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播报:北京特警系列之西客站劫持人质案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5日11:42 法制播报 | ||||||||
主持人:现如今一提起首都特警,大家都不会很陌生,去年年底,特警支队还专门组织了一次媒体见面会。其实,要说这个成立了四年的特警支队的第一次亮相,那还是在2001年,当时发生在北京西客站的一起劫持人质案。很多人都还记得,一名男子持刀劫持女售货员,而且身上携带爆炸物。由于案件发生在首都,又是在人流量大的车站。一旦发生爆炸,人员的伤亡及政治影响不可估量。案情迅速引起了公安部门的高度重视。
解说:2001年5月13日,北京市西客站。 解说:2001年5月13日,我国最大的铁路客运站北京市西客站,虽然凌晨2点,但往返的旅客依然不少,在候车室某售货亭一名男子突然持匕首将营业员王菊华劫持,并称自己身上装有炸药,随时都会引爆。 犯罪嫌疑人:我不想犯罪,我不想偷也不想抢,我没犯过罪,我抢什么东西啊,我今天已做好了死的准备,我就不想活了。 解说:突然发生的事件,使现场一片惊慌,忙乱中有人打了报警电话,由于劫匪身上有炸药,案件又发生在客流量大的车站,引起了警方的高度重视,警方迅速赶到现场。刚成立半年的北京市公安局刑警总队特警支队的特警也奉命赶到了现场。 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特警支队支队长段京辉:成立特警以来第一次,劫持人质案子第一起,也说是看北京的特警,是怎么处置,当时公安部长贾部长也来了,咱们市的领导也来了,就是处置的好,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影响也非常大,所以这么多领导在旁边看着,我们压力也非常大。 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特警支队支队长段京辉:到现场之后呢,就看到北二出口小卖部内,一个柜台内有一个青年男子,手持一把带刃尖刀,左手握着一个管状的自制爆炸装置,在劫持人质,而且当时已经跟咱们分局的同志,已经开始有谈判,有对话了。 解说:警方赶到现场时,发现劫匪把刀架在人质的脖子,声称如不满足他的要求就杀死人质,引爆炸弹,现场气氛异常紧张,防暴队员作好了应急的准备。 北京市公安局五局副局长何锦:我知道你有冤情,利用这个机会,你把你的冤情说得清楚一点,是不是啊。 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特警支队支队长段京辉:当时外地的旅客非常多,围着看,都在看北京警方怎么处置这个(案件)。 解说:警方在现场迅速成立临时指挥部,由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阮增义现场指挥。 记者:当时咱们去了有多少特警? 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特警支队支队长段京辉:当时我们最先到的是15人左右,是两个组吧,两个组,后期又陆陆续续去了,从特警这一块来说,估计有25人左右吧这样子。 解说:指挥部决定兵分三路,一路与劫持者进行对话,稳定其情绪,一路展开对劫持者身份的调查,而另一路则由刚成立不久的特警支队队员组成行动组,对劫持者伺机靠近,实施解救。 特警支队二队队长张谢平:在现场我们布置了多个狙击点,而且这个狙击手可以说,当时都能够做到一枪毙敌,但是当时考虑人质的生命安全。 解说:在与警方对峙的过程中,劫持者语无伦次,行为无常,对于警方来说,这样的劫持者对人质的威胁更大,而且后果更难以预料。 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特警支队支队长段京辉:他现在不稳定,我们作好相应的准备,防止他。 特警支队二队队长张谢平:单刃尖刀有那么四十公分左右那么长,就紧紧地架在人质的静动脉处,那么一开枪,这个人往后一仰,这个人在临死前的那个痉挛状态,刹那间肯定是向后一挥,那么势必要碰到人质的静动脉处,静动脉这个位置,那么肯定形成了一种,那个叫血喷,恐怕对后期的救护这块形成一个不太好的状态。 解说:一个小时过去了,击毙劫匪的命令始终没有下达,虽然狙击手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但现场劫持者与人质距离太近,如果狙击手开枪,势必会给人质带来极大的精神伤害。 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特警支队支队长段京辉:我们也很耐心,后来我们也发觉这个犯罪嫌疑人,他有种特别兴奋,人多就兴奋,外面咱们旅客又多,都围着看,他比较兴奋。 