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大代表热论城市薄弱校和农村基础教育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5日14:44 北京日报 | ||||||||
“我们的会场准备小了。”主持推进城市薄弱校和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专题座谈会的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林文漪抱歉地说。80位人大代表早早地就把会场坐得满满当当,原本给记者准备的座位都没有了富余。副市长范伯元和市发改委、市教委、市财政局等部门负责人和代表们坐在一起,共同探讨城乡教育的协调发展。 北京教育学院的院长臧铁军代表说,近年来,市教育部门为薄弱学校,在农村学校硬件上
“引得来还要留得住。”籍之伟代表补充,“要用待遇留人、用事业留人。”他建议,对城市薄弱校和农村学校,应当给予相对倾斜的待遇和很好的条件。 “薄弱学校的‘帽子’不要乱扣。”身为名校名师的赵大恒代表为普通学校“鸣不平”。他说,“薄弱学校”给社会造成的印象就是教学质量不行,优质生源会选择回避,给这些学校的教学造成了更大的压力。范伯元接过话头儿说,这个我们已经注意到了,去年已经为150多所学校摘了帽。 刘永胜代表对市教委五年实施的“城乡百校手拉手活动”表示了赞赏,认为这是城乡教育协调发展的一个好尝试。他建议说:“城市学校的手应该伸得更长一些”,通过已经“牵手”的郊区学校再向边远山区延伸,形成三级联动,共享优质师资。 副市长范伯元和有关部门的领导认真倾听代表的发言,不时地记录着真知灼见。范伯元说,教育事关未来,培育明天,要以人为本,各位代表发言透彻、明朗,对政府工作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建议,我们会贯彻到今后的工作中去,让城乡学校、名校与薄弱学校拉起手来,协调发展。作者:董少东 相关专题:2005年北京两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