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治在线节目实录专题 > 正文

中央电视台《法治在线》:蟋蟀赌房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9日13:14 CCTV《法治在线》
中央电视台《法治在线》:蟋蟀赌房

很多人聚集在房屋内进行赌博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中央电视台《法治在线》:蟋蟀赌房

用来赌博的蟋蟀


  导视:神秘民宅 夜夜灯火通明

  同期:025231

  最多的时候能达到八、九十人

  民警秘查 暗探蟋蟀赌局

  同期:025231

  我们知道他们利用蟋蟀进行赌博

  敬请收看第一现场《蟋蟀赌房》

  演播室:

  蟋蟀,俗称蛐蛐,斗蛐蛐本来是一种传统的民间娱乐,可是,近几年来,一些不法之徒竟将这小小的蟋蟀当成了赌博的工具。前不久,江苏省南京市公安机关接到群众举报,在当地的一间普通民房里,每天都有几十名男子在这里进进出出、形迹可疑,警方立即展开侦查布控。

  (黑场入)

  解说:

  这就是群众举报的那间民房,整个房屋大约10平米,位于南京市水西门牌坊街的闹市区,每天这里都会聚集数十名男子,在房屋内进行赌博。

  同期:025231(南京市公安局建邺公安分局治安大队副大队长 杨海涛)

  我们知道他们利用蟋蟀进行赌博,第二是知道参赌的人比较多。

  解说:

  杨海涛,南京市公安局建邺公安分局治安大队副大队长,这起赌博案件的主要负责人,案件的名字比较特殊——蟋蟀赌案。使用蟋蟀作为赌具进行团伙式赌博,这在南京警方以往侦办的案例中并不多见。

  为了进一步掌握这个赌博团伙的活动情况,警方选择了与这间民房相距50米,正在施工的楼房作为监视点,通过两天的秘密观察,警方摸清了参赌人员的活动规律。

  同期:025231

  当时我们了解到一个是每天的上午时间,大概从9点钟到11点钟,可能有五六十个人,晚上从八点钟以后到夜里面12点钟、1点钟,参赌人员一般都在50个人以上,最多的时候能达到八九十个人。

  解说:

  晚上八点以后参赌人员最为集中,这也是警方实施抓捕行动的最好时机,但要同时制服数十名赌徒也带有极大的难度。在前期侦查过程中,警方发现在赌屋的后面,有一个三百多平米的空地,因为赌屋内只能容纳一、二十人进行赌博,因此没有轮到的参赌人员常常会在这片空地上休息等候,一旦警方实施抓捕,空地上的参赌人员很容易逃散。

  同期:03:33:56:00

  人员这么多的赌博我们还是比较难得碰到的,第二个这么大一个场地我们也是没怎么碰过的,赌博一般都是相对的固定的某一个场所,比如说他在房间里面,我们可以把两边门赌住,你在房间里面出不来,它另外有一个三四百平方米的大的空旷的场地,而且很多人都在这个场地上休息,所以说这个场地我们当时考虑到控制的时候不太好控制。03:14:26:00

  解说:

  为了防止参赌者四处逃散,警方决定在抓捕当天兵分两路,一路先绕到院子后面守住参赌人员可能逃跑的路线,然后打电话通知另一路从正面进入,形成合围。

  画面:小屋夜景 (把蟋蟀声音)

  隐黑

  解说:

  9月28号晚上,南京警方调集了40多民警展开抓捕行动。身着便服的几名民警,按照事先部署,先绕到院子后面的围墙进行守侯。 当晚9点整,几十名民警按照事先制定的行动计划,冲进了赌场。

  现场同期:

  民警:不许动,蹲下,蹲下。

  解说:

  警察的突然出现,让参赌者顿时慌了手脚。一些参赌人员慌不择路,企图翻越围墙逃跑,很快就被埋伏在外面的民警抓了个正着,还有一些参赌人员慌乱中一头钻进了草丛。

  (画中画)

  现场同期:

  民警:出来,里面还有没有人?

