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民周刊专题 > 正文

北航丑闻仅触冰山一角?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20日22:34 新民周刊

  撰稿/黄 祺(记者)

  风暴中心

  风暴的中心往往是平静的。

手机聚焦中国军团战况 用UC免费发450条短信
大型休闲游戏燃烧战车 盛夏靓丽风景线

  8月17日,离正式开学还有3个星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里非常清净,校园里有一片荷塘,几个孩子在岸边用塑料袋捉鱼,长椅上坐着看书的女学生。

  阅报栏前,零星有几个人在看报,多是关注雅典奥运会的赛况,橱窗里贴着当天的报纸,但看不到有关北航招生丑闻的消息。

  此前一天,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播出对北航校长李未的采访,他在镜头前为招生丑闻道歉。在另一个虚拟的网络世界里,人们用文字传达内心的躁动,招生丑闻风暴正席卷北航。

  在北航网站BBS的一个叫“北航之声”的讨论区里,近几天几乎每一分钟就有人发帖议论招生丑闻,学生们关注着事态发展的每一个细节,有学生指责北京某报的一篇报道中描述“北航校园气氛紧张”,他认为那是记者不加调查任意发挥。自从北航招生丑闻被中央电视台曝光后,学生们对新闻记者有着复杂的认识。

  风暴由广西一位姓李的学生家长引发,这位李先生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中告诉记者,他的女儿参加今年的高考,考了“750多分”,但后来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招生联络员”要求先交10万元钱,否则拿不到录取书。李先生向公安局报案,8月11日下午,警方包围了收取考试家长10万元钱准备存入天宏公司账户的刘天平。

  据媒体报道,向李先生要钱的是庞宏冰、高峰、刘天平三人,庞宏冰是北航计算机系教授,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北航下属天宏科技有限公司的经理。高峰是北航汽车工程系教授,2001-2003年任广西招生宣传组组长。刘天平是天宏公司的职员,他的工作证上写着北航机械学院讲师的职务。庞宏冰和刘天平在这次的广西招生过程中共收取考生家长55万元,涉及8名考生。

  8月16日《焦点访谈》对校长李未的采访是北航方面目前为止最后一次正面回应新闻媒体,李未透露,北航上级领导机关国防科工委纪检监察组已经组织了一个专案组,进驻北航对招生事件进行专案调查。除了庞宏冰、高峰、刘天平三人以外,北航招生办主任已经被停职接受调查,据传一名负责招生工作的副校长也在接受调查。到目前为止,学校已经向李先生的孩子发出录取通知书,北航天宏科技有限公司的非法所得55万元也已经退还给考生。

  8月17日,北航办公楼依然由高大的保安把守,记者电话联系学校宣传部办公室了解调查的最新进展,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现在上级部门已经介入,领导指示不接受采访,关于调查的进展,他“不太清楚”。之前在报纸上露面的学校宣传部周部长因为正在放暑假,也不在办公室。

  “这个事总得有完,我们还要开学呢。”对于记者的追问,这名工作人员有些不耐烦,他说:“需要说话时自然有人说话。”

  北航招生办是这次招生事件中的主角,在北航招生就业处的小楼里,二楼铁门紧闭,隔着铁门,两个学生模样的人回答记者,招生办没有上班,其他情况不清楚,然后匆匆回办公室关上了门。

  谁不“厚道”?

  在媒体对北航招生丑闻的报道中,“潜规则”是一个关键词。北航招生事件见诸报端后,很多与李先生有类似经历的人主动向新闻记者“暴料”,或者在网络上“自暴黑幕”,描述自己如何被高校勒索钱财。也有人以匿名的方式在网络上细数高校招生中“暗箱操作”的细节。北航丑闻中的钱权交易看来不是个案,这种游戏规则早已存在,身在其中的人心照不宣,成为一个公开的“秘密”。

  北航的一名行政工作人员对于记者的采访有些不屑一顾:“这个潜规则你们又不是不知道,这种事大家又不是不明白,本来不够线,左托人,右托人,因为我们长期与广西有合作,给了他们名额。人托人的事情多的是,总归要抓一个。新闻上不是已经说了,这只是‘冰山一角’。”很多网友在北航的BBS上表达了和这名工作人员同样的想法,他们认为北航成为招生丑闻的“出头鸟”,全因为这位李先生在潜规则中不够“厚道”。

