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天津建卫600周年纪念专题 > 正文

远征路上抒情志 津城最懂穆旦心(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8日23:25 城市快报
远征路上抒情志津城最懂穆旦心(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记者 黄卫/城市快报

  “……在阴暗的树下,在急流的水边,逝去的六月和七月,在无人的山间,你们的身体还挣扎着想要回返,而无名的野花已在头上开满……”这首《森林之歌———祭野人山死难的兵士》,被评论界称为中国现代诗史上直面战争与死亡、歌颂生命与永恒的代表作。诗的作者,即是我国著名现代派诗人、天津诗人穆旦(本名查良铮)。

  胡康河

  留住他一生的记忆

  1942年2月,24岁的穆旦胸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之志,参加中国远征军,任司令部(杜聿明将军)随军翻译,出征缅甸抗日战场。杜聿明出征时,并没有想到竟然会大败而归。经过几次惨痛的失利,最后他取道缅北密支那野人山率部突围。穆旦夹杂在队伍中艰难前行。谁都明白,在后有追兵时殿后意味着什么。且战且退,诗人陷入了濒死边缘。

  南开大学著名历史学家来新夏教授告诉记者:“可以说,穆旦在这场战役中,捡了一条命。诗人亲眼见证了那场战役的残酷。他曾经一次断粮达8天之久。但是这个24岁的年轻人,在5个月的失踪之后,结果是拖着疲惫的身体到达印度。以后在印度3个月里,几乎因为饥饿之后的过饱而死去,但这个外表纤弱的诗人却有意想不到的坚韧,顽强地活了下来。尽管我与穆旦有过近10年的交往,但他很少提起那场战役。”

  野人山是一片至今未被开发的原始森林。5月底中国远征军抛弃了所有的辎重,向野人山退却。几万大军进入野人山后,很快就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向导,在茫茫的大森林中迷失了方向。不久,他们吃光了带来的粮食,部队马上又陷入了饥饿中。在热带丛林的毒雨里,他的腿肿了。疲倦得从来没想到过人能够这样疲倦,胡康河谷森林的阴暗和死寂一天比一天沉重,一种致命的痢疾侵入士兵的身体,经常面对的还有蚂蟥和大得可怕的蚊子。而在这一切之上,是那让人发疯的饥饿。

  根据战后盟军公布的资料,中国远征军入缅参战的总兵力有10万人,伤亡6万多人,其中有5万人死在了野人山。对于这场经历,诗人从不愿意提起。只有一次,被朋友们逼得没有办法了,他才说了一点,而就是那次,他也只说他对于大地的惧怕,森林里奇异的、看了使人害怕的草木,而在繁茂的绿叶之间却是腐烂的尸体,也许就是他的朋友们的。

  ……

  在阴暗的树下,在急流的水边,

  逝去的六月和七月,在无人的山间,

  你们的身体还挣扎着想要回返,

  而无名的野花已在头上开满。

  ……

  静静的,在那被遗忘的山坡上,

  还下着密雨,还吹着细风,

  没有人知道历史曾在此走过,

  留下了英灵化入树干而滋生。

  3年后,穆旦发表了这首著名的《森林之魅———祭胡康河上的白骨》。

  家中的“赤色分子”

  学校撰稿的台柱子

  每当翻阅穆旦的诗集,总会惊叹于他感情的丰富、语言的流畅。在艺术创作中,感情可能会变得陈腐,然而技巧却常新。这些技巧就在穆旦的指尖上。但是如果说奥登和艾略特的技巧运用起来还有明显的技巧性的话,穆旦却是把这种技巧浓缩到他的感情里去,甚至可以说变成感情了。“你给我们丰富,和丰富的痛苦”,不知道读者看了这个句子有何感想。

  1924年3月16日,天津《妇女日报·儿童花园》(邓颖超、刘清扬、李峙山等主办)刊登了一篇小学生作文《不是这样的讲》:一个叫“珍妹”的小女孩,与母亲在大街上看见一辆汽车时表现出自己天真的想法。对坐车人和汽车进行了一番评论,通过评论,隐含着对能坐汽车的有钱人家的讥讽。这是穆旦最早见诸报刊的文字,当时他读小学二年级,年仅6岁。

  查良铃(穆旦的妹妹)曾回忆:“1929年9月,穆旦考入天津南开学校学习。开始诗文创作,显露文学才华,其刚毅性格和爱国热情也充分显示出来。每逢过年(春节)大家庭中要祭祖先,摆供桌,子孙们要磕头。轮到他,他就不磕。抵制日货时,他就不允许母亲买海带、海蜇皮(当时都是日本进口的),要是买来,他不但一口不吃,后来还把它倒掉。家中伯父们就议论良铮是‘赤色分子’,都怕他。可是在兄弟姐妹、侄子们当中,他的威信很高。他待人真诚、耐心,不怕麻烦,最喜欢教人读书。”

  据当时《南开高中生》主编周珏良(与查良铮同届不同班)回忆:“当时他是写稿人的两大台柱之一,主要写诗,也写些散文……每到集稿时,篇幅不够,我总是找他救急,而他总是热心帮助,如期拿出稿子来。”

  南迁学英语

  徒步“吃”掉一本书

  穆旦不但为我们留下了不朽的诗集,更给后人留下不朽的国外名著译本,至今为人熟知。抗日战争时期,穆旦等从北方来的流亡学生,在昆明完成了大学学业。但那时他已经有过不寻常的经历,其一是他是从长沙步行1000多公里来到昆明的,其二是他曾参加远征军去缅甸,又从那里撤退到印度。他的身体经受了一次大考验,但终于活着回到昆明,去做他历来爱做的事———写诗。