  解说:

  为了逃避警方抓捕,一些参赌人员将随身携带的钱款四处塞藏,警方随即在赌场内外进行了全面搜查。

  现场同期:

  民警;这边,这边也要找。

  解说:

  民警在墙角、草丛、石逢里查获了数千元现金,在赌屋内也当场查缴到了大量现金,警方当即对搜缴的赌资进行了清点,行动中共查获赌资人民币五万多元,抓获赌博组织者和参赌人员58名,在赌屋内,警方发现共有蟋蟀罐子68个,里面装着蟋蟀近百只。

  (黑场)

  解说:

  警方通过审查发现,这个赌屋是一个月前开设的,组织者是南京人严某,在当地被称为“蟋蟀王”。最初只是周围的邻居、朋友参加“蟋蟀赌”,可是没过多久,这个蟋蟀赌屋的名声就传开了,到这里来的参赌的人每天都在60人以上,参赌者大都自带蟋蟀,捉对厮斗,每场胜负的赌注在几十元至几百元不等,组织者严某根据蟋蟀大小安排对阵,并从赌注中抽取5%的赌资。

  同期:涉赌人员

  先把这个蛐蛐称过重量,重量相等的在一起斗,一般带一点彩头,有的二十、有的五十,如果哪一个把哪一个咬败了,对方就输了。

  同期 民警 :养蛐蛐是正当爱好……

  字幕:日前,南京警方已依法对赌屋进行查封,并依法对58名参赌人员进行了治安处罚。

  聚焦:寓“赌”于“乐”必成害

  主持人: 斗蛐蛐最初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民俗,后来演变为了一种赌博方式,在刚才的片子中我们看到,这样一种曾在古代盛行的赌博方式在今天又出现了,那么参赌者为什么会如此痴迷于这种古老的赌博方式,这样一种看似游戏的赌博又会带来怎样的危害呢?今天我们就请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唐钧教授,一起来探讨这个话题。

  主持人:唐教授,用蟋蟀来赌博在我们的印象中,是一种古代的赌博方式,一般我们只是在一些历史剧中才会看到,而现在这么古老的一种赌博现象居然在今天又出现了,并且吸引了那么多人参加,您怎么看这个现象?

  专家:很多赌博的方式最早都是来源于娱乐,比如斗鸡、掷骰子、斗牛、斗鱼、斗蟋蟀、、打牌、赛马,后来逐渐变为了赌博的手段,比如唐代,上流社会就盛行斗鸡赌博,长安城里设了许多鸡坊和斗鸡楼。其中一些赌博方式,延续到了今天比如纸牌赌和麻将,某些赌博确实带有一定的娱乐色彩,像现在的斗狗和斗蟋蟀,因好奇而观赌,从观赌到参赌,很多人都是这样一点一点越陷越深……

  主持人:很多赌博方式都有一定历史渊源,那么禁赌呢?

  专家:其实,禁赌在我国也有很长的历史,明代的律法曾规定,凡赌博者一律砍手。孙中山先生在南京临时政府时期,也曾颁布禁赌法令,命地方严密稽查赌博陋习。之所以对大力禁赌,就在于一但赌风盛行,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会带来灾难性后果。

  主持人:“斗蛐蛐”在很多人眼里都似乎只是一种儿戏,即使带点赌注,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危害。但是这个看似儿戏的斗蛐蛐,一旦沉迷其中,一个危险的游戏也就随之开始了,让我们看一下记者的报道。

  *****************************************************************

  小片:

  解说:

  小小的蛐蛐,在参赌者的眼里,变成了摇钱树,为了能培养出一个好的品种,沉溺于斗蟋蟀的赌徒可谓煞费苦心,一些人还专门到外省去求购蟋蟀。

  同期:

  参赌者:全国各地只有山东的牙口比较好。

  记者:什么叫好?

