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南北中 津门有遗踪(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3日12:37 城市快报 | ||||||||
东西南北中 津门有遗踪 记者黄卫/城市快报 东、西、南、北、中,从天津五个方位一一巡视,处处历史的遗迹散落于全市的各个区县。有些遗迹的名称已经让人 耳熟能详,有些还鲜为人知,在记者的带领下,我们在这个历史的时刻,一同回顾这些不存在或尚在的历史遗迹吧。
东:盐母庙 天津最早的地方神 相传,渤海海边住着一对老夫妻,见一只凤凰落在了荒碱滩,都说凤凰不落无宝之地,老婆婆收起凤凰着地的土,让 老汉进京献宝,皇帝见献来的是土,杀死了老汉,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皇帝的厨师发现献来的竟是盐宝。志书记载的“盐母 效灵”的这一神话,在宁河芦台镇广为流传。 原先坐落在宁河县芦台镇中大街西阁北侧的古盐母庙,不但是天津地界最早的一批庙宇,而且里面供奉的盐母,同时 也是天津唯一的最早的地方神。天津地面有许多寺庙,天后宫、小圣庙、三官庙,但供奉的都是外来神,佛道古刹更是如此。 只有盐母土生土长于天津地面,又具较长的历史。盐母神话的挖掘,不仅为芦台,更重要的也为天津古代文化增添新的一页。 古盐母庙坐落在宁河县芦台镇中大街西阁北侧,东邻芦台盐场衙署,西接关帝庙。拱形庙门,迎面三间正殿,绕过正 殿是一片空场,占地两亩。从盐母庙碑记中可以知道盐母的来历。元大德碑载:“昔五代时,南北各据,限以疆界,幽燕之地 ,盐绝者岁余,百姓病之。忽有姥语人曰,此地可煮土成盐,遂教以煮之之法。不数日俄失,所在居人神之,圣母之号,实自 此始。”明万历碑载:“圣母始五代时,教民煮法,俄而化去,邦人神之,祠所由肇迄。” 元代平州路廉访使赵铸曾于至元二十八年(1291)提领关防盐使司事,“一日沿水而西,见有庙巍然,榜曰神母 ”。可见元代芦台只有中大街,并无北大街,盐母庙也只有正殿而无厅堂、配房。正殿内盐母正座,另左站天龙,右站雷师、 风伯,表露了古代制盐所依赖的自然条件。明代万历二十二年修时,正殿除盐母正座,不再设天龙、雷师、风伯,而是左站童 男右站童女,两面山墙内绘有盐母传说壁画。同时,盐商捐资在庙北增建一处公馆,供青州分司和长芦运司官员路过时居住。 经清一代数变,即成了正殿北面的空场、厅堂和配房。现已经不复存在。 盐母庙的起落决定于盐业生产的兴衰。辽、金、元、明、清五个朝代,大体说每次改朝换代都给盐业生产带来灾难, 盐母庙也随之冷落甚至坍塌。清代乾隆年间,盐业生产兴旺发达,汉沽李斗宾等灶户捐资,又在寨上三官庙东侧建起第二座盐 母庙。清至民初,芦台盐场官员和芦台、汉沽两地灶户,每逢旧历年初一、初二,都要把盐母庙打扫干净,摆供烧香,进行祭 祀。祈求盐母一年内不发大水不闹海啸,许愿来年为盐母修缮庙宇。清代庙的修缮,多由芦台盐场衙署和灶户捐资经办。到了 民国,改由灶户组织滩业公会及商会捐资经办。“七七事变”后,祭祀停了下来,修缮也无从说起。 盐母庙属于天津地面最早的一批庙宇。它虽然远不如芦台八大庙雄伟壮观,然而兴建年代远远早于宁河县任何一庙, 比芦台宝塔寺早四百年,仅晚于蓟县几座唐代古刹。 西:文昌阁 魁星高照 西青区杨柳青镇的文昌阁,始建于明代万历四年(1576),距今已有四百一十多年的历史。