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为孙道临要求记者采访付费说几句话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3日11:12 人民网-江南时报 | |||||||||
作者:西风 孙道临先生是我素来敬重的一位文艺界老前辈,所以,当媒体上曝出先生对记者提出采访付费的新闻时,第一感觉就是这一定是先生跟记者们开的一个玩笑。孰料随后孙先生亲口承认索取采访费确有其事,并言之凿凿为这一行为辩护。
看孙先生的自辩是有些苍白的感觉。因为他的主要依据是央视一次采访录播他时,一开始也不谈钱的事,但经他要求,央视支付了采访报酬。他认为自己的讲话是一种知识产权,既有产权必然就有价,所以提出支付采访费用无可厚非,否则什么人都要来采访他,他这么大年纪的人哪能应付得过来。况且你报纸是卖钱的,用我的讲话去卖钱,怎能忽视成本支出呢。 话说得有情有理,特别是产权的理解,符合现代社会市场经济原则。但关于他担心穷于应付媒体的采访,似乎有点勉强,因为众所周知,功利心很强的媒体现在对当红明星一般都穷追不舍,而对星光黯淡的老一代艺人,则难得有采访的兴趣。就像此事件中的那家媒体,也是冲着中国电影百年这一“百年一遇”的主题,才想起孙道临先生的。这也正是媒体记者忿忿不平的根源所在:我能采访你们这些怕已被人们遗忘的老影星,你们应求之不得、欣喜若狂才对,怎能还跟我们谈钱?媒体的狭隘心理自然不会在报章上流露,他们的质疑自然另有一番冠冕堂皇的理由:一个公益性的宣传主题,又是一个口碑甚好的老艺术家,开口闭口采访收费,是否有损于广大影迷心中留驻的良好形象,是否有悖于德艺双馨的时代要求? 笔者起初也确被这样的理由迷惑住了。是啊,孙道临先生是一个凛然正气、淡泊名利的艺术家,怎么会堕落到一个铜臭味很浓的世俗“潜规则”里去?不过,惑定思惑,倒愈发为孙先生鸣起不平来了。 首先,孙道临先生是个退休老艺人,他现在既不是万众簇拥的公众人物,也不是拥有公权力的公职人员。他既无权力掌握和支配公共信息,也不享有公共资源带来的财富和利益,他的付出完全是他个人的私有财产,要求支付财产所有权费,有什么大逆不道的? 其次,与当下一些明星动辄一部影片十万二十万,几首歌曲一部车一栋房相比,孙先生们这些曾经辉煌过的艺术家现在还过着相对清贫的生活。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改善一下生活的质量,有何不妥? 再次,我们为什么现在还把演员们塑造过的道德完人形象等同于现实生活中的他们,并对他们设置过高的道德限制?孙先生虽然给世人留下过《永不消逝的电波》等影片中主人公的光辉形象,但并不意味着孙先生一定要像角色那样去生活。过高的道德标准对这些曾无私奉献过的老艺人们是不公平的。 最后,在中国,尤其是部分传媒,对知识产权价值的尊重并不及格,对名人的采访,对艺人的曝光,往往以利益共享、互通有无的托词予以怠慢,其实这是一种垄断权力下的侵权行为,反过来还质疑别人的觉悟,这绝对不符合现代社会契约自觉、公平交易的理念,是应该自责而非责人的。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 |||||||||