  1938年2月至4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由长沙迁往昆明,组成西南联合大学。途中,穆旦写下了《三千里步行》,诗人描写了“一群失去了一切,又把茫然的眼睛望着远方”的一群“鲁宾逊”:“他们的血液在和原野的心胸交谈”,“他们不能抵抗那曾在无数代祖先心中燃烧着的希望”。

  尽管徒步搬迁十分艰苦,但穆旦更完成了一个壮举。他的特有方式引起同学们的注意,每天从一本小英汉字典上撕下一页或几页,一边行军,一边背单词及例句,背熟之后就把这部分丢掉。到达昆明时,那本字典已经所剩无几。在那时起,穆旦结识了许多良师益友,并形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现代主义诗歌流派———“九叶派”。

  在一个不是机会的机会里,来新夏教授认识了穆旦。“我较早地读过穆旦的诗,但我不知道穆旦就是查良铮;我认识查良铮是20世纪50年代前期他由美国回到南开大学任教时,但也不知道查良铮就是穆旦。因为他的夫人周与良和我是辅仁大学同年级的同学,所以我们很熟悉。‘文革’时期,我们又同为‘棚友’,共同承担刷洗游泳池的劳动。休息时蹲在墙脚旁聊家常,我才把查良铮和穆旦合二为一,并更了解他的家世、事业和性格。”

  《罗宾汉传奇》

  他留给世人的遗憾

  人们给予穆旦的称号中,除了诗人,还有一个,就是翻译家。1954年以后,穆旦逐渐暂停了写诗创作,开始将目光转移到翻译国外名著上来,当年普希金的作品,大部分是经穆旦翻译而来。

  南开大学原图书馆馆长冯承柏教授告诉记者:“1962年,我在南开大学历史系工作。当时美国史研究需要翻译人员,我从图书馆把穆旦请到历史系帮忙。在短短的2个月中,穆旦给我们讲述了很多知识。穆旦对我们年轻人特别好,我们有问题请教,他总是耐心解答,从不摆长者的架子。可惜,由于条件的限制,我们没能请他给我们多讲一些诗歌创作。”

  1947年至1953年,穆旦留学美国。仿佛是有了预感,也仿佛是上天为了给他将来的坎坷命运提供一些慰藉,穆旦在芝加哥读书的时候并没有把太多的时间花在专业上,而是孜孜不倦地学习俄语。当他回国并受到打击的时候,俄语以及他早就驾轻就熟的英语成了他惟一的寄托。他翻译了普希金的数百首抒情诗和丘特切夫诗选、拜伦诗选、雪莱诗选、济慈诗选、英国现代诗选等,晚年还完成了拜伦的巨著《唐璜》———一部被王佐良誉为不逊于原文的完美长诗。

  穆旦在晚年翻译的一本儿童文学《罗宾汉传奇》有点偶然性,也带有苦涩味。《罗宾汉传奇》有两点引人注意。一是英国妇孺皆知的绿林好汉罗宾汉的老故事,用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叙说;二是这个译本是著名诗人、翻译家穆旦所译的第25本译著,也是最后一本译著。穆旦是专为帮助其长女(当时初中刚毕业)学习英语而翻译此书的。

  1974年,他仍在接受“管制劳动”,其爱女小瑗(查瑗)被分配到天津第13塑料厂当工人,他辅导她业余学习英语,只希望女儿日后或许能“做个翻译”。最初以《林肯传》做教材,后来又随手翻译这本罗宾汉故事作为辅导材料。他只初译了全书26章中的15章,后因忙于其他事情而未能译完。1977年2月,穆旦因突患心肌梗塞,抢救无效离世。

  “慕旦”就是“穆旦”

  1934年5月,散文诗《梦》发表于《南开高中生》(1934年春季第4、5合期)。作品署名“穆旦”,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署名“穆旦”的作品。而1937年1月,一篇署名为“慕旦”的叙事长诗《玫瑰的故事》发表于《清华周刊》第45卷第12期。诗前有作者题记:“英国19世纪散文家L.P.Smith有一篇小品《The Rose》,文笔简洁可爱,内容也非常隽永,使人百读不厌。故事不少美丽处,背景也一如原篇,以收异域及远代的憧憬之趣。至于本诗能够把握住几许原文的美,我是不敢断言的。因为,这诗对于我本来便是一个大胆的尝试。想起1936年的最后几天里,苦苦地改了又改,算是不三不四地把它完成,现在看到,我虽然并不满意,但却也多少是有些喜欢的。”

  读者可能也会猜到,关于该诗“慕旦”笔名,与几年前的“穆旦”同属一人。

  王佐良先生(著名诗人,翻译家,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与查是清华外文系同班同学)证实:“慕旦两诗(含前一首《更夫》)是查良铮所作无疑。后者所据L.P.Smith所作《The Rose》一文,正是我们在1935年至1936年间在清华读的大一英文教科书中的文章。而我看那种叙事诗的写法正同他后来译《唐璜》的笔法差不多。”作为20世纪4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的“探险者”、五六十年代英、俄浪漫派诗翻译的集大成者,二者集于查良铮一身,其缘由,从署名“慕旦”的校园诗中已见端倪。“穆旦”、“慕旦”,只是音同字不同。

  那么,良铮先生为何笔名用穆旦(慕旦)呢。原因也很简单。“查”字上边为“木”,下面为“旦”,穆旦(木旦为查)。就如金庸先生的笔名,“金庸”为“镛”。

  相关专题:天津建卫600周年纪念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欧洲冠军联赛
深圳健力宝获中超冠军
雀巢奶粉被诉造假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广州车展美女图450张
经典两厢车狂热贴图
家居家装实用图库
北京打折楼盘信息汇总
刘翔自传:我是刘翔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