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郑州晚报《独家责任》专题 > 正文

郑州晚报:保护河南卢氏民间艺术(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03日10:00 郑州晚报
郑州晚报:保护河南卢氏民间艺术(图)

面塑艺术的逼真效果,让人看后总有一种食欲的冲动。卢氏县李文增供《郑州晚报》图片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郑州晚报:保护河南卢氏民间艺术(图)

卢氏民间艺术一绝“皮影戏”。晚报记者 游晓鹏/摄


  核心提示:卢氏地处我省西部边陲,自从2000多年前西汉在此设卢氏县以来,县名与县址就从来没有改变过。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这片有着深厚历史与文化积淀的土地上曾汇聚了大量民间艺人,他们在这里务农、表演、营生,默默地把各种民间艺术传承了数百年。但时光流逝,老艺人们不断去世,新的传人却越来越少,一批独特的文艺门类逐渐绝迹,整个卢氏民间文艺也面临着消亡的危机。

  在这种情况下,2004年3月至9月,卢氏县文化部门对境内从事各种门类艺术的艺人进行了两次大规模调查,搜集了大量的民间艺术品,为仅存的634名艺人建立起详细的档案,并试图对民间艺术进行“形式革新”,为保护民间艺术做出了种种尝试的“另存为”。从11月28日起,《郑州晚报》记者赴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进行了调查。

  皮影戏班十年只唱两出戏

  拉起二胡,奏起渔鼓,吹起笛子。11月29日晚,一阵久违数十载的皮影乐声在卢氏县北深山里的杜关乡尧头村又响起来,远远近近的人们循声而至,只一会儿就把董项锁家的小院围了个水泄不通。

  “小货郎归乡哟,哎嗨哎嗨哟,两肩挑担哟,媳妇盼……”53岁的董老汉在锣鼓声中扬起喉咙,一边用手控制着皮影道具,一边注视着台下的观众,脸上的表情喜庆而又庄重。一句唱毕,四下里叫好声就起,特别是远道而来的县文化局和文化馆的同志们,鼓掌鼓得尤其起劲。

  这一天,本是个平平常常的日子,但县文化局和文化馆的同志们特意赶到距离县城20多公里的深山里来探望这群老艺人,他们便执意摆起桌台,操起乐器“唱一把”。随行的记者有幸目睹了在卢氏县已经流传了数百年的皮影戏《小货郎归乡》。曲终,董老汉放下道具,面对记者伸出两根指头说:“10年了,我只唱过这么两出戏。第一次是去年县里举行的曲艺大赛,文化局的同志把俺们接到城里,唱了一天;今天,是第二次。”

  董老汉是尧头村皮影戏班的“主唱”,12岁开始跟师父学艺,20岁开始登台,在杜关乡远近小有名气。他告诉记者,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皮影戏班子最红火的时候,整个卢氏县就有几十个戏班,每逢庙会、集市或者红白喜事,都有人请自己去唱。但过了几年就不行了,听的人越来越少,而且戏班出一台戏所得甚少,“有时连一顿饭都挣不了”,逐渐就很少有人干了。

  “到现在,整个卢氏县只剩下这么一个皮影戏班。唱戏2人,弦子2人,渔鼓1人,梆子1人,小镲1人,笛子1人,加上村里其他能够赶场帮忙的,一共是12个人。”在场的卢氏县文化馆副馆长李晓林望着这群老艺人,表情凝重。“这12人里,最年轻的也已经30多岁了,主唱董项锁53岁,主弦郝富超52岁,小镲李荣民45岁……最关键的是,这群老艺人还没有收徒弟,再过些年,唱词、曲调、技法就没人会了,皮影戏在卢氏县就有失传的危险。”

  20年前200余民歌艺人现仅剩几人

  “卢氏皮影戏,其实是卢氏民间艺术日渐衰败的一个缩影。这些年具体消失了多少种类没有统计,但可以肯定确实消失了一部分。”面对记者的采访,县文化馆副馆长李晓林如此坦言。

