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青年参考专题 > 正文

青年参考:美国开禁70余份与中国有关密档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6日11:12 青年参考

  日前,美国宣布将中央情报局的70余份与中国有关的国家情报评估文件汇编解密,这些秘密报告涵盖了一代美国情报官员对中国的观察和研究结果,时间从1948年至1976年,也就是从内战结束到毛泽东逝世期间中国动荡的岁月。

  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把这批解密的与中国有关的国家情报评估文件汇编称之为“追踪巨龙”,这是美国有史以来发行的规模最大的关于国别情报文件的汇编集。

  按照美国方面的说法,这些曾经被列为机密的文件代表中央情报局和美国政府对中国问题最具有权威性的评估,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重要时代的绝无仅有的记录,代表着情报界整整一代中国问题专家和分析家以及高级官员对中国的研究和观察成果。

  李洁明是美国前驻华大使,曾经在中央情报局工作过,还以第一名中央情报局官员的名义在当时的北京联络处工作过。李洁明指出,这些情报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失误。他举例说,有一份报告说,中国党内高层没有明显的亲苏联的派系,然而没有过多久就发生了党的副主席、毛泽东在党章中确定的接班人林彪驾机逃亡苏联的事件。美国情报人员对这一事件的判断明显失误。另外,李洁明认为,美国情报分析人员所撰写的这些报告有肤浅的倾向,研究中国,不能光看现状,一定要和历史联系起来看。

  中国密档1-中国不遗余力发展独立核能力

  概况:共产主义中国在不遗余力地发展自己独立的核能力。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就开始努力培养科学技术 人员,建立科研机构开发原子能。1955年得到苏联技术援助后,这种努力更是得到稳步发展。在保证相当自主的条件下, 中共通过谈判和同苏联签订正式协定的途径,从官方获得这些援助。但我们相信苏联给予这些援助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目的是 尽量拖延中国独立拥有核武器的时间。

  机构设置:1958年2月成立的第二工业机械部主管中共军用原子能计划,统管原子能工业。该部是仿效苏联同行 而建立的。而国务院则主管包括原子能研究、培训、同位素应用在内的和平应用工作,这项工作由中科院原子能研究机构负责 研发,并被作为最重要的研发任务。

  技术能力:一些西方培养的非常出色的中国原子能专家回到中国后,50年代初期在研究所和高校中建立了20多个 原子研究机构,中国的原子能研究得以迅速开展。除了苏联提供的研究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中国制造了大量的回旋加速器和 其他粒子加速器。通过原子研究联合机构,中国取得了大量的苏联粒子加速器。中国在该机构中投资占20%,仅次于苏联。 我们相信中国培训和研究的发展将满足军用原子能计划发展的需要。中共现在有能力理解和利用在原子科学领域大量的公开的 科学文献。然而,在这个评估期内,科技人员的短缺可能会持续存在,阻碍中国设计、建设、开发核裂变原料的能力。如果苏 联决定减少或终止技术援助,对中国而言形势将更加严峻。

  铀矿石生产:1950-1954年间,在苏联的帮助下,中国在一些地方开采了铀资源。1955年,中国更加需 要铀资源和苏联的援助。1957年苏联帮助中国绘制的矿床开发图纸表明,中国意图开发南部的矿床并扩大对新疆的开发。

  尽管不了解矿石真实的品级,我们评估当前中共每年有生产相当于500吨可回收的铀金属矿的能力。到1963年 ,将有能力每年生产1000吨以上。没有证据表明中共向苏联提供铀矿石,相信它们都被用于中国国内。

  铀金属:有证据表明在1957-1960期间中国建造了生产铀金属设施,据此,我们评估1960年末中国的铀 金属工厂已经投入使用。

  核裂变材料:中国对铀资源的开发、对矿床开采和铀金属工厂的建设表明中国有为钚生产做准备的意图。尽管U-2 35生产并不必需铀金属,但这个过程的第一步能够为U-235的分离提供原料。在中国,核裂变金属生产设施的计划和设 计可能在1957年就已经开始。

  我们估计,中国的第一台反应堆将在1961年底投入运营,第一个钚反应堆在1962年底建成使用。由于没有确 凿的证据证明铀工厂投入使用的日期,由于反应堆和化学分离设施没有直接建立,钚生产真正开始可能比预测的要早一年或晚 几年。

  可能U-235工厂正在建设,然而,考虑到开发工作的进展程度,中国不可能在1962年底以前生产出高纯度的 U-235。

  (原题:中国共产党的原子能计划,1960年12月13日,有删节。徐建萍编译)