  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杨东平教授这样解释“潜规则”:潜规则是非法的,明文规定不允许这样做的,但大家又在普遍这么做。

  李先生在第一次接受《焦点访谈》记者采访时没有透露他的孩子高考的具体分数,经过媒体的追踪报道,事实逐渐显现:李先生的孩子在今年的高考中考了752分(标准分制),而北航在广西的提档线是758分。事后北航校长李未解释:“那么在广西,因为是边远地区,在他们省自治区的建议下和学校磋商的结果,我们增招了两位,这位同学是增招生。”

  北航的初步调查结果认为,李先生在考试院投档前就已辗转托付高峰帮忙,高峰又找庞宏冰在广西帮其运作,同时高峰直接向北航招生办推荐了该考生。

  随着调查的进行,很多人开始质疑,北航在广西增加了两个招生名额,李先生的孩子以什么条件符合了增加名额的要求?根据经验,每年高考中,一个省区一分之差的学生有几十个,而李先生孩子的分数离提档线还有6分。

  杨东平教授说:“在严格计划经济的时代,高校招生,学校的自主性很小。但这些年高校事实上有比较大的调节余地,过去叫调剂生,在计划招生外还有很多渠道,比如‘点招’。‘点招’可能是他们内部的术语,在公开的制度里没有这一说,也就是说低于分数线的学生,交多少钱就可以上。只有知道这个途径的人才可以实现,一般的人想交钱也不知道交给谁。所以只有与招生系统有特殊联系的人,有一定社会资源的人才能使用这个途径。”

  李先生更像是游戏中不按规则出牌的人,他的行为打破了高校招生中本来“心照不宣”的潜规则链条。“从某种程度上讲,好像是他违反了游戏规则,但他之所以违反是因为这个价格太昂贵了,不符合惯例,庞宏冰也破坏了游戏规则,如果3万、4万,可能大家都相安无事。”杨东平教授这样分析。北航招生丑闻与西安宝马彩票案的相似之处在于,一个意外导致潜规则被暴露,往往是一个不够“厚道”的人,无意间捅破了窗户纸。

  杨东平认为:“这个问题的意义在于,我们希望通过对这个事情的追查,把招生过程中的潜规则曝光。”

  还有多少黑幕?

  根据现在公布的情况,庞宏冰等人在北航招生过程中向学生索要钱财,并没有使用什么玄妙的技巧,反而是招生工作中一个个巨大的“空子”给他们带来了可乘之机。

  今年,北航在广西招生的过程中发生两次投档的情况,北航宣传部周部长解释,两次投档的原因是:广西考试院第一次投档时,没有划分考生类别,只是按照录取总人数120%的比例全投过来了,人数众多为录取工作带来很多不便。为此,这些档案被全部退回,按照考生类别重投了一次档。后来,北航决定在广西增加两个名额,由于录取通知书和随之邮寄的银行卡都是统一制作的,要赶制新的需要一段时间。周部长认为,通知书迟到为庞宏冰等人带来了机会。

  另一个漏洞看上去像一个“巧合”。庞宏冰等三人并不是今年北航广西招生工作人员,但因为庞宏冰与广西当地有长期业务关系,庞宏冰就可以将学生的录取通知书“顺路去广西”捎给定向单位。北航校长李未也证实:“庞宏冰主动到这儿来要求带走这几个通知书,我了解到的情况(还可以继续进一步调查),当时学校给当地定向机关打了电话,定向机关说同意由他来带,学校在这种情况下就给了他。”学校似乎犯了一个“低级错误”,因为教育部明文规定,考生的通知书必须直接寄发给本人。通知书一旦落入看上去与招生毫不相关的人手里,难免不会变成可供交易的“稀缺资源”。李未承认:“那么在这件事情上,首先是北航在招生工作管理上的漏洞,才导致这个问题。”

  如果不是学校的“失误”,庞宏冰等人的计划不可能实现。杨东平曾指出:“在许多情况下,腐败行为的受益主体不是个人,而是学校、考试机构等教育部门或者小团体。这正是在一些部门、地区,高考舞弊达到组织化、集团化程度的原因。显然,这种‘集体腐败’比个体腐败危害更大、性质更为严重。”对于北航发生的招生丑闻,杨东平说:“北航事件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查确认,是个人行为还是个人行为和集体行为的结合?我个人比较倾向于后者。”