建阁之初,因选址地 势低洼,附近居民纷纷自愿掘土,叠起丈余小丘,再经夯实后,才动工兴建,修成了五丈余高,上下三层,阁顶呈六角形的一 座亭式楼阁,它集镇江金山、湖北黄鹤楼、江西滕王阁之大成,结构灵巧,造型别致,飞檐高翘,螭卧架头,檐角各坠铜铃, 风吹作响。 文昌阁建成后登临四望,全镇市街风貌、河上帆樯往还、近野蔬圃、远树笼烟等尽收眼底。比起附近各镇的方形或长 方形的魁阁建筑,可谓独树一帜了,阁上绥祀魁星,中层祀文昌帝君,下祀孔子,当年每逢春秋丁祭,地方上的社会名流,文 人墨客,都要团聚在这里,按身份高低,先后拈香跪拜,再后谈诗论文,饮宴揖别,乡人称之谓“吃字纸会”。 文昌阁中无僧道,雇看阁工二人,司看守、洒扫之责,还有一条规定是:妇女不准过小桥,儿童不准登阁。文昌阁自 建成后,因地势耸峻,早起远望,常有烟云缭绕尤其当细雨霏霏之时,更像空中楼阁,因之被列为杨柳青十景之———“崇阁 漾雨”。但地势高,有利也有弊,遇有战争,则常被作为隙敌之所,故而屡遭破坏。至今顶上还有“崇祯七年重修”字样,第 二次修复时,因资金有余,又添置了各层护栏,及木刻楹联。 最上层的楹联是:“迎春柳明星聚五, 文义高照士无双”。横批是“华光射斗”。 第二层的横批是“文教覃敷”,楹联为“辅世长民,天上星辰兼将相;致身竭力,人间忠孝即文章。” 第一层横刻“文昌阁”三个大字。楹联是“礼乐技术,当时司命,文章定价,暗里XX(末二字不清)。”以上楹联 在民国后春节时还有悬挂,“七七事变”后即消失。 杨柳青在清王朝中期以后,地方上文风日盛。为了更多地造就人才,由当时地方仕绅石元俊等倡议,在光绪四年(1 878)组织崇文书院,得到天津县知事王炳燮的支持,并聘请了本镇耆宿大儒高善观(道光二十四年甲辰科举人)为山长( 院长),招收生童数十人,按月考核,奖优评劣,江浙与天津县名士尹澄甫等也常来此讲学,由于院规管理严格,授课质量高 ,造就了大批秀才、举人、进士等,天津县志谓:“杨柳青在文昌阁设崇文书院成就人才,其文艺见称于时,尤为乡镇中所罕 见者。” 文昌阁和杨柳青全镇一样,在每年岁末除夕至翌年正月元宵节,也要张灯结彩,庆贺一番,在崇文书院未建立前,旧 有壁灯二十盏,灯心绘“圣迹图”,以山东汉代刻砖为蓝本,由本地画师临摹,因年月日久,大部损破剥落,书院师生,决定 重制一套为二十四盏,每盏拟从劝善经书《文昌帝君阴骘文》中摘出其格言一句,聘请了当时名画师阎玉桐按该章句语意,构 思绘图,约半年时间画稿成后,又遴选出师生二十四人,题字落款,经研究规定阴骘文中之章句,采用汉隶字体书写,其他讲 释举例及落款人名则一律小楷写,用馆阁体,以求一致,每年春节在文昌阁围墙里外,各张挂十二盏,所书文字乍看仿佛为一 人所写,细看笔法则各有轩昂,因之引来各地名人,参观欣赏,都给予高度评价。 南:巨葛庄 天津南端的古战场 天津滨海平原的第二道贝壳堤,位于东丽区张贵庄至津南区巨葛庄,大港区中塘一线。堤高平均二米左右,最高处2 .5米以上,宽100至200米。据考古测定,它的生成年代为距今三千年至三千八百年前,是殷商时期的渤海海岸线。 贝壳堤也叫蛤蜊堤,“岑子”、“坨”或“堼”,古人称之为“贝丘”。巨葛庄位于这条贝壳堤的北端。这里当时是 一个巨大的蛤蜊岗子,贝壳堆积厚达2.5米以上,最高处3.5米,宽200米,长约5公里。巨葛庄古称巨蛤庄,可能是 由此得名。由于这条蛤蜊岗子地势高,能储存一定的雨水,便于当时人群生活,减少盐水之苦,因此渤海平原成陆后,被古代 居民首先择为住地。 据专家考证,巨葛庄是天津渤海平原上最早的村落遗址。主要部分属于战国,展现出战国时天津平原政治、经济的许 多特点。1959年考古发掘中,在巨葛庄出土锄、罄、铲、凿等许多铁器,属于战国遗物。