  中国密档2-中苏矛盾归因于国家竞争

  背景:中苏冲突归因于国家竞争,也归因于前十年的意识形态斗争。在20世纪30年代毛当权之前,中苏两党的关 系就像学生和老师的关系。毛当权后,中国发现苏联的建议是不恰当的,有时甚至是危险的,莫斯科控制中共的企图使中共对 其产生不信任和敌意。

  中共取得国内战争胜利后,毛踏上同苏联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漫长、艰难的谈判之路。斯大林认为毛可能成为自 己的对手,很快对中国人所宣称的毛泽东理论创新性提出质疑。

  让人十分吃惊的是,有了这个阴影,中苏蜜月仍能持续这么长时间。50年代,朝鲜战争及其对北京和华盛顿所造成 的持续影响以及中国经济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把北京和莫斯科联系在一起。同时,北京希望独立自主,担心苏联援助可能造成中 国的依赖和弱小状态,因此,为了寻求经济的突破,北京作了一次不甚成功的尝试——1958年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人 民公社化运动。苏联认为这是意识形态的挑战,也是技术援助的错误使用。

  另外,1953年斯大林逝世,更加激发了北京把毛推举为共产主义世界理论家和最高领导人的意图。尽管在195 6年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的报告使两国争端加剧,苏联并没有对于这种挑战作出有效应对。

  中国提出原子能援助的要求遭到了莫斯科拒绝,加上1958年台海危机中苏联拒绝同中国一起对抗美国,进一步激 化了日益恶化的两国关系。1960年苏联撤回了在中国的技术专家,两国矛盾公开化,标志着两国在经济技术合作领域所作 的努力以失败而告终。1963-1964的论战使矛盾更加激化,中国意识到赫鲁晓夫的下台并不能改变苏联对北京的政策 。这种状况持续,并最终升级为军事竞争。

  军事方面:从1965年中苏边境,特别是苏联方面,军事力量不断增加,充分说明了两国之间的深刻敌意。196 5年边境摩擦有13至14次,现在与中国小规模冲突达到43次。同时,苏联边境的战斗机从不到220架增长到1150 架。

  尽管很快意识到苏联增加兵力,中国并没有在边境集结更多的部队。因为1965-1968年,中国正深陷“文化 大革命”,中国人民解放军也卷入其中。在中国南部,北京受到美国武力威胁。相对弱小的军事力量使它不能激怒苏美任何一 方。这种战略选择使中国收缩兵力,以确保所有潜在威胁互相牵制,保持战略平衡。

  1969-1970年,中国沿乌苏里江挑起边界争端,苏联予以回击,中国对于苏联进攻的担忧达到了极点。北京 立即作出回应,加强了对边境部队的约束,同意进行边界谈判,同时加强中国北部的军事力量和地下掩体设施建设。随着19 71年,中国加入联合国、和美国关系改善,北京在与苏联的对抗中信心剧增。外交领域的成功和战略性武器的发展都缓和了 北京达到顶点的紧张情绪。

  (原题:中苏关系可能出现的变化,1973年10月25日,有删节。徐建萍编译)

  中国密档3-毛泽东设法重新确立权威

  结论:中国的政治危机仍在继续,并且不知道何时才能结束。无论最终的结局是什么,这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革命 已经给核心领导集团和共产党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并极大程度改变了其内部权力的分配,使中国社会各阶层陷入了混乱的漩涡 之中,刺激了不安定势力的出现,与此同时导致中国在世界范围内陷入孤立。

  不稳定和混乱持续了很久,毛泽东按照他的意图改造共产党,他拥有了绝对的权力,并且还在与那些实际上的或是想 象中的,可能威胁其教条和政策的势力做斗争。毛泽东很可能错误判断了他的权力地位,并且在这条错误的路上走得很远。他 现在极大程度地依靠军队的支持,而且花了大量的精力来压制一些武装力量,这些力量可能发动反对他的政变,甚至是分裂国 家和打内战。但这些都是极端的例子。尽管“文革”造成了分裂,但我们认为基本的趋势仍是国家统一的延续。

  如果不考虑毛,“文革”使得决定毛的继任者的过程非常有可能是一个无序的和充满异议的争斗。军方也许会起决定 性的作用,但是林彪不一定会是他们的选择。无论如何我们相信许多毛的教条和准则今后很可能被束之高阁。这也许是一个渐 进的过程,但如果在毛统治的最后几个月或几年里,那些尚未解决的内外问题被激化,这个进程将有可能变得很快。

  “文革”的过程:通过回顾,在大跃进垮台之后政治领导层中出现了紧张情绪。一定程度的安定和秩序建立起来,但 代价就是毛的许多计划被搁置。在那段时间毛在党内的威信很明显地降低了,尽管各种各样的政治和意识形态运动方兴未艾。 毛的政治力量有可能受到部分限制,而且他的主动权被削弱。就像大字报所说的那样,一些高级将领没有定期地向他汇报,而 且脱离他的掌控自行作出了决定。这很可能使得毛想方设法地要在全国范围内重新确立他的权威和学说。