  近年来,高校改革中,高校的招生自主权利有一定的加强,保送生、特长生等招生标准出台的初衷是选拔特殊才能的人才,避免过去以高考成绩为单一选拔标准造成的人才损失。但多元化的录取标准在失去严格监管的情况下很容易变质成为教育腐败滋生的温床。

  南方一家媒体近日调查后发现,7月初,广西壮族自治区招生考试院内录取工作紧张进行时,楼外“中介市场”上的交易就在按自己的规则运作。一些高考“中介”手里有指标,交钱就给办事。

  “中介”明码标价,名声最响的大学起价20万,另外一些重点大学起价10万以上,名气稍逊的高校起价7万到8万。还有面向低分数考生的服务,在一些学校先读两年专科,再读两年升为本科,起价5万到6万。

  “中介”有两种操作方法,一是先交钱,一是先“办事”。大多数“中介”用前一种方法。有“中介”说,庞宏冰和学生家长“李先生”肯定事先没有谈好,事后起了纠纷又“急着要钱”,才以退档为要挟,“庞宏冰太贪了,要钱太急了”。

  “中介”内部有一个链条,等级分明。据称,北航招生丑闻事件中的家长“李先生”本就是广西玉林教育界人士,也有一定关系,才能“越级”和庞这样的“大领导”直接联系上。

  被污染的“文明源泉”

  近几年,严重的教育腐败事件一直没有离开过公众的视线。2000年,湖南嘉禾县一中考点发生有203人参与的高考舞弊事件。2004年,中国音乐学院教师宋飞直斥艺术院校招生中的考试黑幕。北航的招生丑闻再次掀开教育“灰色地带”的一角。

  虽然各次事件涉及教育系统的各个不同环节,但相同的是,被认为最“纯洁”的校园,已经被腐败的毒素污染。

  “学校是社会文明的源泉,社会文明源泉被污染是非常严重的事情。就像司法腐败一样,司法机关本来是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关,这就是为什么教育腐败和司法腐败一样特别引起社会关注的原因。”杨东平注意到:这些年来,高校的很多行为受市场因素的影响,在很多环节上存在权钱交易,这已经成为一个公开的秘密。

  人们之所以特别关注北航招生事件,是因为高考一直被认为是最公正的一个考试,事实上,招生考试中的“权钱交易”行为早就在中小学中存在。很多中学的“择校费”高达五位数已经不再是新闻。

  杨东平认为,避免招生“黑幕”,“公开”是一剂“解毒剂”。他介绍,国外私立大学自主招生的权利更大,他们也会制订一些规则,比如耶鲁大学校友的子女可以优先考虑录取,哈佛大学毕业生的子女上大学比较优惠等等,但这些规则都是公开的,打破规则的事情一般是不允许的。

  对教育腐败案件的处理更应该公开,他认为,我国教育领域的公开程度太低。“我相信教育的自我监督系统也处理过一些事情,但公众是不知道的,如果把每年处理的问题在报纸上公布,把当事人的姓名公布的话,它的威慑力会比现在采取的事后处理要有意义得多。”

  杨东平认为,减少教育腐败的办法无非三个,除了严格惩处并公开惩处信息外,还有制度建设和道德教育。

  他认为,对教育系统的监督,过去我们缺少一套制度性的做法。最近,国家审计署开始对19所高校进行审计,这是建国后第一次如此大规模、深入地对高校财务进行审计。杨东平认为,应该由一个教育系统之外的机构对学校进行常规的监督。“比如每年能抽查一些学校招生的情况,但现在还没有机构来做这样的检查和评价,现在都是教育系统自说自话。”

  杨东平认为,北航的招生丑闻还暴露出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教育系统的自我监督系统基本是无效的。尽管教育部每年下发很多文件,也设立了检查举报的制度,但只有到家长通过新闻媒体,事情才被揭露出来。

  “舆论监督是目前成本最低的一个办法。”但杨东平不认为几个个案的曝光就可以打破教育黑幕中的潜规则,就像经济领域的腐败现象一样,教育腐败案件在短期内很可能“前仆后继”。

  相关专题:新民周刊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UC音频直播奥运赛事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北航招生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购房租房经历征文
新浪连载:70派私人史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