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2005年北京两会专题 > 正文

北京政协会议将有3项新尝试 8大亮点创新政协工作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1日17:44 北京晚报

  从2004年到2005年,北京市政协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大职能,始终不断提出新思路、进行新尝试、采纳新办法,从创新走向创新。

  市政协十届三次会议将有三项新尝试

  明天,北京市政协十届三次会议将隆重开幕,在开幕期间,就将有新做法和新尝试亮相。

  创新1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将首次使用多媒体演示

  近年来的政协全会上多是由市政协主席致开幕词,市政协副主席轮流致闭幕词。本届政协全会将由市政协主席向全会作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本届市政协主席不致开、闭幕词,闭幕会改由市政协主席作简短会议总结。在市政协主席作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同时,首次伴有多媒体演示报告内容,以达到更加直观、生动的效果。

  创新2民主党派市委主委将接受记者集体采访本届政协全会期间,将邀请部分民主党派市委主委接受记者集体采访。采访将围绕本市民主党派作为人民政协的组成界别,如何在市政协组织中履行参政党职能,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展开,将具体介绍本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基本政治制度的情况。

  创新3蓝色密钥开启电子提案安全通道市政协十届三次会议召开前夕,每一位参会委员都收到一把蓝色的密码钥匙,这把密码钥匙将开启市政协提案管理系统,让委员安全、快捷地查询、提交提案,目的在于使提案提交实现无纸化办公,从而大大避免错误提交、重复提交等问题的出现。记者从市政协提案委获悉:截至今天上午,通过密码钥匙进入市政协提案管理系统提交的提案已接近400件。三项新尝试将亮相明日召开的市政协十届三次会议市民与政协委员频繁互动在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北京市政协委员与北京市民联系最为紧密、互动最为频繁的一年。

  创新4市政协首次大规模征集提案线索为了使政协委员的提案更加贴近人民群众,北京市政协于2004年年末在政协网站上开展了市民意见征集活动。这是政协首次大规模向公众征集有关提案的线索。该活动引来北京市民的热情参与,短短10天中,市政协共收到人民群众的意见247件。

  创新5网民代表与政协委员首次网下座谈据市政协提案委负责人介绍,在247件意见中,重点反映的是回龙观小区设施配套建设和基层政权建设管理问题;其次是交通规划问题。

  而这些网民的意见将有五种处理途径:一是由提案委办公室认真整理分析,对深层次的热点问题提请政协有关专门委员会进行调查研究;二是选择归纳成52个重点问题发给全体委员,请他们在提出提案时参考;三是对于比较成熟和有代表性的素材,请部分委员和市民沟通情况,了解核实后提出提案;四是将比较集中的问题,如交通问题、市政管理问题等,提请委员通过委员网上直通车提出;五是其余问题通过信访处理。

  创新6三千网民首次点评委员提案从2004年10月底开始通过北京市政协网站及首都之窗对10件提案进行的公众网上点评活动,截至11月底,共有3806人次进行点评。交通问题、居住环境等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提案点评人数最多,反映出衣食住行是他们关注的焦点。对于这种形式,市民给予高度评价。一位网民表示:“北京市政协以网上公开提案的形式征询社会公众的意见,表现了市政协以面向现代化的开放精神进行工作创新的姿态。”

  民主监督创新制度化

  2004年市政协开展的各项民主监督活动,通过不断创新已初步形成了组织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格局。

  创新7主席督办形成制度

  市政协常委会在2004年进一步加强了重点督办工作,采取主席督办制度化的创新举措。2004年6月至9月期间,市政协就8项提案进行了重点监督办理。

  创新8财政监督小组从预决算入手

  “尽管2004年市级预算完成较好,但财政运行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并未解决,政府应引起高度重视。”2004年年末,市政协财政预算民主监督小组听取了市财政局《关于北京市200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05年预算安排草案的报告》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这是北京市政协首次从财政预决算入手,将民主监督的关口前置,加大民主监督的力度和更好地履行民主监督的职责。本报记者丁文亚

  相关专题:2005年北京两会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