  毛有一个可以称得上神秘的信念,即动员和教化群众才能无坚不摧。这个信念在“文革”之前的大跃进和社会主义改 造运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他的方法是强调意识形态的教化和政治发展中斗争的必然性。实际上,他对“矛盾”的专注可能导 致他过分夸大了在中国资本主义和剩余资产阶级的危险程度。因此,他一直坚持以“不间断的革命”为手段来和他认为的右派 做斗争。

  无论如何,毛对政治形势的不满在与日俱增。我们从他对国外到访者所采取的保守主义得知他的言行左右着中国的未 来。他暗示,他对可能没有多少时间来完成他的革命表示焦虑。他对没有革命经验的年轻一代的前途表达过特别的担忧。同时 令他感到越来越困扰的是,苏联模式的修正主义有可能影响中国,尤其是在他去世之后。“文革”最主要的主题就是要和苏联 辩论,尤其是在1964年中期。

  (原题:中国“文化大革命”,1967年5月25日,有删节。邵洁编译)

  中国密档4-中国全面卷入朝鲜战争

  概述与结论:目前秘密进入朝鲜境内的中国军队约有3到4万,再加上朝鲜的兵力,总数达到7.5万人至8.5万 人,足以阻止联合国军队在冬季推进到中朝边境,以待时局变化。中国有280万正规军,200万后备役部队。东北目前的 正规兵力已达70万,在30到60天内,可以调动35万兵力进行地面行动。而且,这种调动不会削弱中国对其他地区的控 制。另外,中国拥有200架战斗机可投入战斗。

  如果没有中国干预,联合国军队将很快抵达中朝边境的鸭绿江。这是中国和苏联不愿看到的情况。中国意图很明确: 在朝鲜半岛,阻止联合国军取得全面军事胜利和保留一个共产主义政体。这一举动得到苏联的支持甚至直接指示。很明显,中 苏两党有限度地接受中国卷入全面战争的风险,甚至最终把苏联牵扯进来。两党认为,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方面很可能直接与 苏联进行讨价还价,而不愿和中国进行一场代价昂贵的战争。

  中国采取行动可能有限度但目标十分明确:1.避免朝鲜事件在意识形态和政治上造成灾难性后果。如果联合国军取 得胜利,共产主义阵营将受到严重影响。对于中国来说,“卫星国”朝鲜如果陷落,将是一次严重的政治耻辱,扩大影响的努 力首先在亚洲圈内受挫;2.将联合国军赶离中国和苏联的地理边境;3.保存朝鲜,使其继续作为共产主义的军事堡垒;4 .将联合国军,主要针对美国军队,继续拖在朝鲜半岛,使其无暇顾及德国等地区的军事存在,这是共产主义全球战略的一部 分;5.控制朝鲜北部的水力资源和其他经济资源;6.即使朝鲜战败,也将争取在政治解决中获得相对有利的地位。

  随着时局的发展,中国对朝鲜的策略有很大的弹性,可以软硬兼施。在政治宣传上,中国宣扬为朝鲜人民而不惜一场 全面战争,真实的意图是组织“人民志愿军”对抗联合国军,达到“出师有名”的目的。或者说中国人民对美国苦大仇深,这 是一场正义对非正义的战争,而不是对世界宣战。

  如果以现有的中国军队在朝鲜北部摧毁联合国军主力,中国将从东北继续调动部队增援,从而获取最大的政治利益; 如果双方在北部形成僵持局面,中国方面则可能认为,北部山区地形以及冬季来临,至少在明年春天以前可以有效阻止联合国 军的进攻。这种僵局对联合国军非常不利,而朝鲜方面可以赢得时间重建军队以及在敌后开展游击战。在这种情况下,朝鲜问 题最终以政治解决的可能性将越来越大。

  中国很明显地意识到,他们对朝鲜的干预(目前只限于不是秘密的秘密军事援助)可能招致报复和卷入全面战争,但 他们接受这种风险。中国可能不会理会联合国要求其撤军的最后通牒。如果领土遭到侵犯,中国可能而且可以全面进入朝鲜, 力图全力消灭联合国军。

  (原题:中国共产党干涉朝鲜,1950年11月6日,有删节。王毅编译)

  相关专题:青年参考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超俱乐部酝酿大变革
中国国际通讯技术展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南方周末内地创富榜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凤凰卫视中华环姐大赛
高峰那英情感风波
狼的诱惑-终结版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