  卢氏地处河南西部边陲,公元前103年西汉政府在此设县以来,县名与县址就从来没有改变过。黄河流域的洛河与汉水流域的老灌河和淇河穿县而过,境内的秦岭余脉则是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的分水岭。卢氏是南北方民间文艺形式的汇集地,已是不争的事实。据介绍,卢氏县内的民间艺术有20多种,包括剪纸、刺绣、泥塑、面塑、烙画、木版年画、民歌、皮影、书画、曲艺、书法、绘画、收藏、民间文学等等的20多个艺术门类。

  “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的文艺形式,曾经都能在这里找到生存之地。”李晓林从事民间文化研究已有数10年,对卢氏县内的民间艺术种类和分布了如指掌。“比如曲艺,以熊耳山为界,县北为黄河流域,主要流行打击乐,包括锣鼓戏和梆子戏等;县南则为长江流域,主要流行弦乐,如三弦戏等。卢氏县并没有土生土长的曲艺和戏曲,但陕西的、山西的、南阳楚地的戏曲在这里都能找到踪影,蒲剧、眉户、曲剧、道情,都曾红火过。”

  而1980年代以后,卢氏县的民间文艺活动不断受到冲击,从业人数也迅速下降,一些特色的民间艺术已经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戏曲方面,以前多时有近千人,几十个剧团,现在只有200多人,5个半业余性质的剧团;曲艺方面,以前常见的山东快书、河洛大鼓、花鼓戏、坠子书、皮影戏等已不多见,从艺人员从300多下降为不足30人;刺绣方面,70年代一批老年人去世以后,传统的针法、构图等等技艺已经完全失传;面塑则更少,一直保持在5人以内。

  “县文化馆1981年曾对民歌艺人做过一份统计,尚有200余人能唱。20年过去,当时人数集中的狮子坪乡茅河村等地会唱民歌的老人只剩下几个,且都在80岁以上,已难再展歌喉了。”李晓林一直担心,如果任由民间艺术自生自灭下去,它们就将面临着整体消亡的危险。

  634位民间艺人多了个艺术“另存为”

  2003年下半年,卢氏县文化馆向县文化局提议,对县内民间艺术种类和从业人员进行一次“拉网式”的普查,很快得到了文化局和县里主要领导的支持。

  “如果能把卢氏县的每一位艺人所从事的艺术门类、代表作品和表演、生存状况都详细记录下来,那么我们记录的就不仅仅是这些艺人们的生老病死,也是卢氏民间艺术的生老病死。准确掌握了这两个生老病死,卢氏县民间文艺的就不会消亡。”11月30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卢氏县文化局副局长王黎明告诉记者,听说文化馆的这个提议以后,文化部门和县里的领导都感觉这是个保护卢氏民间文艺的“好办法”。

  2004年春节一过,县文化局召开动员会,定于3月到5月之间,由县文化馆抽调干部深入全县19个乡镇353个行政村进行普查,全县19个文化站“必须全力配合普查”,并“力争各乡政府支持”。“搞这次普查,开始我们并没有获得专项经费,力争乡政府支持,主要是交通支持。”李晓林坦言,卢氏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搞大型的普查肯定要花不少钱,为了节省资金,“参加普查的人员每天只有10元钱住宿补贴,吃饭与交通费用都要自理”,而在山区,最困难的就是交通。

  3月初,文化馆的14位职工开始分批下乡开展调查。“馆里平时只留两个人值守,剩下的3人一组,划片进村”。文化馆副馆长李淑霞当时领着两个人一直在卢氏县内部几个乡调查,“每天工作10个小时,走50公里山路,吃两顿饭”。在她的记录本里,记者看到了一张详细的路线图:双槐树,五里川、朱阳关、瓦窑沟,“这些都是深山,村子又很分散,每找一位艺人,都要费很大周折。条件好的乡,有时会派车给我们,但更多的时候,都是步行。那些日子,常常累得腰疼。”

  5月底,一份厚厚的调查结果被整理出来,共有634位民间艺人被记录备案。他们的性别、年龄、住址、联系方式、艺术门类、代表作品,都被以列表的形式详细地记录下来。9月,文化馆组织人员进行第二次普查,收集起了大量的民间艺术珍品,为艺人档案再添实物佐证。李晓林笑着告诉记者,从那以后,自己对卢氏民间艺术“终于心里有数”了。