解说:为了防止劫匪伤害人质、引爆炸药,排爆队员也作好了排爆前的准备工作,另一方面行动组的特警队员在现场的隐蔽处也布置狙击手待命,准备在最危险的时候武力解决。 特警支队二队队长张谢平:在人质与嫌疑人形成分离状态,就是不要重叠,你比如说嫌疑人在这儿,人质在这儿,你不能开枪,成分离状态的情况下,寻找最佳的时机。 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特警支队支队长段京辉:当时我们完全有条件开枪击毙他,条件非常好,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本着处置原则,第一确保人质安全,首先保证人质安全,只要咱们的这个犯罪嫌疑人,他没有过激的行动,没有这个的情况下,我们是尽量避免开枪。 主持人:在现场警方一方面研究案情,伺机对劫持者实施抓捕,一方面派出谈判专家与劫匪展开谈判。就在这生死较量之际,劫持者突然提出来一个让所有在场的人都没有想到的要求。 解说:劫匪在与警方对峙几个小时后,突然提出要见电视台记者和原单位的领导,否则就杀人引爆。 解说:劫匪的这一特殊要求让指挥部犯了难,当时正是凌晨,迅速找到一名电视台记者也不容易,为了缓合劫持者的情绪,警方准备让侦察员假装记者接近劫匪,而此时北京电视台的女记者徐涛匆匆赶到了现场。 徐涛:你现在身上还带着你写的信了吗?如果您带了,你给我一封,我一定替你转交,如果带了的话,你给我一封,你身上带信了吗?或者材料。 解说:镜头前这位穿红衣服的女子,就是这次劫持事件中和郑有军面对面接触的谈判者北京电视台的记者徐涛。 犯罪嫌疑人:我吃了两顿饭,吃的头都抬不起来了,我吃了饭就浑身,就浑身大汗淋漓,那是冬天,冬天吃了饭大汗淋漓,我吃了三顿后,三顿头都抬不起来了。我以为我病的要死了,我觉得是吃黄豆吃坏了,黄豆把我害的,我身上还带着黄豆,不信你吃吃。你吃二两试试。 解说:警方一面与劫持者谈判,从对话中了解劫持者的情况,一方面对劫持者的身份展开调查。 警方:你叫什么? 犯罪嫌疑人:郑有军。 警方:叫什么名字? 犯罪嫌疑人:郑有军。 解说:很快警方了解到劫持者名叫郑有军,河南省许昌市人。 郑有军:啥意思啊,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时候终于到了。 主持人:从谈话中,警方了解到劫持者郑有军曾在北京某部当过兵,转业后和单位领导发生矛盾,加上和老婆离婚等等绪多的不顺,使得郑有军的心理发生扭曲。为了打好心理战,郑有军当兵时的领导也被调到现场。 郑有军的领导:我说,哎,如果你要是当过几年兵,你应该非常清楚,我就是想让老百姓看也行,老百姓没人看,没人看,现在问题是你,咋就看不成呢,你让他看有用吗?你是为了解决问题,啥意思,这样啥意思,你自已心虚。 北京某部政委王育挽:喔想起来了,知道了,干的不错,你给把刀放下,行不行啊,听不听我的啊,把刀放下行不行啊,你叫我来,我来了。可以,可以,干的不错,不错,对,不错,对对对,不错不错。干的不错。刀放下,你叫我来,我就来了,听我的,行不行啊,你现在解决不了问题啊。你现在还是,你这样干下去是犯罪,将来出毛病,现在把刀放下以后,什么事好解决。 解说:在与郑有军谈判的过程中,警方还了解到郑有军在北京有一个熟人,一个朋友的爱人,这位被劫持者称为“嫂子”的熟人也迅速被警方请到了现场,警方希望通过郑有军的嫂子的劝说,能让他释放人质,放下匕首。 郑有军的嫂子:我现在觉得你不会作这事,你不会的,然后呢你跟我回家,我家离这不远。 郑有军:你过来是害我。 徐滔:你替家人想一想,你替你劫持的这个女孩想一想,她已经结婚了,也有孩子,孩子刚刚才四岁,她要是出现意外,她们家里可怎么办呢? 郑有军:我不害她。 徐滔:你不害她,干什么用刀逼着她。 郑有军:我已经死定了。 徐滔:你会怎么样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解说:由于劫持者拒绝与警方对话,指挥部希望能通过劫持者的嫂子,接近犯罪嫌疑人,尽量缓和气氛确保人质的安全,同时,设法搞清犯罪嫌疑人劫持人质的动机。 郑有军:你往后退,你要害我吗? 政委:她是你嫂子,能害你吗? 郑有军:你往后退。哎呀,我死不死就是这样了。 政委:你老抱着人家干嘛啊。 郑有军:干脆我死了算了。 政委:你这个难处啊不要紧。 解说:尽管记者和这位熟人都没能让郑有军放下手中的凶器,但她们与郑有军的交谈已使得现场紧张的气氛大为缓和,但郑有军始终没有释放人质,并拿出自已写的诗要求别人念。 郑有军:你照我写的字念念。 政委:你拿过来,我们看一看,好不好,拿过来看看,她不识字,你让她念什么啊,我给你念,我给你在这念,你听着好不好。 解说:此刻的郑有军有些放松警惕,人质如果此时逃脱是一个极好的机会,但由于人质被劫时间过长,没能把握时机,此时警方也发现了,在郑有军的怀里还有一把刀。 政委:你也为她的家庭想想,她结过婚了,孩子刚4岁。 郑有军:我死定了。 