  参赌者:身体对称,像运动员一样的,它腿、身子、脖子、头、身体都比较对称。

  民警:有的是高价买来的,好的蛐蛐能卖到几千甚至上万。

  参赌者:蛐蛐买回家后要给它洗澡,然后天天喂食,下三,天天服侍它,忙这个东西。

  解说:

  所谓的“下三”,就是将一只母蟋蟀放进罐里和公蟋蟀一起养,据说这样才能让公蟋蟀迅速成熟,有利于培养它的斗性,为了找到成熟的母蟋蟀,一些赌徒不惜重金求购。

  同期:031022

  民警:这些赌徒不顾自己的家庭,不顾自己的孩子,不顾自己的工作,什么也顾不了,天天陷在里面赌博。

  **********************************************************************

  主持人:

  唐教授,我们都说玩物会丧志,看来赌博也是一样,在刚才这个片子里,我们看到某些参赌者已经是沉溺其中,不能自拔,赌博对人们的心理健康是否也会带来一些影响?

  教授:

  我们知道经常参与赌博的人容易染上“赌瘾”,而一旦染上赌瘾,往往会沉溺其中,赌博就像寄生在人灵魂深处的蛀虫,像毒品一样阴魂不散,有研究表明,参赌者在赌博过程中心率加快,会在体内产生一种称为“内啡”的化学物质,使人获得异常兴奋和快感,这和毒品对人的影响十分类似。为了赌博,很可能会做出不理智的行为,比如斗蟋蟀的一些赌徒……

  主持人:

  应该说“赌博”、“赌场”和“赌徒”这些词汇,在我们大家的眼里都是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的,而这样一种善恶的判断,是对赌博形成一种公众监督的前提。但在这个蟋蟀赌博案件中,每天都有几十号人在赌屋进进出出,周围的群众也都有所耳闻,可是警方直到一个月后才接到群众举报,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

  小片:

  这个赌屋开设后,每天都会从这里传出参赌者的喧闹声,附近不少居民对此都有所耳闻,可是,有很多人认为这不算违法行为。

  市民甲:这个是民间文化斗蛐蛐。

  市民乙:他这个东西是参加比赛的。

  **************************************************************************

  主持人:

  附近居民可能认为这是个人爱好或者小赌不算赌?您怎么看待这种观点?

  教授:

  依照法律对赌博行为的认定,予以驳斥,提醒,呼吁一种健康的社会风气的营造。

  (主持人可引导预防赌害 主流的社会风气同样有重要作用)

  主持人:好,感谢唐教授。小赌无大害,这种想法不但是错误的,同时也是危险的,因为痴迷赌博的赌徒大都是积小赌成大赌,并最终染上了赌博的恶习。蟋蟀虽小,但莫以恶小而为之。

  法治聚焦:寓“赌”于“乐”

  00:00:58:00

  记者:今天我们演播室请来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唐军教授,欢迎您唐教授。

  这起案件中,犯罪嫌疑人他们是用赌蛐蛐的方式来赌博,其实在民间有很多类似的游戏,其实说起来也都挺好玩儿的,有斗鸡的,据说还有斗鱼的。类似这样的很多,是不是有一些游戏特别容易变成赌博?

  A:我想是这样,就是很多东西,你也可以把蛐蛐当做一种宠物来养,也可以朋友之间大家拿来逗一逗,玩儿一玩儿,这些都挺好玩儿的。

  记者:就这些游戏本身没有问题。

  A:本身是没有问题,我觉得可能我们小时候都玩儿过,但是很多东西,这类有输有赢的东西,在处理得不好的时候,大家觉得有输有赢就可以来赌博,所以在这样一个演变的过程当中,常常就把一种本来很好玩儿的东西变成一种赌博了,比如斗牛,还有逗狗的,我想大概是有输有赢的东西其实可能都可以用来赌博,甚至可以说这个东西有个YES or NO这样一个答案的也都可以用来赌博。

