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邓小平留法足迹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6日12:59 国际先驱导报 | |||||||||
国际先驱导报巴黎特约记者吴莉莉报道 巴黎市东南的意大利广场旁边有一条狭窄的街道——戈德弗鲁瓦街。走进这条古色古香的街道,在戈德弗鲁瓦街17号小旅馆乳白色外墙的右侧上方,固定着一块绿色大理石纪念牌,上面镶嵌着周恩来的铜质头像。头像下刻有邓小平亲笔题写的“周恩来”3个中文金字,并有法文说明:“周恩来,1898-1976,1922年至1924年在法国期间住在这所房子里。”
邓小平对这条街道和这个门牌一定不陌生。戈德弗鲁瓦街17号曾经是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留法时探索救国真理的地方。据介绍,当年留法勤工俭学的周恩来、蔡和森、赵世炎和邓小平等经常在这个旅馆3楼的一间只有4.5平方米的小屋里聚会,如饥似渴地学习《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著作,探索救国之道。旅馆服务员告诉记者,旅馆的外墙作为巴黎的历史文物,受到法律保护,严禁任何更动。这些年来,常有中国人来到这里参观和访旧。 而在巴黎东南100多公里的蒙塔日市,记者找到了邓小平曾就读的蒙塔日市男子中学。当年中学的校舍,今天已经是蒙塔日市政府的办公楼。而办公楼侧楼3层的一个近400平方米的大厅当年就是数十名中国勤工俭学男生的集体宿舍。1999年中法曾经联合举办了中国留法学生勤工俭学展览。当时的展览显示,邓小平在蒙塔日市勤工俭学时经常付不起学费,所以大部分时间都要到附近的哈金森橡胶厂做工。他在这个工厂学做胶鞋时使用的一些工具已被蒙塔日市政府收集起来,赠给中国革命博物馆保存。在2004年1月,蒙塔日市又举办了一次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的展览,在中法关系快速健康发展的背景下,观者如云。 卢万街是蒙塔日市一条古老的街道,两旁的建筑主要修建于18世纪,古朴典雅。档案材料显示,当年一些中国留学生就分散住在这条街上的市民家里。当年邓小平等中国留学生因住房狭窄,为了不打扰主人,经常相约从这条小街前往卢万河边,再沿着河边走到市郊的森林中开会,探讨中国的问题。据法国媒体报道,在邓小平逝世的1997年,邓小平曾经求学5个多月的法国北部巴约中学发现了一份珍贵的历史文物——一张当年学生生活费用单据,上面排列着19个中国学生的姓名,右边是工整的繁体汉字,左边是外文拼音,其中第18位是“邓希贤”,这正是小平同志曾经使用过的学名。在这张表格上开列了1921年3月每个人交纳的生活费用清单,小平同志零用开支一项的数额是18.65法郎,是其中最节俭的一个。 今天的法国,依然更多的成为中国学生留学的归宿。在中国政府承认的87所法国公立高等学校中,几乎都有中国学生的身影。35岁的博士研究生何强说,他是在邓小平的时代成长起来的,对于邓小平所倡导的改革开放路线有着深刻的印象。1978年,邓小平在中国处于拨乱反正的关键时期,就做出了向发达国家大规模派遣留学人员的战略决策,1978年6月23日,邓小平在与清华大学负责人谈话时说:“我赞成留学生数量增大……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 另一位来到法国已经3年的大学生胡可告诉记者,她觉得法国是一个充满了浪漫主义理想色彩的国度,在这个国家里,可以体会到自由平等思想的存在和价值,她曾经去过邓小平早年留学的蒙达日,那是一个很美丽的小城,现在已经无法想像当年邓小平留学的痕迹了,但是走出国门,中国人往往能够获得不同的价值观,从而更好地为国家服务,邓小平就是其中的一个杰出榜样。 相关专题: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