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先驱导报评论:这是一个敬仰先驱的年代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6日12:52 国际先驱导报 | |||||||||
作者 汉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2004年8月,中国改革开放开始之后的第26个年头,也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这一年,中国正在如以往许多年一样,以一种无与伦比的速度狂飙突进。这一点正是邓小平生前希望看到,已然看到并且没有看完的。
邓小平身处的历史时代,是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历史跨越。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从西方列强刀俎下的鱼肉,转变为国际规则的参与者和制订者;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经历了权威的颠覆与再造,社会的动荡和复苏,人性的禁锢与解放,自由的失却和重获;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于民族内部的,或是来自东西方各国的思想文化层出不穷;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敬仰历史的先行者与革命的先驱者,从来就没有改变。 “革命”几乎是邓小平前半生出现得最频繁的一个词,这种基于对未来的解读,而颠覆旧制度的行为一度成为了中国人谋求幸福的唯一方式。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在强国环视,苛弊未除的环境中,往往与传统势力的彻底决裂才意味着我们确立的合法性,对于条条框框的彻底打破才能找到思想的合理基础,也只有制度上的流血和文化上的否定,才能告诉世界,我们要走出西方政治的宿命般轮回,直接向未来借取幸福。这种革命的国际观在向世界宣示,力量和意志是世界秩序的基础。 但是邓小平为中国和世界留下的关键词,除了革命以外,更增加了一个“改革”。从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对于中国来说,产生的影响不啻于一次革命,但是付出的代价或许要比革命小得多。无论是安徽凤阳小岗村开始的包产到户,还是中国南海边建设的经济特区,对于体制弊端的合理突围,其实正给中国指明了一条富国强兵的道路。小平同志说“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只不过邓小平带领中国人所做的,并不是颠覆,也不是否定,而更像是一次飞跃。 这是一次从革命到执政的飞跃。尽管这种提法直到邓小平去世后,才由党的理论家们在十六大前后提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小平同志所开启的改革开放,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之外,也在给马克思主义注入新的内涵,在给中国共产党寻找自我更新的道路。他在告诉世界,一个从革命中成长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也应当成为一个优秀的现代性社会执政党。 用体制内蕴藏的丰富力量,寻找对于体制不合理之处的突破,从而达到完善体制本身的目的,这正是改革的实质。对于世界来说,更需要这样一个愿意并且勇于加入国际规则和国际体系的中国。从革命的世界观到执政的世界观,同样是诸强虎视,大洋翻波,但是邓小平的中国,少了几分剑拔弩张,多了几分练达与从容;而邓小平之后的中国,更在和平发展的国际观中,找到了领导世界的力量和规则。比起革命,今天执政者的世界观能够让我们更宽容地找到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上彼此的信任,从而维系这个多元特征的秩序。在这个国际秩序下,尽管意识形态不同,但我们需要彼此求仁得仁,求爱得爱。 从中国近代认识世界开始,中国就在走进一个敬仰先驱的年代。无数人曾经和邓小平一样,远渡重洋寻找一种真理和一种力量,无论成败,这种为国为民敢作敢为的担当,实在是中国先驱的不朽品格。先驱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群体,邓小平正是他们中的一员。他在中国从革命向改革转变的历史过程中,重建了信心和民心,重塑了价值和信仰,他的许多话直到今天都有历史超前性。而对于他身后的中国来说,同样面临许多突破,也同样在等待许多超越,同样更需要为政的勇气来解决自身问题,适应未来世界。 这是一个敬仰先驱的年代,这个年代一直从过去延伸到现在;这也是一个先驱凸现的年代,这个年代一直从现在延伸到未来。这就是我们今天敬仰先驱并且为之努力的方向。 相关专题: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