这表明在距今两千多年前,这里 铁器已被广泛使用,农业已经确立。巨葛庄遗址出土大量筒瓦、板瓦,且有少量黏土砖灶。大孙庄、南王坨子遗址中发掘青灰 色的绳纹瓦片与古窑地,特别是还出土了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的猛虎怒吼的瓦当。表明当时这里的居民不仅已有不少砖瓦建筑 ,而且有的是由装饰美观的砖瓦建成。 出土文物中,还明显表现出巨葛庄一带齐燕文物混杂,属燕国的有“明刀币”、“鱼骨”、“燕国鬲”(鬲属鼎类, 古时盛馔用鼎,烹饪鬲)等,属齐国的有“圜底瓮棺”、罐等。这说明战国时期,巨葛庄一带政治归属多变,时屈齐圃,时属 燕国。 出土文物中兵器较多,前后出土了三件铜戈、三件钢剑、四件铜镞(箭头)。在古墓中发现一肱骨中深深锲入一件铜 镞,表明主人是在当时战争中中镞死亡的。这些出土文物说明在战国时期,巨葛庄一带曾发生过战争。 据历史记载,天津渤海平原在战国时期诸侯国兼并战争激烈,政治归属多变。殷商时代天津平原的北部山区分布着戍 狄等少数民族建立的小国。春秋后期(约公元前400年前后),以山戎为首的少数民族联合攻打燕国,燕庄王向齐国求救。 齐桓公率军渡黄河北进,打败了山戎等国。燕庄王为感谢齐国的援助,没有遵守诸侯送别不出国境的古俗,把齐桓公一直送到 齐国境内的今河北省青县。齐桓公为之感动,于公元前364年,将燕庄王送别到齐国的地方赠给了燕国,包括当时齐燕接址 的天津平原。于是口苗庄一带地区由齐归燕。历史记载与出土文物证明,巨葛庄一带是战国时期齐燕频繁兼并战争的战场之一 。 北:蓟县黄崖关 墩台、敌楼密度最大的长城 蓟县位于天津的最北端,著名的万里长城在天津市蓟县黄崖关的一段,是墩台和敌楼密度最大、设置最多的一段。在 近年修复的八达岭、慕田峪、金山岭等城段中,它属于最长的一段,也是修复墩台、敌楼最多的一段。 蓟县境内的古长城,东起小港乡赤霞峪,与遵化县境内的长城相接,西至下营乡前干涧,与平谷县的将军关相连,全 长41公里。这段长城之内,已发现的原筑墩台、敌楼81座。其中,有普通墩台37座,空心敌楼44座。在37座墩台中 ,位于边墙线上的有13座,边墙外的3座,边墙里的21座;其结构形式分方形和圆形两种。大多是用块石砌筑而成。在4 4座敌楼中,其分布情况是:黄崖关8座,太平寨10座,车道峪寨5座,青山岭寨4座,蚕椽峪寨4座,古强峪寨2座,赤 霞峪寨5座,前干涧寨6座。这些空心敌楼除了凤凰楼是圆形的以外,其余均是方形结构。 黄崖关原有高大的砖筑关城现已无存。现在镶嵌在城门上的石额两块,一为汉白玉石匾,略残,石上镌刻“黄崖口关 ”四个大字,为双钩阴刻,上、下款阴刻小楷已模糊不清,能辨出的有:“蓟镇”、“总兵”、“太子少保”、“戚继光”等 字。另一块为“黄崖正关”石匾,有“万历十五年”等字样。据当地老乡谈,此关有“九门九关”,东、西、南三面设门,北 门不设门。城内街道纵横交错,只可进,不能出,有“八卦连环阵”之意。南原有木结构牌楼一座,南额书“蓟北雄关”,北 面题“金汤巩固”。长城修到河谷地时,因河自城东由北向南流过。“正关水口数十丈”不能筑墙,故在河畔两侧设门垛楼。 东楼已毁,西楼残长17米,宽9米,高6米,传说在两门之间曾置铁栅,防备敌人南侵。 黄崖关的凤凰楼,海拔354米,蓟县长城线上海拔最低的地方。最高点在东山村的三道楼子,海拔961米。青山 岭长城北面的山峰,高达1078.5米,是天津境内的制高点。从长城线上测得的15个数据计算平均海拔高度,为738 米。长城修到陡峭的山崖时,已无法再筑,只好利用这段天然屏障,然后再接着筑墙。