  “另存为”所引发的改革构想

  但在为艺人建档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缺憾。由于资金和条件限制,工作人员在调查过程中的记录工具仅限于笔和纸,“对于一些说唱类的艺术形式,根本无从记录”。

  而李晓林也认为,即便将来这部分的声音和录像资料能够完全补充齐全了,也不等于万事大吉。“卢氏民间艺术为什么会面临消亡危机?原因不仅仅在于有没有人记录,这些艺术形式本身出了问题,跟不上时代形势,才是根本原因。”

  李晓林在1980年代曾主编过《卢氏县曲艺志》和《卢氏县戏曲志》,他认为,80年代以来电视等文化形式的出现,对民间艺术构成了一定冲击,但民间艺术中“一些陈旧的形式、缓慢的情节、聒噪的伴奏和没有新意的唱词”,根本不能引起现代人的兴趣,阻碍了这些已经流传了几百年的艺术形式的继续流传。“比如蒲剧,同是《西厢记》,山西的蒲剧已经上了中央电视台,他们的服装、修饰十分文雅,剧本情节也快了,伴奏十分清丽,而卢氏《西厢记》在这方面要差很多,所以要改革。”

  11月29日,在离开尧头村皮影戏班时,李晓林不住地叮嘱当地文化站站长和戏班人员,一定要“革新形式”,“词要改,道具要更新,节奏要放快”。

  对此,一部分人并不认可,认为改革是“民间艺术另一种形式的消亡”,但革新似乎已成为当地文化部门的共识,一种主流的认识是,“保护不等于束之高阁”。2004年8月,在为艺人建档工作基本完毕后,县文化馆制定了“振兴卢氏曲艺三年规划”,提出了“三新”:一是革新形式,二是说唱新段,三是启用新人。

  艺人档案已初见成效

  尽管在为艺人建档和还存在着不足和争议,艺人档案的作用却已经在卢氏显示出来,民间艺术呈现出“复苏”的状态。

  “从今年8月到11月,剪纸的有两位老太太去世了,其他的老人还没什么变化,总的从艺人数没有再减少。”县文化馆副馆长李淑霞每隔一段时间,就与各乡文化站站长联系,询问各乡艺人的最新情况。她告诉记者,从5月份建立这份详细档案起,634位艺人的情况,都能够及时掌握。

  与此同时,卢氏县文化局和文化馆的工作人员,也依据档案针对一些从业人员相对较少的民间艺术门类进行重点照顾。“每隔一段时间,我们都要派人下去,深入到艺人家里慰问。虽然没有任何物质形式的鼓励,但我相信我们给他们的精神鼓励是巨大的。”文化局副局长王黎明说,现在是民间文艺的困难时期,能够给艺人们打气,让他们把自己的手艺坚持下去,传承下去,这是保存民间艺术的第一步,也是很关键的一步。

  而伴随着卢氏民间艺术的“复苏”,卢氏县酝酿已久的文化产业,也在寻找时机启动。“艺人档案建立后,带动了卢氏县艺人团体的成立,从今年春天起,卢氏已经成立了曲艺协会、剪纸协会、根雕协会等等,将来这些艺术形式一旦形成产业,我们直接就有大量‘有组织’的专业人才可用。”县文化局副局长王黎明说说。

  2004年10月,卢氏县文化馆举办了第二届民间艺术品联展,对卢氏民间艺术进行调查时搜集的数百件艺术品进行了集中展示,并把一些民间艺人请到了展会上,进行现场表演,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民间艺术的珍视和关注。“不少媒体都对卢氏民间艺术和民间艺人的生存状况进行了报道,一些外省市的民间艺术团体还慕名到卢氏来参观交流,我们卢氏民间艺术的名气比以前更进了一步!”王黎明也把这归功于艺人建档的意外效果。(郑州晚报特派记者 游晓鹏/文 自三门峡报道)

  相关专题:郑州晚报《独家责任》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犬夜叉
封印的半妖犬夜叉
3DMM
温柔妹妹之3D篇章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