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土地官司谜局疑影重重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0日11:23 新周报 | ||||||||
22个月前,杭州商人朱爱萍从拍卖行拍得一处厂房和附属土地。22个月后,其市值从600万飙升至4000万 。 土地增值利益,可预见的更大的升值空间,使各种力量重新积聚,穷尽各种手段,试图推翻对这块土地的判决和其他 法律文件。在这场法律、权力和市场的游戏中,小商人朱爱萍只是一个被权力戏弄的角色。
《新周报》记者杨海鹏发自杭州 这是寸土寸金的杭州笕桥镇一处房地产。8775平方米厂房,附属19亩土地,房地产评估所的说法是价值近4000 万。在土地寡缺的杭州,“这种好地不多见”。而且,新的规划中,这块地可以转换成广阔的商业用途,更为它增添了巨大的 利益空间。 拥有这处房地产的是杭州商人朱爱萍,她的60岁的婆婆孙女士则是她的代理人。她们“房产证”和“土地使用证” 两证齐全,然而,作为合法业主,在拿到证后近两年里,她们只能远远地眺望属于自己的厂房。“去年,我带房地产测绘的人 想进去,被里面的人轰了出来,手骨差点被拧断。” “里面的人”属于一家破败的“中外合资企业”——杭州龙德医用器械有限公司。它是这里的现在的“房客”。 “我想我们是从法院手中买的房子地皮。他们总不至于抗拒法律。”孙女士说。但她的“两个本本”——房产证和土 地证,还是挡不住飙升的地价带来的对手们对利益的冀求。而当这种利益冀求与行政权力结合时,连法律也徒呼奈何。 感觉“可能上当了” 2003年1月3日,朱爱萍在《浙江日报》上看到一则“拍卖公告”:浙江大德拍卖行受杭州中级法院委托,拍卖 杭州笕桥镇机场路72号的一处房地产。内有12582平方米土地和8775平方米厂房。 朱爱萍自己的企业在市中心区,一直租用别人的厂房,租金逐年上涨,经营成本压力很大。她远在欧洲的胞姐,也急 欲回家乡投资,让她留心寻找合适的场地。 “我们做规划有年头了。买厂房这方面花去不少精力。”孙女士说:“我杭州城郊都走遍了。这个地方我了解,交通 方便,场地开阔,就是未来发展了也有空间。” 为了置下这块房地产,朱爱萍千方百计筹集了一笔资金,其中有自己的积蓄、银行贷款和亲戚的借贷。 1月10日,在拍卖行几轮竞价后,他们以高出底价105万的价格得手。一家人非常高兴。他们很庆幸,没有遇到 强大的、“有眼光的”竞价对手。 不久,他们向拍卖行交纳了600万购房款。2月25日,由委托拍卖的杭州中级法院法医处的法官陪同,他们到杭 州房屋产权交易所和国土资源局办理了《国有土地使用证》和《房屋所有权证》,同时交纳了契税。在杭州中院,负责委托拍 卖业务的法医处。 孙女士说,按照她们的计划,如果及时将自己的企业迁到这里,每年的房租可以省下六、七十万。如果按计划扩大企 业规模,那么仅租金一项,每年即可节约上百万。 两证和“契税缴纳凭证”齐全后,他们委托产权交易所测绘科的人到现场测绘。因为房地产的实际面积和土地文件中 的数据由于历史原因和测绘标准的变化,往往有差异。 然而,现在占据该块土地和厂房的龙德公司根本不让测绘员进门。 “他们(龙德公司)的门房听说我们要测绘厂区,马上把我们轰了出来。”孙女士看到从厂房里冲出来一大群工人, 测绘员们拔腿就跑,她年纪大来不及躲避自动铁门,被大门夹在中间。大门里的人,七手八脚将她往外推,“手骨差点被拗断 ”。 实际上,这时侯,龙德公司的原租约已满。经此一遭,孙女士一家知道了,“龙德公司”根本无意腾退厂房。 孙女士找到法院执行处,执行处说,没有接到院里的指令。