在黄崖关长城线上有17公里是悬崖峭 壁,占全长的40%,这在外地是很少见的。 中:广东会馆最精美的清代会馆 广东会馆是我市现存规模最大、装修最精美的清代会馆建筑。它不仅体现了我国岭南的建筑风格,而且也凝聚着旅津 粤人创业的艰辛。 三百年前,广东商人就和福建、潮州的商人结成船队来天津经商。他们的商船船头油成红色,上面画有大眼鸡,被称 做“大眼鸡船”。每年春天,当季风刮起的时候,他们便满载货物,浩浩荡荡,沿海北上,顺海河进津。日久天长,这些商人 形成了福建帮(闽帮)、潮州帮和广帮三大派系。为了营业团聚便利,他们集资兴建了“闽粤会馆”,三帮轮流值年管理会馆 。清道光末年,适逢广帮值年,因一经手人亏欠公款造成矛盾,闽、潮两帮拒绝广帮值年,并不许查看账目,广帮在闽粤会馆 陷于被排斥的境地。 清光绪末年,天津海关道唐绍仪(广东人)倡议集资重新修建自己的会馆,并带头捐献白银四千两。此倡议受到广帮 商人的热烈响应,很短时间内就集资9万两有余。在城内鼓楼南大街购置原盐运使署旧址(约23亩),开始兴建。光绪三十 三年(1907)正月十四新会馆落成,取名广东会馆。 广帮商人经过苦心经营,互相协作,直到1931年前,形成了天津广帮的黄金时代。如1915年成立了广东音乐 会。1917年又演出了粤剧,会馆歌舞台名角云集。从天津戏剧博物馆收藏的戏单上看,梅兰芳、谭富英、尚小云、龚云甫 等戏剧名家,都先后在这里演出过。广东会馆的歌舞台是中国剧场发展史上古典剧场的最高形式。 广东会馆还多次举行过爱国进步活动。辛亥革命期间,在津粤人一致拥护共和,先后在会馆举行庆祝民国成立大会。 1912年,孙中山先生首次经过天津去北京,在广东会馆发表演讲。“五四运动”时,邓颖超和觉悟社部分成员在此演出过 革命戏剧。1925年,共产党人安幸生组建天津总工会,也以广东会馆为会址。 1908年,上海的戏曲改良家、京剧演员潘月樵、夏月润、夏月珊与上海信成银行协理兼同盟会干事沈缦云等人, 为了戏曲改革,集资在上海南市十六铺创建了我国近代第一个具有新式设备的剧场———新舞台。这种新式剧场与旧式剧场相 比,其重要的区别就是把三面敞开的伸出式舞台变成了三面封闭的镜框式舞台。从此,中国剧场发展史掀开了新的一页,开始 了中国城市的营业性剧场由旧式茶园向新式戏曲剧场的转变。 广东会馆规模宏大,设计独特。建有门厅、大殿、配殿、戏楼、跨院、套房等。会馆的主体建筑为戏楼,看台分楼上 楼下两层。座席分为开放式、茶座和包厢3种。广东会馆戏楼在建筑工艺上与新式剧场比,仍然是使用传统的三面敞开的伸出 式舞台;它与旧式剧场比,在视听效果上做了两大革新:一是取消了台前的两根柱子,不再妨碍观众的视线;一是在舞台上方 安装了一座扣碗式的木制藻井。藻井的内凹面由数千块水浪花形的拱木砌成螺旋形图案,扩大并美化了戏曲演出的声音效果, 使观众在没有扩音的条件下,无论任何位置都能听到演员清晰悦耳的演唱。藻井的外部被聪明的工匠装饰成一座带有冰裂纹勾 栏的二层小楼浮在祥云之上,因为没有立柱支撑,令观众啧啧称奇。 这两大革新使会馆戏楼的视听效果达到了新水平,推动了中国戏曲剧场的发展演变,堪称中国剧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然而,由于西方镜框式舞台传入中国各地竞相引用,沿袭至今,像广东会馆戏楼这样的中国古典式剧场再无建树,而使广东 会馆戏楼成了中国古典式剧场的绝世之作。 相关专题:天津建卫600周年纪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