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外滩画报专题 > 正文

上海无偿献血:自转变观念始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13日11:54 外滩画报

  立刻注册新浪免费邮箱,激活1G空间

  外滩记者贺莉丹/报道

  9月12日,上海闵行区七宝镇乐购超市门口,18岁的孟佳俊不时拦住从超市中出来的购物者,介绍无偿献血的相 关知识。如果他们没有时间,她就会利索地把宣传单塞到他们手中。

  来自松江农林学院的孟是七宝镇爱心献血屋的献血志愿者。在闵行区,像孟这样的大学生献血志愿者有318名。此 外,闵行区还有一支由区卫生监督所、区公安局、各街道献血分管人员组成的血液督察队伍,以及由280名社会各界人士组 成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献血促进会。

  2004年9月14日,闵行区政府第34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闵行区创建自愿无偿献血区三年行动方案》。大 学生献血志愿者、血液督察队和献血促进会,成为立足民间、宣传和推动自愿无偿献血的重要力量。

  闵行区的三年规划

  9月12日,53岁的万家源,一大早就跑到闵行区爱心献血屋去献血。“献血是表达自己的爱心。”万家源说。这 个6月13日正式启用的爱心献血屋由闵行区政府斥资80万元建造,窗明几净。

  万家源献完血后得到了一包牛奶和一袋点心,此外,还有献血屋提供的价值7000元的一年期人身意外保险和14 00元的意外医疗保险。

  “以往我们都是外借流动采血车,现在我们希望把自愿无偿献血用一个固定的机构固定下来。给献血者买保险,也是 为了吸引他们献血。”闵行区卫生局局长许速认为,居民无偿献血的积极性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激励和保障机制。

  在上海所有区县中,闵行是第一个主动提出转换献血模式行动方案的区。我国自1998年实施无偿献血制度。但在 上海,自愿无偿献血的比例1/3,2/3的临床用血,依然得靠各单位组织人员计划献血。

  献血指标通常是按照养老金交纳总人数乘以一定的百分比(目前为5.5%左右)下派到各单位。但今年,闵行区完 全取消了指令性献血计划,希望能依靠自愿无偿献血,完成8700人份的献血任务。

  闵行区的行动方案包括三年时间的过渡和转变期。到2004年底,成立区创建自愿无偿献血协调组织,创建1~2 个试点社区、3~5家自愿无偿献血系统(单位);2005年,提出申报创建自愿无偿献血的社区和单位,政府改变下达献 血计划的形式;至2006年,政府全面转变无偿献血计划下达的形式,参加自愿无偿献血人数不低于户籍人口的2%。

  “我们把自愿无偿献血作为区策和目标去做,在程序上保障了它的合法化。”许速强调。

  上海市血液中心对闵行区的做法表示支持,并认为自愿无偿献血是上海献血工作努力的方向。但他们也表示,在目前 无偿献血量尚不能预测的情况下,上海无法完全取消指令性献血计划,否则,必将造成血库供血紧张。目前,上海平均每天需 临床用血20万毫升,相当于1000人份的献血总量。

  有偿献血背后的血液安全风险

  闵行区的行动方案让终日为之奔波的闵行区血液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杨海燕松了口气。33岁的杨是这一行动方案的积 极促成者。“观念的转变首先要从领导层开始,如果负责血液管理的部门不能准确理解无偿献血,那我们怎么来做这个事情? ”

  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卫生处处长胡亭承认,献血指标给了他们很大的压力。“原来是把指标分配到下面各个部门,并 承诺每人给450元,再放几天假,才能完成。”

  业内人士算了一笔账,闵行区每年用在献血补贴上的经费近2000万元,如推广到整个上海市,献血补贴近2个亿 ,这中间包括给职工的补贴、误工费、营养费和旅游费用等。

  但最终促使闵行区政府坚定转变献血思路的,还是在于这种事实上的有偿献血对血液安全造成的致命威胁。

  “卖血者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会隐瞒自己的病史,尽管我们要对每袋血液做乙肝、丙肝、艾滋、梅毒等项目检测, 但有的抗体检测存在‘窗口期’问题,所以血液化验并不是保障血液安全的惟一手段。”上海市血液中心副主任邹峥嵘说。

  尽管上海至今没有出现关于因输血感染艾滋病毒的相关报道,但上海市献血促进会会长陈晓红表示,输血后意外发生 传染病的风险依然存在。

  无偿献血为何难推广

  上海市血液办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上海用血量中仅1/3来自无偿献血,远远落后于全国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量比例 2/3的平均水平。

  而令孟佳俊苦恼的是,无论怎么宣传,公众依然对无偿献血存有相当大的疑虑和担忧。

  “每天20多人中,有一个人能被我说服献血就不错了。”孟佳俊说。

  一些民众则表示,他们之所以会犹豫不前,主要是害怕卫生部门无法保证医用器械来源的正当和卫生。

  中国输血协会秘书长单藕琦分析指出,老百姓之所以会有这种种顾虑,政府在宣传方面,尤其是在无偿献血科普知识 的普及程度上不够,是一个原因。

  “国外的政府、输血协会、红十字会和媒体,在节假日和季节性缺血时都会加大对无偿献血的宣传。上海也可以走这 条路子。”邹峥嵘说,“甚至可以考虑让一些有社会影响力的歌星等公众人物带头献血,告诉人们:无偿献血不仅是个爱心行 动,更是种时尚的生活方式。”

  相关专题:外滩画报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NBA中国赛即将打响
2004诺贝尔奖
雅尔北京音乐会
最新汽车降价信息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孙楠2004上海演唱会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姚明首部自传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