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龙号上听南极风雨--对话中国南极科考队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8日15:42 《环球》杂志 | ||||||||
北京时间9日23时登上南极内陆冰盖冰穹A北高点的中国南极科考队 《环球》杂志驻布宜诺斯艾利斯记者/沈安 乌斯怀亚,位于火地岛比格尔海峡南岸,是个十分美丽的滨海小城。这个阿根廷火地岛省的省会,也是世界最南端的城市。 20年前,中国首届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向阳红”10号曾在这里停靠。20年后,第21次
“雪龙”号上的邮政局 1月7日下午当地时间4点30分,已经在大洋波涛里航行了75天的“雪龙”号,带着仆仆风尘驶进乌斯怀亚港。 得知“雪龙”号要前来访问,阿根廷火地岛省省长科拉索亲自签署了正式宣布欢迎“雪龙”号抵达并在乌斯怀亚港停留的法令。火地岛省副省长在登上“雪龙”号,宣读了这项法令后,把正式文本赠送给中国第21次南极科考队。 “雪龙”号在停靠乌斯怀亚的三天中,于8日和9日对公众开放,让当地群众和各国游客上船参观。《环球》杂志记者发现,游客中竟有一位来自香港的同胞。他说,“雪龙”号出发途经香港时,因为参观的人太多,未能如愿登船,想不到却在这个世界之角实现了自己的愿望。登上“雪龙”号,着实也是不寻常的事,据说,“雪龙”号在停靠澳大利亚弗里曼特里港的时候,也曾想对公众开放,但澳大利亚当局以安全为由拒绝让公众上船。 在“雪龙”号上参观的过程中,船上的邮政支局成了一个小热点。这个只有十几平米的小舱室,是中国邮政在海外航船上唯一的邮局。这里平时邮信业务并不多,只有到了南极站,才会收到大量信件。因此,发行纪念邮品是“雪龙”号船上邮政支局的主要业务之一,发行邮品中包括纪念邮票和首日封等。热情的“雪龙”号船长袁绍宏准备好了一套中国第21次南极科考纪念封,并当场加盖了“雪龙”号邮政支局和第21次南极科考纪念的邮戳。客人们喜出望外,纷纷拿着纪念封请船长、队长和局长签名。《环球》杂志记者自然也不会错过这样的好机会。 目前,船上的通信主要是通过海事卫星电话和电报。船员和考察队员也可以在船上上网,通过电子邮箱收发信件。不过,与陆地上不同的是,在船上上网是通过海事卫星电话进行的。而海事卫星的使用费很贵,因此每天只能上网三个小时。此外,带宽不足也令人头疼。袁绍宏说,这次考察任务完成返航后,“雪龙”号将进行改造,明年船上的网络带宽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笑谈风雨西风带 在南大洋南纬45度~60度之间,常年西风不断,气旋频繁,风大涌高,十分凶险,但又是航船赴南极必经的最危险海域,因此被称为“魔鬼西风带”。 “雪龙”号这次南极之行两次穿越西风带,遭遇了前所未遇的恶劣天气,十分危险,在采访中,这自然也是个好题目。 2004年12月15日晚,“雪龙”号从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起航后,经过1天的航行,于16日下午开始进入西风带。17日至19日,“雪龙”号连续遭遇五个强大气旋,海上风速最大时达30米/秒,最大风力达到11级,涌高达到7~8米。为确保安全,船长下令“雪龙”号把航向调整为正面顶风抗击风浪。 12月22日中午,在顶着风浪艰难航行四天之后,终于等到天气转好,“雪龙”号调转航向,全速向南冲。经过两天的快速航行,“雪龙”号终于冲出了西风带,到达了南纬60度海域,三天后到达南极大陆。 袁绍宏不愧为久经沙场的老将,在说到这段经历时,他泰然自若:“连续碰到五个大气旋,都过来了。”不过,他也承认这是他在“雪龙”号上工作十几年来,第一次遇上这么凶险的天气。 船上的其他人在说起这段经历时就没那么轻松了。一名船员说,当时的情况真是太危险了。在11级的大风和7米左右的涌浪中,自重1万多吨的“雪龙”号,真如沧海一叶,时而冲上浪尖,时而潜入水下,有时倾斜度达到37度。其状之险,不在船上的人难以想像。事后不少人说,他们心里真实的想法是:这一次“雪龙”号真的要被打碎了。随船采访的中央电视记者张海鹏说,他已经是第二次乘“雪龙”号过西风带了。这次的感觉真是太凶险了。讲起这次历险的感受,张海鹏说:“太难受了,什么也吃不下,吃了也全吐了。” “雪龙”号政委裴福余在谈这段经历时对记者说,能闯过这一关,除指挥果断得力,全船上下齐心奋战外,还得力于“雪龙”号的优质和性能。他介绍说,“雪龙”号1992年建成下水,1993年开始参加南极考察,到这次为止,是2上北极9下南极。是世界上仅有的到过两极海域的破冰船,为中国极地考察立下了汗马功劳。“雪龙”号自重1万多吨,排水量2.2万吨,动力1.8万匹马力。它破冰主要是靠自身重量和强大的动力。这条船的质量和性能很好。十几年的历史,特别是这次再闯西风带,都证明了这一点。 “极地之子”的坚韧与柔情 “雪龙”号船长袁绍宏,参加过十多次极地科考,是一位铁骨铮铮的汉子,更有着“极地之子”的美名。但在采访中,我们也看到了他的另一面——柔情。 在专访时,《环球》杂志记者提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的孩子什么时候出生?”还沉浸在接待阿根廷客人的极度兴奋中的袁绍宏,大概没有想到我一上来就问他这个问题。他连想都没想,说:“1月29日,我就盼着那一天了。”说着,眼睛里闪亮着晶莹的泪花。这个刚39岁的年轻船长,已是两鬓挂霜,古铜色的红脸膛上,布满岁月沧桑的痕迹,不过,此时流露出一个即将成为人父的喜悦。 记者又问:“名字还叫铁蛋吗?” “名字嘛,还在想,想取一个更好的。”说着,他自己也禁不住笑了起来。 说到“雪龙”号,袁绍宏更是一往情深:“我在这条船上工作了十多年了。这是我最后一次作为船长在‘雪龙’号上航行。返航后,我就要离开‘雪龙’了。此时此刻,真是百感交集,真有些舍不得呀!” 袁船长还说,这次南极科考,“雪龙”号两度穿越西风带,可以说是“雪龙”号十年来经历的最危险最艰难的时刻。他说,接手这条船后,从当时极地科考的需要出发,曾对舱内进行了改建。现在看起来,比较拥挤,工作和生活条件都不够舒适。国家已经决定拨款2亿元人民币,对“雪龙”号进行改造,主要是增强安全和控制系统,作为生活和工作区的舱位将重新布局。改造将从今年6月开始,明年8月结束。他说:“2006年,你们再上‘雪龙’号时,将会看到一条全新的船,生活设施将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更舒适,更宽敞,更漂亮。” 随和的张占海的“野心” 43岁的中国第21次南极科考队队长张占海是一位专门研究海冰的博士,学识渊博,办事果断精干,但也是个极随和的人。1月7日,他一边陪客人参观一边对《环球》杂志记者谈了这次科考取得的成就和意义;第二天,他又在船上接受了《环球》杂志记者的专访,长谈了一个多小时。从他的言谈之间,《环球》杂志记者能够感受到张占海随和外表下的勃勃“野心”。 中国第21次南极考察是在中国开展南极考察20周年之际进行的,具有极重大的意义。这次科考的主要任务有:第一,为中山站和长城站进行物资、油料和食品补给,接运两站越冬轮换人员,整治环境;第二,落实十五计划期间南极考察项目,对即将在明年开始的南极两站生活、后勤保障及科考设施的改造做前期准备工作。第三,围绕南极的气候变化对世界气候环境的影响开展考察工作。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是对南极内陆冰盖的考察。 张占海说,中国冰盖队将在750公里和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建立两个自动气象观测站。这两个观测站的建立将是中国在东南极最大的一个科研项目,受到国际南极研究界等各方面高度重视和赞赏,是中国对南极科考的一个重要贡献。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在冰穹A地区进行系统的、全方位的、科学的考察。这次中国科考队还将帮助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在冰盖最高点建立一个天文学长期无人观测站。张占海说,冰盖队即将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插上南极冰盖的最高点。这是振兴中华,扬我国威的一次重要的行动,是中国也是国际南极科学考察极为重要的一个成就。 张占海还透露,“雪龙”号停靠乌斯怀亚,除进行油料、淡水和食品补给外,还有一项重要的使命。那就是考察把乌斯怀亚港作为后勤补给基地的可能性。他说,乌斯怀亚和南非的开普敦、智利的彭塔雷纳斯,都是国际南极考察的重要的物资补给和后勤保障基地。我们想借这次机会考察一下乌斯怀亚这个小镇有关南极方面的物流和后勤保障方面的情况。 资料:中国第21次南极科考队的主要科研项目 中国第21次南极科考队的科研项目除建立两个自动气象观测站外,还包括:1、第一次对东南极的弗里茨湾到西南极的威德尔海之间4000多海里的断面进行海洋学调查;2、对中山站和长城站两站站区附近的陆地、冰盖、海冰和海洋开展不同学科的观测调查,包括海洋学、海洋生物学、气象学观测;3、在中山站地区进行1比50万地质图调查和观测;4、在中山站进行为期一年的连续海冰变化调查,了解南极海冰的连续变化;5、在中山站开展高空大气物理学的研究,研究电离层和极光;6、将在中山站和长城站进行国际GPS观测和绝对重力观测。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相关专题:《环球》杂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