她又找到法医处,而法医处又把她推给执行处。 这时,孙女士“隐隐感觉到可能上当了”。她记起在“拍卖合同”中曾经有一句“不负责腾退”的话,她当时还为此 专门咨询了律师,律师解释,拍卖行当然不负责,委托方是法院,“自然是法院帮助腾退了”。 现在,法院对她不理会,她一时手足无措。“可能上当了”的感觉也越来越强:难怪这么好的房地产,拍卖时居然应 价者寥寥,可能其他人有某种先见之明,而他们只是被蒙在鼓里。 半路杀出“程咬金” 从2003年4月开始,儿子儿媳忙着打理生意,只好由60岁的孙女士四处上访。 这时,孙女士才了解到与她角力的是杭州市属大企业——二轻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杭州龙德医用器械有限公司是 该公司旗下的“合资企业”,他们分别是这块土地的出租方和承租方。“二轻”是杭州市属企业,是原“二轻局”的转型。现 在一直在危机中苦苦支撑。 突然横出一个“二轻”,让朱爱萍甚感困惑。而更让她困惑的是,“二轻”的人居然对她说,我们也有产权证和土地 证。 “一处房地产,怎么会有两套不同权利人的权证?”孙女士说,我们让他们出示,他们推说没有带,又说丢失了正在 办理,“后来又说你们没有资格看”。 孙女士找到房产交易中心讨说法,房产交易中心认为“二轻”的说法荒诞不经。 据记者了解,该处房地产此前的业主是金松空调有限公司,因为“金松”拖欠珠海科龙旗下的凌达压缩机公司2265 万货款,法院将其拍卖。法院的审判文书及杭州国土资源局的“土地权属证明”都显示,这处房地产本来的权利人是“杭州塑 料管件厂”,而1998年前后,这个厂及所属房地产被划拨到“金松”。 在法院执行这处房地产时,金松集团等三家被告公司均已歇业。 “金松”的上级公司,杭州“二轻”,为了讨回这处房地产,也曾向法院提出异议。但法院未予理会,并发出[2001 ]杭法执字第420-1号民事裁定,确认该地块的权属为“金松”。 这就是说,作为“金松”上级公司的“二轻”,根本无权出租这处房地产。 孙女士说她实在搞不明白,如果“二轻”对这块土地有意,为什么不参加公开竞拍? 为了让“龙德”腾退厂房,孙女士隔三岔五找市政府、市长、市委书记。“我不知道请过多少客,找过多少自称有办 法的人。”她的韧性,终于使市信访局安排她可以参加一次市长接待。这天是2003年6月15日,参加这次接待的有市长 、市政府秘书长、土管局长和法院副院长。因为是市长接待日活动,杭州主要新闻媒体都进行了跟踪采访。 “龙德”也派员参加了这次协调会。作为杭州市政府法律顾问的楼韬律师当时也在场。 “茅市长问土管局长,当时土管局长在会议上表示,朱爱萍的权证是合法有效的。又问法院拍卖是否合法,法院副院 长回答,拍卖也是合法有效的。” “那为什么不把标的物交给他们?”茅市长当场责问。 在这次协调会上,“龙德”提出不能腾退的理由是,“二轻”与“龙德”签了十年的租赁协议,按照“买卖不破租赁 ”的原则,要求继续执行“租赁合同”。 楼韬律师说,当时市长向他咨询。楼看了合同,合同是法院发出拍卖通知后签的,因此是无效的。“这个案子我认为 很简单,到现在还没有了结真想不到”。 当时,茅临生市长问“龙德”的人给三年时间是否可以腾退。孙女士说:“当时我想,三年就三年,我收收租金也可 以。”没想到“龙德”的回答是“没有能力”。 协调会的结果,又把此事交回法院。 从希望再到失望 市长协调会上,茅临生市长曾当众承诺:市政府绝不干预法院执法。这让朱爱萍看到了希望。 朱爱萍到杭州市中院要求立案,请求法院强制执行。但中院回复她说,让她到房地产所在地的江干区立案;江干区法 院则对她说,他们不能立案:一来中院没有处理完;二来此案标的超过200万,归中院管辖。 