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解读布什就职演说与美外交政策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5日12:13 人民网 | |||||||||
作者:李学江 布什总统近日发表的就职演说,与以往大为不同,通篇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向全世界推行美国的“自由”价值观,但未作任何具体阐述,近似于一篇对外政策宣言。人们的印象是,布什总统似乎要以理想主义作为其第二任期外交政策的指导思想。
这位连任的总统为何在第二任期开始之际要如此强调向全世界推广“自由”呢?布什说:我们看到了美国的脆弱,而这脆弱的根源就在于,世界其他地区发酵着仇恨与暴政。他指出,历史上只有一种力量能够粉碎仇恨,揭露暴政,那就是人类自由的力量。因此,他得出结论:“自由能否在我们国家继续存在下去,越来越多地取决于自由能否在其他国家取得成功。而在全世界传播自由是我们的世界实现和平的最大希望所在。” 布什在演说中,更将他国的“暴政”作为“自由”的对立面来加以抨击。他说,“所有生活在暴政和绝望下的人都会知道:美国不会对你们所受的压迫熟视无睹,不会对你们的压迫者给予宽恕。当你们争取自由时,我们将与你们站在一起。”他强调,美国外交政策“最终目标是结束我们这个世界上的暴政”,“将把自由的火种撒播到世界上最黑暗的角落”。布什总统尽管未明确“暴政”所指,但赖斯日前在参议院作证时,对此作了注脚。她点了6个国家和一个地区:古巴、缅甸、朝鲜、伊朗、白俄罗斯、津巴布韦和大中东地区。赖斯还阐述说,布什决心与以往对中东的姑息政策决裂,因为“这一政策的代价已经高得不能再高,只要中东地区仍处于暴政、绝望和愤怒之中,它就将产生威胁美国及其朋友的极端分子和极端运动。” 因此,布什的这篇演说引发了许多国家的诸多忧虑。中东国家开始怀疑美国是否要改变其对中东传统友好国家的政策,他们对美国的未来意向表示出疑虑与不安。不少美国的专家学者也指出,中东的所谓“暴政”国家多为美国在反恐战争中的盟友,不知布什总统如何在反恐需要与推行自由之间做出抉择,是要改造他们,抛弃他们,亦或是推翻他们。更有学者指出,布什可能是为将来对这些暴政动武“预开一个空白支票”。对布什演说所引发的这些不安,美国国务院连忙出来阐释,其发言人鲍彻坚称,布什的承诺“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抛弃自己的盟友”,美国并不会很快改变对外政策。 尽管如此,国内外舆论还是多认为这篇演说只是“充斥着豪言壮语,有些华而不实,因为它没有告诉我们该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美国尼克松中心主任和副主任在合写的文章《现实主义的闪光道德——大选后的美国外交政策轨迹》一文中指出,“伟大的理想要与同样伟大的务实精神相结合”,呼吁政府将现实主义作为其对外政策箴言。文章最后这样写道:“新保守派称,只有让其他国家接受美国的价值观才能保障美国的安全,这必将引发文明间的冲突,而无益于提高和宣扬美国的全球领袖地位”;“美国需要的是奉行一种经过深思熟虑的对外政策,接受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而不是信奉夸夸其谈、陈词滥调的所谓思想理念。” 其实,最出人意料的是,布什在演说中竟没有提到伊拉克大选这个当前热点。究其原委,一方面是伊拉克战争对于美国来说实在是既无光彩可言,亦无可宣耀之处,喜庆之日,不便哪壶不开提哪壶。而代之以大谈向世界推行“民主自由”价值观的重要性,则可引领人们从更崇高的“美国理想”的高度和更广阔的背景下来理解并评价这场战争的“伟大意义”。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