  00:02:24:00

  记者:很简单像掷筛子,或者是猜哪个手,其实要想赌的话都可以,不在于形式。

  A:对,对。所以说赌博并没有一种固定的形式,而且玩儿的东西我们常常也注意他有一个界限,如果我们不小心越过这个界限的话,他可能就变成赌博了。

  记者:其实说起来这种方式还挺传统的,因为很早在民间就有人玩儿这样的游戏,可能也有人用它来赌博。另外一方面我这两天看咱们中国的法治史,我发现对于赌博,各朝各代的政府都会有相关的禁令。比如说在明朝,他们就有一条法令可以说是挺严酷的,谁要参加赌博是要砍手的,看来禁赌也是有历史渊源。

  A:我想大概中国有文字记载以来,我想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过程当中,大概基本上是倾向于禁赌的,因为从我们各种各样的礼教,比如传统的一些文化上来讲,中国的这些传统文化应该是反对赌博的。因为赌博会带来很多很多的危害,对社会的一种危害,对社会整体的一种危害。

  记者:有的人觉得赌博就是我们我相互之间你请我愿的事情,为什么会说到有这么大的危害呢?

  A:因为赌博毕竟有输赢,这个输赢就涉及到经济上的问题了,一般来讲,我们形容像赌徒一样的,赌红了见。所谓赌红了眼,就是他赌到后来山穷水尽的时候,他可能就会要想到歪的东西了,因为正路子上你不可能有这么多钱,一个就是你沉溺于赌博,而且赌博这个东西就是越输越想赌,因为赌博基本上是靠的一个运气,从数学上来讲它是一个概率问题,总觉得我这次运气不好我就输了,可能我下一次我再赌就搬回来了,觉得永远有下一次,总会有这样一种心。所以这样特就赌到后来,一个就是把自己的积蓄都赌光了,还有可能就是欠了很多赌债。如果这些东西在现在社会上如果涉及到一些根深背景的,如黑社会,如果来逼债什么的,这样就会引起很多很多的社会问题。

  记者:另外我再想一个问题,咱们再说逗蛐蛐来赌博,可能因为这个游戏本身就比较好玩儿,它容易吸引很多人来看。

  A:对。

  记者:所以这样的形式的赌博挺形容形成一种风气的是吗?

  A:好玩儿的东西本身就好玩儿,它本身就吸引人,很多人原来可能觉得这是在逗蛐蛐,我来看一看,看着看着挺有意思,最后又看到大家拿这个来赌博,一波人赢了,这一波人输了,可能就引起他的这种心理,我是不是也可以参加赌博,我既玩儿了,我又说不定挣到钱了,这样的话他就陷进去了。我觉得是有这么一个情况。

  00:06:03:00

  记者:就因为大家很多观念中,会觉得蛐蛐本来就不是什么大事,就是一种玩儿,即使带一点赌注有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您可别小看这个看似儿戏的赌蛐蛐,一旦沉迷其中也会让人整个就改变的,让我们来看看记者的报道。

  00:06:20:00

  播放大屏幕。

  00:07:46:00

  记者:真是逗蛐蛐逗得连家都不要了,我觉得有个问题可能不爱赌博的人很难理解,你看生活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可以去做,为什么有的人一沾赌博,就好象看不见别人的事情了,只钻在这里边,这是为什么呢?

  A:赌博它本身是最上瘾的,这种上瘾除了一般的分析从心理上分析它的,就我刚才讲的,因为赌这个东西人说十赌九输,输的面是很的大。所以越是输,越想在下一次把它搬回来。现在科学的理解更近一层了,就去分析他是不是这种赌博会引起人的一种生理上的变化。

  记者:还不仅仅是一个喜好,一个习惯。

  A:对。

  记者:还是生理上的上的变化?