直到一个月后,中院才正式立案。又过了近两个月,法院才正式开庭。 “他们又提出10年租赁合同的事,法院也说那个协议是无效的。”朱爱萍说,看到法官训斥被告,他们似乎觉得这 个案子有希望。但后边又是漫长的等待。 她一次又一次跑法院,或是被门卫挡驾,或是被告知有关人员出差。“再找信访,他们说茅市长已经嘱咐不干预法院 工作”。 半年第一个审限快到了,朱爱萍认为可以等到判决,但法院又由院长批准延长了审限,这意味着又要等待半年。 这时,杭州的地价突然跳升。为了确定“龙德”占用房地产应该交给她的租金,朱爱萍让房产评估人员,对它进行初 步估价。而估价结果让她惊讶:总价值近4000万,年租金130万。而且,随着杭州土地资源减少,这块紧贴老城区的土 地在规划上已有变更,可以用于商住房建设。这意味着,这块土地增值潜力巨大。 在法院一拖再拖的同时,一些与“龙德”和“二轻”有关的人试探向她购买。 “龙德2002年因为生产不合格输液器,被国家医药监督局通报过。后来就一直给温州人加工,这个温州人找过我 ,说给我1000万让我转给他。” 另外一些人则是一些“热心的官员”。有人提出用“二轻”的另一块同样面积的土地跟她置换。“我听他说得不错, 可到现场一看,没有他说的厂房,像是一个垃圾堆放场。” 朱爱萍觉得法院的“低效率”与这些来自各方的试探,有着说不透的联系。 从希望再到失望 市长协调会上,茅临生市长曾当众承诺:市政府绝不干预法院执法。这让朱爱萍看到了希望。 朱爱萍到杭州市中院要求立案,请求法院强制执行。但中院回复她说,让她到房地产所在地的江干区立案;江干区法 院则对她说,他们不能立案:一来中院没有处理完;二来此案标的超过200万,归中院管辖。 直到一个月后,中院才正式立案。又过了近两个月,法院才正式开庭。 “他们又提出10年租赁合同的事,法院也说那个协议是无效的。”朱爱萍说,看到法官训斥被告,他们似乎觉得这 个案子有希望。但后边又是漫长的等待。 她一次又一次跑法院,或是被门卫挡驾,或是被告知有关人员出差。“再找信访,他们说茅市长已经嘱咐不干预法院 工作”。 半年第一个审限快到了,朱爱萍认为可以等到判决,但法院又由院长批准延长了审限,这意味着又要等待半年。 这时,杭州的地价突然跳升。为了确定“龙德”占用房地产应该交给她的租金,朱爱萍让房产评估人员,对它进行初 步估价。而估价结果让她惊讶:总价值近4000万,年租金130万。而且,随着杭州土地资源减少,这块紧贴老城区的土 地在规划上已有变更,可以用于商住房建设。这意味着,这块土地增值潜力巨大。 在法院一拖再拖的同时,一些与“龙德”和“二轻”有关的人试探向她购买。 “龙德2002年因为生产不合格输液器,被国家医药监督局通报过。后来就一直给温州人加工,这个温州人找过我 ,说给我1000万让我转给他。” 另外一些人则是一些“热心的官员”。有人提出用“二轻”的另一块同样面积的土地跟她置换。“我听他说得不错, 可到现场一看,没有他说的厂房,像是一个垃圾堆放场。” 朱爱萍觉得法院的“低效率”与这些来自各方的试探,有着说不透的联系。 一位了解内情的法官向记者承认,这个案件很简单,审限延长不是法律上的原因。至于是什么“内情”,他笑而不答 。 很长一段时间里,双方陷于僵局。孙女士拖着病体到北京上访,但是“没有用”,而“龙德”则若有所恃。 有人提出折衷意见,让“龙德”先退出一半,“龙德”回答,他们做的是医疗用品,不能跟卫生条件不合格的企业合 用一个厂区。又提出让“龙德”交租金,“龙德”也毫不理会。 幕后的利益勾结 在案件审理期间,“二轻”的资产归并到“杭州市工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该公司致杭州市国土资源局的函称:“2000年6月,由于(金松)空调有限公司经营困难,资金短缺,该地块被 杭州土地储备中心收购。”