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关注中国民工的生存状态专题 > 正文

调查显示珠三角农民工月工资12年来只提高68元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1日08:09 金羊网-羊城晚报
调查显示珠三角农民工月工资12年来只提高68元

从火车站涌出来的外来工抱着希望而来。施用和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羊城晚报讯 外来工劳动合同近三成“霸王条款”,大多外来工难过社保“累计缴费15年”高门槛。广东省总工会最近的调研显示,八成多外来工对工人身份表示认同,但珠三角地区农民工月工资12年来只提高了68元,低薪及参保难令他们徘徊在城市边缘。

  八成外来工认同工人身份

  据悉,目前广东省暂住人口达2130.3万,约占全国暂住人口的1/3.全省劳动力1/3是外来工,广东城镇就业岗位中,平均每三个“饭碗”就有一个属于外省外来工。

  据估算,外来工对广东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5%。2002年,来自湖南的外来工寄回湖南的资金总计300多亿元,大部分来自广东。近10年,在粤外来工将2000亿元收入带回家乡。

  目前外省入粤打工的1160万流动人口中,2/3多初中及初中以下学历,职业素质低。他们大多在重体力行业的苦、脏、累、险岗位上,流动性很大。省总工会的调查显示,65.3%的外来工换过工作,其中换过2次以上的占50%。53.65%的工人持有外地户口,外来工已逐渐成为广东产业工人的主体。而且,外来工对身份认同有了根本变化,81.5%的人对自己的工人身份表示认同。

  外来工劳动合同近三成“霸王条款”

  广东外来工有较强的劳动维权意识。调查显示,71.7%的外来工和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但“霸王条款”的存在,却使合同形同虚设:21.3%的劳动合同条款基本上或完全是老板定的,15.1%的工人根本没有拿到劳动合同。一些地方干脆通行集体劳动合同,把外来工的名字列在一起制成一份集体劳动合同送交劳动部门,员工完全被排斥在自己的劳动合同之外。

  调查显示,去年广东外来工月工资收入仅为全省在岗职工的月工资收入(1675元)的54.9%。按规定,最低工资标准应为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40%-60%,但目前珠三角许多城市却只是20%-30%。据九三学社广东省委调研,珠三角地区农民工月工资12年来只提高了68元。工资低且被拖欠严重则成为“民工荒”的瓶颈。

  在职年年缴费晚年与医保无缘

  调查发现,广东各地外来工普遍缺乏参保热情,参保率为50%-60%,不少半途退保。

  参保后得不到与当地居民同等的保障待遇,也让外来工难以接受。以养老保险为例,国家政策规定,累计缴费15年才能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外来工解除劳动合同时,可保留保险关系,重新就业时接续;也可将其个人缴费部分一次性支付给本人,并终止养老保险关系。但珠三角一些地方执行“解除劳动合同必须退保”,外来工不断变换工作单位,因此也就不断参保、退保。如此,外来工始终无法跨过“累计缴费15年”的高门槛。即使在职期间年年月月缴费,晚年同样与医疗保障无缘。而社保基数和外来工的实际收入脱节,他们难以承受。

  相关:广东外来工的一些数据

  广东省总工会昨天(1月19日)公布的“广东省进城务工人员劳动经济权益维护和工会组建相关问题”调查报告显示,超七成进城务工人员月收入低于1000元。

  调查表明,76.3%的进城务工人员月工资水平处于1000元以下,1001—1500元占17.5%,501—1000元占63.2%,500元以下占13.2%。

  现在,珠江三角洲进城务工人员的生活成本达到每月500元左右。可以看出,13.2%的进城务工人员入不敷出,63.2%的人也没能攒下多少钱。而为了挣钱,他们只能靠加班。调查数据显示,52.4%的进城务工人员劳动时间超过8小时。

  同时,广东有的城市最低工资标准定得过低。按照国际惯例,最低工资标准应为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40%—60%,我国劳动部门已出台这样的规定,但目前珠三角有的城市却只是20%—30%。调查发现,尽管工资不高,进城务工人员还往往不能及时拿到。

  调查发现,广东各地仍然有相当部分进城务工人员游离于社会保险的“安全网”之外。

  对于为何没购买社会保险,进城务工人员的回答令人担忧:36.4%认为是“其他原因”,26.7%认为“不知道要买”,16.5%认为“要自己掏钱,不合算”,16.1%认为“单位不给买”,4.2%认为“买了也没用”。(作者:记者孙朝方 马汉青 周四根 通讯员赖南辉)

  相关专题:关注中国民工的生存状态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