  A:心理上他会引起一种生理上的变化。

  记者:那就点有吸毒一样。

  A:对,这个东西到后来可能就跟吸毒有某一种相之处,它是因为一种内分泌的叫内非肽,它的一种过量的释放,它可能使一个人完全地陷进去了。所以这样的话,他就想吸毒一样,他到了一定的时候,他不去干这个他就难受了,所以把就会花成千上万的钱去求一个好的蟋蟀,然后拿来参加赌,参加赌的时候,当然他这么大的投资他肯定是要想收回的,在收回的过程当中,我觉得就是越陷越深了。

  00:09:57:00

  记者:其实在我们平时生活中,我们要说到赌场、赌博、赌徒、赌棍,我们都知道这些词都是贬义词,我们会本能地觉得跟赌博有关系的事情不是什么好事情,但是就我们刚才看到,本案中,赌蛐蛐的场所周围其实很多老百姓也都知道那儿在赌,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没有人去举报,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再看看记者的报道。

  00:10:23:00

  播放大屏幕

  00:10:41:00

  记者:唐教授,你看大家都觉得这是个游戏,就算小赌一把,大家意识里就觉得好象没有问题。

  A:我觉得一般地玩儿逗蛐蛐应该是没有问题了,然后就产生了一种大家拿钱来赌,如果是一般的几个朋友之间来玩儿一玩儿,即使有一点赌的行为在里面,这也就是一般的教育的问题。但是刚才看的这个已经不一样了,他是一个刚才讲了赌党,实际上他已经是一种聚众赌博的行为,他提供场地,他也做庄家,他也抽头,然后引来了几十人,甚至于上百人的围观,像这样的已经不是刚才那几位先生的说的那么一个小的事了。

  记者:就是说大家对游戏和赌博之间的界限得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观念。

  A:对,我觉得尤其第一个你不要去赌博,第二个你要看到这已经是一种职业化的赌博了,他已经成为一种职业,就是说有人以此为生了,所以这两点是更需要大家去注意,去防止的。所以周围的居民来讲,他应该看到这个,已经是成了一个赌场了,不管怎么它是一个赌场,我觉得老百姓看到这样的情况的话,一定要去举报,要不然的话,后患无穷。

  记者:其实在禁赌方面,我觉得大家形成一个好的社会风气特别重要,如果大家一看这样的情况马上就举报,可能它根本就形成不了,大家都应该有这样的意识,您觉得比如说有别人在赌博,我只是作为一个邻居,或者路过的,这事情跟我有关系吗?我为什么要去举报。

  A:一个我觉得如果是看到自己的邻居或者朋友在打麻将,可以去告诫他们一下,不要赌博,说赌博有些什么危害。但是如果说当他要发展成为一种定期的,或者是一种来的比较大了,而且甚至于有人专门提供场所给别人来聚赌,等等,像这样一种情况我觉得就应该举报。所以这个里面也还是有一个界限,可能有两条界限,第一条界限你不要去赌,第二条界限你不能是一种职业化的赌博,你不能是一种聚众赌博。第一我们讲的这种偶尔赌一赌这种还是一个教育问题,还是一个错误的问题,还是属于劝,走到上面那一种就是聚众赌博,或者是提供场地,职业性的赌博等等,走到这一步,他已经是一种出界了,他已经是一种违法犯罪的行为了。

  记者:作为我们普通的公民,即使他们的赌博行为没有妨碍到我,但是我也应该有义务去举报他们,制止他们的这种行为。

  A:对,因为赌博陷要很深的话,它会引出非常多的社会问题的,比如有的人欠了赌债被逼地没办法的话,他可能去偷去抢,甚至于杀人这种事情都出来了。所以还有就是赌场上有时候也会因为赌发生一些斗殴,甚至杀人,像这样的东西,所以这个东西我觉得不是一个好东西,咱们看见这样的应该去制止他,大的话就应该举报。

  00:14:52:00

  互动地带:

  互动地带:返券消费的法律问题(上)

  主持人:好了,又到了我们的互动时间。前一阵子不少商场为了促销大搞返券活动,比如买一百返券100,就是说买一百块钱的东西,商场还倒找您相当于一百块钱的购物券,这样的好事,消费者当然不会错过,一到节假日,返券活动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眼球。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来到北京的某家商厦,发现这里的返券活动已经接近尾声,那么顾客对于返券感觉怎么样呢?有人说,返券啊,让人欢喜也让人忧。

