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外滩画报专题 > 正文

穿婚纱的中国结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08日15:06 外滩画报

  多多东华大学教师,现居上海

  一生之中,至少有一天,她要成为这舞台上独一无二的主角。

  西式婚礼最初随着基督福音一起来到中国,其影响所及也多为教会中人。早在1859年上海仁济医院医生、基督徒 黄胜就做过大胆尝试,但其后开始的“文明结婚”发展到民国 初年,所“新”之处多在刊登结婚声明、聘请西人乐队、废除跪 拜等等仪式的西化;而衣饰方面,国人仿佛决心恪守古制,依旧凤冠霞披、长袍马褂,被省略的只是新娘子的红盖头。20年 代“海归派”们把全套西式教堂婚礼搬演进了中国人的世俗生活。事实证明,其示范效应似乎远在当年传教士或基督徒之上: 及地婚纱与西服礼帽成为越来越多中国新人的选择。不过,如果微风过处扬起的不是白纱而是红纱,或者白色头纱底下露出的 还是“中国红”的缎子旗袍甚至抱羞含愧的三寸金莲,不必感到奇怪;甚至有时候西人的行头、东方的神情,让人想起的不是 外国美女而是中国观音,这点貌合神离也并不重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何尝不是一时之景观。

  从30年代开始,无须红色的掩护,白色婚纱礼服加白色头纱的纯白新娘翩然而至,黑色西服手执高筒礼帽的新郎也 已然得了几分西洋绅士的从容,这对“黑白配”在五彩纷呈热闹的婚礼之中,有一种参差对照的美。盛宣怀的嫡孙媳妇一度是 30年代最令人艳羡的新娘。据说在号称沪上第一娱乐总汇的百乐门舞厅举行的豪华婚礼上,这位新娘的婚纱从百乐门二楼舞 厅一直拖到了大门口!那艳羡的啧啧声终于把中国女人心中最后一点残余的“白色恐惧”也打扫得干干净净。那晃眼的白成了 一只能量巨大的镁光灯,骤然照亮了心中沉睡的舞台。一生之中,至少有一天,她要成为这舞台上独一无二的主角。

  婚纱的流行到了深入人心的阶段,婚纱的价格却足以拒人于千里之外。精明的商人于是打起了婚纱租借的主意。准新 娘们只要付婚纱售价十分之一的钱款就能体验换装的快乐。当年提供这类服务最有名的婚纱店有“先施”和“开利”。婚纱的 流行也催生了早期的婚纱摄影。有意思的是,最初的婚纱照像极了中国传统的全家福,双方家长、证婚人、男女傧相、新人济 济一堂。新人的位置本不起眼,加上男女傧相也是礼服、白纱,不仔细分辨弄不清到底谁是这台大戏的主角。开始的时候婚纱 照是婚礼后在教堂内拍摄,40年代后才移至照相馆,人数也一减再减,由将近十人精简为两大两小的四人再缩减为两人,两 个人的位置自然分别从侍立父母身旁挪向中间原来父母大人占据的地方。照片上的方寸之地挪了十年,大概没有比这更艰难和 缓慢的迁徙了吧。

  如今走在上海任何一条热闹的马路上,都会不时撞见一间门面阔大、气宇轩昂的婚纱影楼。总有过路人隔着大玻璃窗 对正在化妆的新娘们评头品足;若是年轻女孩,多半还会和同伴当场讨论自己出嫁那天该穿哪一款礼服、会梳什么样的发型。 有韩国朋友好奇地问我,拍婚纱照是眼下上海最当令的时髦吗?我说算不上啊,早就有了的。但她还是不解。因为韩国的婚纱 影楼都隐居在僻静的地方,绝不会在闹市中像商业推广会一样频频亮相。隐居的是生活,曝光的是舞台,没有不谢幕的舞台, 只有不谢幕的生活。也许这是她的韩国逻辑无法梳理的中国结。

  相关专题:外滩画报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国青闯入亚青赛决赛
2004诺贝尔奖
雅尔北京音乐会
最新汽车降价信息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中国高官参加七国会议
海军音乐剧《赤道雨》
你最喜爱大学校徽评选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