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世纪周刊专题 > 正文

北方四岛终落谁家?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9日16:01 新世纪周刊

  撰文/张瑶华

  日俄关系能否走出僵局,其关键环节依然在于双方如何确定和解决“北方领土”的主权归属。

  继俄外长拉夫罗夫公开表示承认并准

  备履行1956年《日苏联合宣言》中

  有关向日归还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中两个岛屿之后,俄罗斯总统普京也在内阁会议上表示,俄将履行同日 本在领土问题上达成的有关协议。这是俄方再次主动提出与日本之间解决北方的领土问题。

  历史问题由来已久

  北方四岛总面积约5036平方公里,渔业发达,水产丰富,煤气资源储备雄厚,并占据天然良港,扼守“黄金水道 ”,既是俄出入北太平洋的捷径之一,也是俄往返堪察加以及北美各口岸的必经之路。四岛现约有2万俄罗斯居民,绝大部分 居住在择捉、国后两岛。

  四岛争端属于历史遗留问题。据1855年《日俄条约》,“北方四岛”属日领土,但1945年日战败后,《雅尔 塔协定》使四岛连同千岛群岛一起被苏联收归版图。1956年日苏签署《联合宣言》,苏同意在与日缔结和约后,将四岛中 的齿舞和色丹岛还给日本。不过,随着东西方冷战格局的形成,苏对此承诺只字不提。

  苏联解体后,俄总统叶利钦曾主张“五阶段归还论”,但迫于国内强硬派压力而中途变卦。1993年,在日同意缓 置领土问题的前提下,两国签署《东京宣言》,俄承认北方四岛是一个整体问题,称可协商整体解决方案。

  普京继任总统后,俄在领土问题上的立场更趋强硬。2000年9月,普京访日,两国虽签署了关于和约问题的联合 声明以及15个合作协议,但领土问题依然悬而未绝。2001年3月,日前首相森喜朗向俄提出按1956年的《联合宣言 》先行归还两岛。普京却强调1956年的《联合宣言》是日俄关系重要的基础文件,但并非惟一文件。

  俄方示好日方冷淡

  此次俄罗斯主动提出领土问题是基于其远东外交的战略布局。普京在连任演说中提及与中、美、印关系时,第一次把 日列入“伙伴关系”行列,而俄将日视为“伙伴和潜在的盟国”,也是期望得到日的经济援助和投资。

  近日,俄在与中国顺利解决了边界问题后,更欲趁热打铁,以此为契机,寻求解决与日领土问题的突破口。以此为普 京明春访日把握日本的脉象,为2005年日俄建交150周年营造良好氛围。

  然而,日本对此态度冷淡。日外相町村信孝表示,普京的一番话是苏联时代的东西,无任何新意,没必要做出反应。 首相小泉纯一郎则强调,若不明确北方四岛的归属,日不会与俄签署和约。

  日认为,普京此次提出的四岛平分建议是想试探日的立场,一旦首肯,择捉和国后岛的归还将成为永久悬案,日必须 死守《东京宣言》的底线。11月18日,在智利举行的日俄外长会谈中,町村外相强调:“重要的是根据1993年《东京 宣言》,在解决领土问题的基础上缔结和约”,要求俄一起解决北方四个岛屿的归属问题。不过,由于双方各持己见,此次会 谈无果而终。

  解决问题还需耐心

  虽然双方在领土争端问题上互不相让,但日俄双方也都意识到应积极地致力于发展和扩大双边政经等方面合作,并加 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协调和磋商,将两国关系提升到新的高度。对日本来说,俄丰富的资源和巨大市场很有吸引力,更何况日还 希望在争当政治大国方面得到俄的支持。

  当然,如果索回北方四岛,对于提高日本的战略地位,部分解决日本的能源匮乏都有很大帮助。在明年日本战败60 周年之前,日要“雪耻”完成三件事:争当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与最后一个侵略对象国朝鲜建交;从俄罗斯手中索回北方四岛 。有日政府人士表示:“如果能实现上述目标,小泉首相就能名留史册。”

  虽然小泉纯一郎同普京在智利的会晤中并没有具体谈到如何解决四岛问题,但领土问题已经被重新提上两国首脑的对 话日程。而能否通过双方协商得以妥善解决,不仅需要时机和时间,更需要双方领导人的智慧和决断。

  (本文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

  相关专题:新世纪周刊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故宫等景点门票拟涨价
第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54届世界小姐总决赛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地产大腕赶集住交会
一周缤纷家装美图循环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