  同期声:太麻烦了,非常累。

  主持人:如果说为了花掉这些返券,费尽周折寻找合适的商品仅仅是消费者的烦恼,那么持券消费,却处处受限,那就不仅仅是消费者自身的问题了。一位顾客向我们抱怨说,自己拿着券却买不到想买的东西。

  同期声:(返券)分三段使,还什么都买不了。

  主持人:记者看到,不少柜台贴着“不参加活动”或者“原价收券,但特例商品除外”的告示,但是并没有进一步的说明,商场门口的告示上也没有罗列特例商品的清单,难怪有的消费者会问了:返券的使用范围从何而知呢?

  律师:经营者在活动之前,必须明确说明什么必须参加,不能无限的解释,否则就伤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主持人:经营者对于消费者如果没有尽到明确告知的义务,就会给消费者带来很大的不便,这不,一位顾客因为返券有所破损遭到拒收,正在和营业员理论。

  同期声:没有人告诉我们破损的返券不能使,你这(返券)后面也没有写?

  主持人:原来,她的返券有些破损,在付款的时候,营业员拒收这张返券。

  营业员:我没有权限处理,您到三楼找企管部。

  主持人:我们陪同这位顾客楼上楼下的找能够处理这件事情的部门,半个小时后,我们终于找到了负责人。

  负责人:您不用解释,我看看。

  主持人:经过仔细辨认,商场负责人在返券上签了意见,说明这张返券是可以正常使用的。但是仔细一想,偌大的返券活动,如果不对用券的具体范围和要求做出说明,再出现类似的情况,那搭进去的就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半个小时了。

  律师:应该告知,明示什么样的券是可以用的。

  主持人:拿上商场负责人签字确认的礼券,这位顾客终于可以用券购买她看中的商品了。但是接下来,这位顾客又遇到了一个问题。这家商场规定,原价用券,现金打折。这是什么意思呢?营业员解释说如果是两百块钱的东西,得交200块钱的返券,但如果用现金,就可以打折。这番解释让这位顾客觉得自己的返券在缩水。

  同期声:用券就是原价,用现金可以打折,说不好听,商场就是欺诈!

  那么为什么返券不能和现金等值消费呢?商场又是如何解释的呢? 我们拨通了客户服务中心的电话。

  电话:你用现金就可以有返券,用返券本来就是购买原价的物品,没有折上折。

  主持人:用券消费和现金消费遭遇不同等对待,是商场在作正常促销,还是虚抬价格呢?消费者应该怎么办呢?

  律师:如果对换季商品进行低于成本价格销售,是正常的,但是不能恶性竞争。消费者可以举报,通过价格部门来管理。

  主持人:走出商厦,我们仔细阅读商场的店堂告示,发现其中有一条规定:“活动期间,退货只退礼券部分,活动结束后只退现金部分”,因为不知所云,我们再次拨通了客户服务中心的咨询电话。

  电话:活动结束后,如果退券给你,那你拿着券没有用,我们可以给你调换商品。

  主持人:原来,告示的意思是,参加返券活动,就不能够像持现金消费一样享有退货的权利了,但是可以调换商品。那么,这样的告示合理吗?

  律师:消费者用哪种方式购物,不影响他的合法权益,消费者的退货的权利不应该受促销方式的影响。

  主持人:商家做返券促销,本意是让利于顾客,达到商场和顾客双赢的效果,但是如果该说明的不作说明,而在纠纷发生的时候,又作出仅对商场一方有利的说明,就可能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违背了商场搞活动的初衷。所以,经营者对活动的具体范围和方式作出明确的而不是概括的,具体的而不是模糊的说明,才能避免发生不必要的纠纷和冲突。好了,感谢您收看今天的法治在线,再见!(记者:夏荫 摄像:娄伟)

  相关专题:法治在线节目实录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维他小子
营养健康维他小子
张惠妹
激情火爆性感阿妹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