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关于云南水电开发的争论专题 > 正文

怒江水能资源开发对当地农民增收的贡献方式探讨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04日17:53 云网

  

  努力拓宽农民收入渠道,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是各级政府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和长期战略方针,尤其是在广大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如何充分挖掘当地资源潜力,积极利用外部条件,实现跨越式、超常规发展,更显得特别重要和迫切。中共十六届三中
全会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其核心就是经济工作必须以“人”为中心,必须考虑到对当地群众自身发展的影响。怒江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正是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条件,变自然优势为经济优势,拓宽农民收入渠道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重要选择。

  水利水电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水利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以占全球6%的可更新水资源,支持了占全球22%人口的温饱和经济发展。当然我们应该看到,我国仍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全国年缺水总量约为300亿到400亿立方米。加之水资源分布不均,开发利用的程度也比较低,造成了水资源的很大浪费,甚至是洪涝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水资源贫乏和开发利用不足的现状,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阶段,而支撑经济发展的能源则相对短缺,已经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加快水电资源开发利用,不仅能提高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变弊为利,而且也将缓解我国的电力相对短缺、能源不足的矛盾,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新的能源支持。

  一、怒江经济社会发展与农民收入现状

  (一)自然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处云南西北部的青藏高原南延部分横断山脉纵谷地带,西与缅甸毗邻,北接西藏,东南和省内的迪庆、丽江、大理、保山相连;国境线长达449.67公里。总面积14703平方公里,总人口45.88万人,居住着傈僳、怒、普米、白、独龙、藏、汉等22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2%,其比例为全国民族自治州之首。怒江地区属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具有立体气候的特点,境内的“三江”峡谷地带,从峡谷底到梁峰顶,分布着各种不同类型的自然景观,栖息着种类繁多的各种野生动物,有“小动物王国”之称。由于地处濒临欧亚和印支两大板块的结合部,奇异的地质构造运动造就了怒江全境沟壑深切、雄伟壮丽的高山大川景观。

  怒江地区主要以农业为主,农业在全州工农业总产值中占绝对优势。耕地面积4.8万公顷,但98%以上的耕地处在高山峡谷之间,坡度在25度以上的就占76%,山高坡陡,可耕地不多,农业基础设施极差;林地面109.15万公顷,占全州国土总面积的74.2%,其中有林地面积90.08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82.5%。全州活立木储积量为13459万立方,森林覆盖率为44%,森林资源丰富。上世纪80年代以来,怒江地区先后种植的几十万亩桐油、核桃、板栗等经济作物,已经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怒江地区的工业以采掘、建筑和森工为主,是以当地自然资源为依托的,科技含量不高,属初级开发,由于科技、人才及设备等条件的限制无法进行深加工,经济效益低下,其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不大。第三产业薄弱,无高等级公路,无铁路和航空,水运、交通设施落后,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差,科技和教育水平的落后,人民受教育程度低,大量文盲充斥农村,人口素质差,能工巧匠、科技人才、商品生产和经营人才奇缺。由于商品经济不发达,社会发育程度低以及自然条件和历史的诸多原因,怒江是一个条件性贫困和素质性贫困高度交融的综合性贫困地区。全州四县均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按照目前国家核定的人均865元的标准,全州42万农业人口中还有22万贫困人口,其中12.7万人需要异地开发,州内只能异地安置6万人,其余6万人需要跨地州安置。总之,怒江是一个边疆、多民族、多宗教、综合贫困以及高山峡谷为一体的民族自治州。

  (二)农民收入现状

  怒江州农民人口为42万,占总人口数的91.54%,可以说,怒江地区经济的发展也就是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农业在农民收入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全州山高坡陡,有效耕地面积不多,粮食平均单产仅149千克,还有相当多的地方保留着传统的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方式,无法满足群众吃饱饭的基本生存要求,有4万余人丧失基本生存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生产也仅仅是维持简单的再生产。怒江地区二、三产业的收入在农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很小。第二产业主要以森林、采掘和建筑业为主,而第三产业则由于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的落后,发展非常缓慢,在农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小。加之,教育水平的落后、农民素质低、社会发育程度不高等方面的原因,农业劳动力转移困难,农民就业渠道单一,使得怒江地区农民很难从其他产业获得收入,农民增收异常缓慢。

