以钟表业为例,我们目前在全国有107家门店,房地产呢,我们主要建的是平价房的商铺,政府和银行都比较支持。温州人跟东三省特别有缘,光在沈阳一市,就活跃着6万名温州商人,涉足服装、皮鞋、眼镜、房地产、商业流通、环保等领域。沈阳的服装、皮具市场有60%、品牌鞋业市场的80%被温州商人占据。90%的打火机是温州产品。

  为了使在东北的温州人有一个更好的工作、生活环境,现在我正准备与中国第一个民间财团——中瑞财团控股有限公司联手打造中国第一个温州人家园,这是一个30万平方米的中高档住宅小区。上个月下旬,我作为沈阳温州商会常务副会长,还陪同沈阳市市长陈政高第五次南下温州招商,一下子就引进资金323亿,我们温州商人应该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出一份力嘛。反过来说,东三省重振雄风,东北人富了,在东北的温州人才能做大做强。皮之不存,毛之焉附,温州人与东北人就是皮与毛的关系。 撰稿/沈嘉禄

  相关专题:新民周刊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UC音频直播奥运赛事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北航招生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购房租房经历征文
新浪连载:70派私人史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