“后因考虑到合资企业龙德公司经营发展和职工队伍的稳定,同年经马时雍副市长协调,该地块由 杭州二轻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306万回购,并支付了全部款项,市二轻也同龙德公司签定租赁协议至今,由于资金等原 因,当时二轻未办理土地权证过户手续。” 这就是“二轻”所说的有“权证”的真相。几位当地法律界人士说,过户就要明确财产权属,而“二轻”迟迟没有办 理土地权证过户手续,“除了害怕债权人追索,找不出合理的解释”。 这份呈文还说:“2004年7月29日,我司会同市经委与市中院进行沟通......为了妥善解决问题,我司 表示,一旦拍卖裁定撤销,(我司)可以承担支付应返还朱爱萍的适当的购房款及适当的补偿款。” 杭州市工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另向中级法院提出了“执行回转”。虽然案外人的“执行回转”没有法律上的依据,但 杭州市中院却即刻发出了裁定,8月16日,朱爱萍诉“龙德”一案被中止审理。 这时,延长6个月的审限又要到期,如不中止审理,再次延长,必须向高级法院申请。“执行回转申请”适时地将此 案控制在杭州市的控制范围内。这意味着朱爱萍的愿望可能永远无法实现。 “工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的意见,对法院意味着什么?浙江大学一位不愿具名的教授说,它当然是代表政府了。 记者查询了“龙德“的企业档案,在因为生产不合格输液产品被处罚和该处房地产被拍卖时,“龙德”的董事长是孙 振洲,其大股东是“杭州工联实业公司”,属于“二轻”旗下企业。而孙振洲又是“二轻”的董事长。在这两年,他的身份是 杭州市政府的副秘书长。 在杭州中院的某些人,屈从于地方政府和地方利益,作出不公正或者枉法裁判,历史上是有据可查。1999年,为 使两家地方企业顺利地逃废近亿元银行债务和与此相当的经营债务,他们与政府银行联手,伪造了两份破产裁定,使银行债务 顺利地到中央银行核销,这两份裁定,除了法院的大印是真的,甚至连审判人员的名字都是子虚乌有的。当时法院主持造假者 是法院院长。 报界披露后,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批示严惩,然而这些触犯刑律的人居然只是行政处分了事。而记者手中一份法院简 报中登摘市委副书记讲话说“(法院院长)是因公触法。”在朱总理届满后,这位赋闲三年的法院院长又重新得到平级任命。 当时得到法院帮助的两家企业,正是“二轻”旗下的地方企业。 “到现在,那两份裁定‘还被认为有效’,并得到执行。上面的意见是,既然是假的,就不存在撤销问题。”一位知 情人士说。 孙女士说,她所遭遇的一切让她心寒齿冷。到记者采访时,她才知道同一案件的原、被告不能聘请同一律师事务所的 律师,这涉及利益冲突,是被律师法规严令禁止的行为。孙说:“是我先请的六和所的律师,他们也请了六和所的律师。我的 律师说无所谓。” 她觉得“这些吃法律饭的”,真像是跟她“做一场游戏”。 如果拍卖被撤,“适当补偿”,两年的经济和精力的付出,投资计划的停止......对她们一家来说,“一切归 于零”。 “我像是中了彩票,上面有我的名字。我还没有兑奖。他们突然说,这彩票另有其主,可以给我适当补偿。世界上有 这种事吗?” 相关专题:新周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