政委:谁说你死定了,你怎么样现在完全靠你自已。 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特警支队支队长段京辉:我们感到他当时也没有什么过激的行动,说马上把人质杀了,也没有这个行动,一直僵持了七个钟头。 解说:由于劫持者手里还有炸药,使得警方的解救行动十分谨慎,七个小时过去了,上午9点,一名女特警队员化妆上前与劫持者对话,希望靠近劫持者,伺机进行解救。 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阮增义:你们要注意安全,你们还是和嫂子一起过去,不要让他看见,别给他看见,拿着就行。 徐滔:这是我们另外一名记者,你退后,你也退后。嫂子过去。你退后。你往后退,别让我看到你。 解说:由于郑有军十分警惕,根本不让女特警接近,这个强行制服劫匪的计划,又一次落空了,于是警方决定实施新的计划。 解说:在几个小时的对峙中,警方发现劫持者很在意外界的影响,围观的人越多时情绪越激动,掌握到这一情况,指挥部迅速进行了布置。 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特警支队支队长段京辉:发觉这个问题以后,我们就给他制造了一个空间,我们把所有的人都撤出来,我们利用围挡,把前面把他挡住,不让他看,没人了,所以我们在正攻以后,他马上,他就有点反应不能过来了。 特警支队二队队长张谢平:全撤了,不理他了,大厅里鸦雀无声,大约持续了几分钟,说这个人,刚才这么多人这个找我谈,那个找我谈,但是没人搭理我了。 解说:新的解救行动就要开始了,几名特警队员组成了行动组。 记者:您去行动,离他那么近的话,没有感觉到危险吗? 特警支队二队队长张谢平:怎么说呢,特警,从我来第一天的时候,领导就跟我说,因为特警是由特殊的人,特殊的装备,去处置去解决一些特殊的事,这特殊的事包括很多,比如涉枪涉爆,严重暴力犯罪,这一块枪击爆炸这些恶性案件,那么这块的危险时时刻刻都存在,这个都应该不是你所当时处置的时候能考虑的问题。 2001年5月13日上午9时40分 解说:上午9时40分,郑有军突然挟持人质走出了售货柜台,并准备走到商亭外面。解救人质的机会终于来了。 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特警支队支队长段京辉:突然为什么突然没人了,他感到比较新鲜了,自己就走出来了,他带着人质就慢慢慢慢往门口挪,实际上我们人,当时侦察员都在两边埋伏着。 特警支队二队队长张谢平:他劫持人质一步一步出来,想看看到底怎么回事,发生什么事,是这样的,迷惑了,说白了晕了。 解说:解救计划开始奏效,当郑有军劫持人质往门口走时,特警支队二队队长张谢平和队友早已埋伏在售货亭出入口的四周, 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特警支队支队长段京辉:当那个郑有军走到门口以后,一看有人,就回头这一下,他在往回走,他看这路,回头这一下,我们这侦察员上去了。 2001年5月13日上午9点45分 解说:就在郑有军回头看路的一瞬间,行动开始了。 特警支队二队队长张谢平:我们在抓捕之前,已经定好了,谁扑这个刀,第一动,第二动谁奔那个爆炸装置,第三动谁解救出那个人质,都已经非常熟练了。 解说:趁郑有军不备张谢平冲上前去,其它几名队员也讯速行动。 特警支队二队队长张谢平:因为他的位置是在门的靠右侧这个位置,我在左侧,我是背着手,低着头,一点一点贴过去的,贴过去,就一直从这个底下往上看他,看他一回头,一扭脸,我觉得这个机会来了,当时我记得是,我吼了一声,我大吼一声。 记者:一瞬间的机会。 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特警支队支队长段京辉:对,就是这个一瞬间,抓住这一点,错过机会慢一下,等于前功尽弃,等于我们这个策划等于是白策划了。 解说:9点50分,人质王菊华被成功解救,从劫持者郑有军身上,警方搜出了两把匕首,和一包自制爆炸装置。 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特警支队支队长段京辉:原来我们没有处置过这种案子,所以我们感觉到这种案子,它的这个地方就特殊,西客站是全国最大的一个车站,他在那儿制造影响,另外这是我们特警成立以来的第一起,这些案件的成功处置,对我们今后的工作,确实起到了一个很大的鼓舞作用。同时我们也找到了处置这类案件的一些经验和做法。(编导:李东平) 《法制日报》社影视中心《法制播报》 电视节目全国播出网 news.sina.com.cn/c/2004-08-26/10044142519.shtml 新闻线索、维权投诉,请拨打010—84720124 相关专题:法制播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