  怒江地区虽然有丰富的水能资源、矿藏资源、生物资源和旅游资源,但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方面的诸多原因,和外界的经济文化联系非常少,信息闭塞,基础设施薄弱,造成了怒江地区的经济发展滞后。怒江地区居住的22个少数民族,由于特殊的地理、历史原因,地区之间、民族之间生产力发展差异很大,社会发育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低层次,是自我发展能力最弱、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但同时也孕育了丰富独特地民俗文化,这在某种程度上为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创造了条件。2003年州财政的自给率不足15%,森工产业退出后尚未形成任何支撑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2004年上半年,全州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3.1%,经济增长幅度仅为5.9%,发展速度持续放慢,与其他地区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全州4个县均为国家扶贫重点县,至今还有22万人处于贫困线下,占农业人口比例的50%以上,贫困面和贫困程度高居全省之首。

  (三)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制约怒江地区农民增收的因素有生产方式落后、人民观念滞后、生态环境脆弱、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落后、劳动力素质差、自我发展能力弱等几个方面。

  首先,落后的生产力制约着农民增收。怒江地区生产力的落后表现在生产工具数量少,质量差,种类贫乏;生产方式的单一,经济生活主要以农业为主。生产技术落后,依赖自然的程度大;土地和劳动力利用率低;单位面积产量低。适宜农业发展的条件不足,有相当一部分地区还是原始的刀耕火种农业。农业生产力水平低,刀耕火种、轮歇耕作的原始农业占相当比重,传统的水田犁耕农业比重较小。这种落后的生产力必然地影响到农民增收。

  其次,产业结构单一,发展不协调。农民就业集中在农业领域,农民增收渠道单一。经济基础薄弱,农业在怒江地区占据着绝对地优势,工业生产主要是森工、采掘和建筑。在实行封山育林后,森林工业基本退出,第二产业就更为薄弱,且这些产业都是以资源为依托的,科技含量不高,仅属于初级开发,由于科技、人才及设备等条件的限制无法进行深加工,生产效益极其低下。第三产业由于怒江地区的自然条件以及其基础设施落后、社会发育程度不高等原因,发展非常缓慢,在总产值中几乎不占什么比重。第三产业的这种发展状况,必然制约着怒江地区经济的发展,并将农民收入渠道局限在农业范围内,而农业生产方式的极端落后,也仅能使农民解决最基本的生存问题,农业也是维持最简单的农业再生产。

  第三,自然条件差。怒江州位于青藏高原南端的横断山区,全州地域的主体是高山峡谷,地形地貌十分复杂,境内有四山即担当力卡山、高黎贡山、碧罗雪山和云岭。还有三江即独龙江、怒江、澜沧江,如此复杂的地形在世界上都是罕见。这种地形造成该地交通不便,无论是公路、铁路、民航的发展都受到制约,它阻隔了怒江人民与内地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缺乏交流就限制了本地的发展,它限制了人们的视野和思维仅局限于很小的范围内。这样的环境不利于发展现代农业,甚至不利于人们的生存。极差的自然条件也制约了怒江地区其他新兴产业的发展,如“三江并流”地区的旅游业开发。

  第四,思想观念落后。涉及民族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两个方面,在怒江地区表现出多样性和原始的集体主义观念,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怒江地区的生产发展和社会发育。如下列习俗对经济、文化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或阻遏作用:酗酒、杀牲祭鬼和只习惯以物易物或相互馈赠的方式来调剂不足之需,不习惯商品性质的经营等。傈僳族、怒族、独龙族有信仰基督教的宗教习俗,普米族有祖先崇拜和神明崇拜习俗、部分怒族还信仰天主教、藏传佛教,目前绝大部分信教群众处于文盲和半文盲状态,对经典和教义理解甚少。如有的乡村宗教活动过多,影响生产;境外教会势力经常进行渗透活动。所有这些都必然地影响到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农民的增收。

  第五,科技和教育水平的落后,人民受教育程度低。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教育水平落后,必然影响到科技水平和人自身素质的提高。怒江地区教育基础薄弱,居民生活分散,基础教育普及率低。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办学效益低,投入高,巩固率和合格率低;教师队伍数量不足、不稳定、质量不高;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民族文字推行工作进展不大;教育经费紧张;语言隔阂,必须使用双语教学;居住分散;需要国家扶持;文化基础薄弱等问题。这种落后的教育状况使得科技人才缺乏,尤其是缺乏高科技方面的人才,大量文盲充斥农村,人口素质差,能工巧匠、科技人才、商品生产和经营人才奇缺。科技人员队伍偏小,水平低,结构不合理,农业产业中的大量剩余劳动力无法向其他产业转移,农民也就很难其他产业中获得收入,其他产业也无法得到其所需要的劳动力。

  [1]  [2]  [下一页]

  相关专题:关于云南水电开发的争论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美国总统大选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拉登最新录像曝光
阿拉法特病情严重
央行9年来首次加息
高峰亲子鉴定风波
中国足球改革风暴
万张精彩家装美图欣赏
购房装修答疑集锦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